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当心藏在网络“暗语”中的灰色交易

AI科技 2025年10月15日 20:19 1 admin

来源:工人日报

当心藏在网络“暗语”中的灰色交易

某些网店内商品标明毕业论文、硕博论文、代写文章等字样,并列出快速、权威、保密等“承诺”,而相应的商品名称却是“查重服务”——据10月13日央视报道,网络上一些商家以“论文查重”等字眼为幌子,大量销售论文代写服务。这种以文章、论文代写为实际业务的公司,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上用“暗语”招揽生意。

“暗语”也被称为网络黑话,在“懂的都懂”的特定人群之间用于表达个性、群体识别、规避监管等。以往,这类黑话多存在于网络游戏中,属于小众范畴,且往往不具有伤害性,后渐渐蔓延到某些灰色交易中。在上述案例中,“暗语”对灰色生意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甚至成为交易双方规避监管的“通用语”。

当心藏在网络“暗语”中的灰色交易

(图源 新华社)

从以往被媒体曝光的灰色交易、不法交易案例中,我们常常能够发现“暗语”的身影,其在促成交易的过程中起到检索信息、筛选消费者、沟通和催化等作用。比如,“跑分”“水房”等词汇背后是电信网络诈骗活动;“XX水”等词汇则指向第三代毒品、国家严管的精神药品;隐藏在社交平台评论区的“千万别用XX”等“反向提示”,往往引导一些人搜索赌博、色情、“钓鱼”等违法网站;“X狗”“喂水XX”等看似与宠物相关的表述,可能暗藏涉枪违法犯罪的“密码”……

“暗语”及其灰色交易隐藏于网络空间,有的污染网络生态,有的在非法边缘试探,有的甚至涉嫌助力诈骗、赌博等非法活动,给相关领域埋下诸多隐患。

然而,发现识别有害“暗语”和打击惩处相关行为,相对困难。一来,此类交易多以“反向关键词”的方式呈现,以此对抗平台监督机制。比如,一些平台对盗录设备进行严格管控,正常搜索“偷拍”往往不会显示有关信息,而搜索“反XX”则会出现。二来,此类交易利用网络渠道拆包、分包给下游,钻了“属地管理”等传统打击模式的空子。此外,一些活动处于灰色地带,很难界定其是否违法,比如在网络发布“暗语”引流的人,是属于正常跟帖网友的无意之举,还是不法团伙成员的有意为之?

当心藏在网络“暗语”中的灰色交易

(图源 搜狐)

“暗语”混迹于网络平台,一方面体现了当前有关方面严厉打击不法行为的效果,不法勾当失去了闪转腾挪空间,转为更加隐蔽的角落;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还需要更强大力量——向“背阴处”“犄角旮旯”等延伸监管触角,发动网友积极监督,提升平台识别灰色交易的灵敏度等——这也是深化网络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网络时代,不少人的交流、沟通方式日益多样,但守法合规、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底线,必须坚守。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