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昕昕前言你还记得2010年那批"装备党"吗?肩上...
2025-10-12 0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有些手机明明配置参数亮眼、外观设计精致,上市时热度很高,却很快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而小米早期推出的手机,看似没有太多花哨设计,却能凭着“性价比”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站稳脚跟,甚至成为行业标杆。
这背后并非消费者不认可好设计,而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往往是用户看不见的“系统能力”。
就像小米,能把研发成本压缩到同行的十分之一,靠的从不是简单的“低价甩卖”,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系统性打法。
那么,这套系统能力具体包含哪些维度?它又是如何支撑小米在价格战中持续突围的?
要理解小米的系统能力,首先得跳出“只看产品表面”的惯性思维。
很多人误以为,手机行业的竞争拼的是硬件配置、外观颜值或营销噱头,但实际上,真正决定企业生死的,是产品背后保障价值稳定交付的整套系统。
而“效率”正是这套系统的核心指标,这一点在小米2011年刚进入手机市场时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当时行业内的主流玩法是“多机型覆盖”,小米早期公开的行业数据,传统手机厂商一年要推出近100个型号的手机,每款机型的研发经费约1000万元,仅研发环节的总成本就高达10亿元。
但这种分散投入的模式,导致大多数机型只能“浅尝辄止”,既难以把单款产品的体验打磨到极致,分散的资源还会拖慢整体迭代速度,最终陷入“机型多但卖不动”的困境。
小米则选择反其道而行,坚定走“爆品路线”,雷军2012年在小米年度战略会上的公开表述,小米初期将90%以上的研发资源集中在一两款核心机型上,单款研发投入达到1亿元。
这个数字看似比传统厂商的单款投入高10倍,却能集中力量攻克核心体验,比如早期小米手机主打的“发烧级配置”,就是靠这种集中投入实现了同价位段的性能突破。
更关键的是,小米的总研发成本仅为1亿元,仅相当于传统厂商的十分之一,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研发模式,不仅让产品有了核心竞争力,还大大降低了单位成本,为后续的“性价比”定价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光靠研发环节省钱还不够,小米还在“组织效率”上做了颠覆性革新。
传统手机厂商的用户反馈链路很长,小米社区早期发布的用户运营,用户的建议要经过客服记录、产品经理整理、项目经理审核等至少4个环节,才能传递到工程师手中。
这个过程不仅会造成大量信息损耗,响应速度也特别慢,往往等工程师收到反馈时,用户的需求早已发生变化。
而小米通过搭建小米社区,让工程师直接对接用户,用户可以在社区里直接发布对产品的吐槽或建议,工程师不用等层层汇报,就能实时看到用户需求,甚至会主动在社区里和用户沟通细节。
比如针对“手机续航不足”的反馈,工程师会直接询问用户的使用场景,快速调整系统优化方向。
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还让工程师更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避免了内部反复“说服同事”的沟通成本,大大加快了产品迭代速度。
在销售环节,小米更是把“效率”做到了行业极致。
在小米出现之前,手机销售主要依赖线下渠道,当时一部手机从工厂出厂后,要经过国代、省代、市代、零售商等至少5层渠道,每一层渠道都会加价10%-15%,最终到用户手中时,价格可能比出厂价翻一倍。
比如某传统品牌的一款手机,出厂价仅1500元,经过渠道加价后,用户买到手的价格却高达3000元。
而小米砍掉了所有中间渠道,通过官网直接向用户销售,用户下单后,手机从工厂直接发往用户手中,没有任何中间商赚差价。
这种模式不仅让小米能以更低的价格定价,还能通过官网后台实时掌握用户数据,比如哪款颜色的销量高、哪个地区的下单量多。
这些数据又能反过来指导研发和生产,减少库存浪费,形成“销量好,生产准,成本更低”的良性循环。
后来随着线上流量见顶,小米开始布局线下门店“小米之家”,但它并没有走传统门店“人海战术”的老路,而是继续用“数据驱动”提升零售效率。
小米2018年发布的零售白皮书,小米之家会结合线上积累的大数据做选址和选品:比如在年轻人集中的商圈,会重点摆放轻薄型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
在家庭用户较多的社区周边,就多配置续航好的机型和智能家居产品。
其实不止小米,国内很多成功企业的突围,都离不开“系统效率”的支撑。
比如电商平台能实现“次日达”,靠的不是简单增加快递员或车辆,而是背后的仓储、物流、数据系统协同,仓库内的商品摆放会根据销量优化,让分拣员最快找到货品。
物流路线会通过算法实时规划,减少绕路,甚至会根据用户的下单数据,提前把商品放到离用户最近的仓库,这些看不见的系统,才是保障“快”的关键。
回到小米的案例,我们能清晰看到,价格战的本质从来不是“亏本赚吆喝”,而是“系统效率的比拼”。
企业能卖得比对手便宜,同时还能保持盈利,核心在于在研发、组织、销售等关键环节,建立起对手难以复制的效率优势。
就像小米,看似是靠“低价”吸引用户,实则是靠背后的系统能力降低了成本,同时还能保障产品体验。
这种能力比单纯的“低价”更难复制,也正是小米能在价格战中长久立足的根本原因。
再看那些在价格战中倒下的品牌,大多是只学了“低价”的皮毛,却没有构建起自己的系统能力:要么研发投入分散,产品体验跟不上,要么渠道成本过高,一卖低价就亏本。
相关文章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昕昕前言你还记得2010年那批"装备党"吗?肩上...
2025-10-12 0
10月11日,2025生物制造产业大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大会以“广聚合成,智造先机”为主题,围绕生物制造产业政策、生物制造创新促进中心建设以及合成...
2025-10-12 0
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举行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田恬)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
2025-10-12 0
文 | 锐观经纬编辑 | 锐观经纬有些手机明明配置参数亮眼、外观设计精致,上市时热度很高,却很快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而小米早期推出的手机,看似没有太多花...
2025-10-12 0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11日电 题:“耀”你同行│AI 机器“总动员”,打开保供新天地作者 周正 何乐 程婧雪无人机巡检、机器狗站岗、智慧仓储配送……迎...
2025-10-12 0
来源:上游新闻 日前,总投资6.28亿元的沃格光电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光蚀刻精加工项目(简称“沃格光电AMOLED光蚀刻项目”)在成都高新西区顺利...
2025-10-12 0
来源:【烟台市融媒体中心】黄海之滨,蓬莱仙境,万顷碧波间,一座代表高端装备制造新高度的产业基地在蓬莱海工产业园内拔地而起。昨天上午,上海电气集团上海锅...
2025-10-12 1
24毫米、19毫米、5毫米,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芯片最小能做到2毫米。在河北时硕微芯的生产车间,一片晶圆需要经过清洗、光刻、镀膜等18道工序,才能变...
2025-10-1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