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OpenAI豪掷数百亿美元押注AMD,获10%股权,AI芯片市场生变?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6日 19:49 0 aa

据10月6日最新消息,OpenAI与AMD正式签署一项为期四年的AI芯片供应协议,交易规模达数百亿美元。AMD将向OpenAI提供总计6吉瓦的AI芯片,首批MI450系列GPU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交付。更引人注目的是,OpenAI获得了AMD的认股权证,可以每股1美分的价格收购后者最多10%的股份,这一安排被视为双方深度绑定的关键信号。

OpenAI豪掷数百亿美元押注AMD,获10%股权,AI芯片市场生变?

一、合作背后:OpenAI的“供应链焦虑”与AMD的“翻身仗”

OpenAI此次联手AMD,远不止于简单的采购关系。业内皆知,OpenAI长期以来高度依赖英伟达的GPU,但随着AI模型参数规模指数级增长,算力成本与供应链风险已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据透露,OpenAI正在同步推进英伟达、AMD和自研芯片三条路线,此次合作是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战略的关键落子。

对AMD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翻身仗。尽管其MI300系列芯片在性能上已逼近英伟达H100,但软件生态的短板始终难以撼动CUDA的统治地位。

而OpenAI的站台,不仅为AMD带来数百亿美元的年收入预期,更是一次顶级技术背书。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直言,这笔交易将“变革行业格局”。消息公布后,AMD股价盘前暴涨超26%,市值单日激增约500亿美元,市场反应可见一斑。

OpenAI豪掷数百亿美元押注AMD,获10%股权,AI芯片市场生变?

二、行业暗流:英伟达护城河遭遇最强冲击

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构建的软硬件壁垒,长期以来让竞争对手难以逾越。但此次合作可能成为转折点。

一方面,OpenAI作为AI领域的风向标,其采购策略将带动微软、谷歌等云服务商重新评估供应链;

另一方面,AMD通过向OpenAI开放芯片设计参与权,可能加速其软件栈的成熟。例如,AMD的ROCm平台若能借OpenAI的模型优化反馈快速迭代,或可缩小与CUDA的差距。

然而,挑战依然严峻。英伟达在AI训练市场的占有率仍超90%,其Blackwell架构GPU订单已排至2026年。

更重要的是,客户迁移成本极高——数百万开发者基于CUDA编写的代码,切换平台需重写核心算法。正如AMD高管所言:“我们是目前唯一能提供平滑迁移方案的替代者”。

OpenAI豪掷数百亿美元押注AMD,获10%股权,AI芯片市场生变?

三、未来博弈:算力军备竞赛下的三重悬念

这场合作的长远影响可能超出技术本身。首先,AI算力成本有望下降。OpenAI通过多元化采购增强议价能力,若AMD芯片性价比优势显现,或将倒逼英伟达调整定价策略。

其次,定制化芯片趋势加速。OpenAI已与博通合作开发推理芯片,未来可能深度参与AMD的MI500系列设计,推动“模型定义硬件”模式成熟。

但风险亦不容忽视。AMD的MI450芯片需在2026年如期交付并证明其稳定性,而OpenAI管理多架构算力基础设施的复杂度将激增。此外,地缘政治因素可能扰动全球芯片供应链,如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已促使华为等中国企业加速自研。

OpenAI与AMD的联盟,既是算力需求爆发下的必然选择,也是AI产业从“单极主导”迈向“多元竞合”的信号。这场交易不再局限于商业合作,更是一场关于技术路线、生态话语权与供应链安全的博弈。当Sam Altman与苏姿丰握手时,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英伟达的城墙,还有整个AI时代算力分配的新规则。

文章最后,您认为,OpenAI此次“押注”AMD,能否真正打破英伟达的算力垄断?还是说,软件生态的壁垒依然难以逾越?


(本文综合自华尔街日报、金融界AI电报及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截至2025年10月6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