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01日 17:34 0 admin

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田艳红教授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曾小勤团队和香港城市大学朱剑豪教授团队,在液态金属自愈合材料领域搞出了大动作。

他们的研究还发在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报告》上,这可不是普通论文,里面说的技术能让电子器件坏了之后自己修复,以前只能在科幻片里看到的场景,现在真的要靠近现实了。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咱们平时用的电子设备,不管是手机还是智能手表,稍微摔一下、弯一下就可能坏,修起来又贵又麻烦。

传统的电子材料都是固态的,一旦断了裂了基本就没法复原。

但这次研究的液态金属不一样,主要是镓和它的合金,室温下就能流动,导电导热都不差,毒性还低,表面还能形成一层特别薄的氧化层。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本来想这材料也就是性能特殊点,后来发现这层氧化层才是关键,既保护里面的金属不被进一步氧化,还能给材料撑点“劲儿”,让它不是软趴趴的没法用。

聊完材料本身,就得说说它最牛的“自愈能力”是咋来的。

要是这材料被碰坏了,表面的氧化层会裂开,里面的液态金属就会流出来把缺口补上。

而且刚露出来的金属表面,会马上跟空气里的氧气反应,再形成一层新的氧化层。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整个过程不用人帮忙,全靠材料自己的特性完成。

这种“自己修自己”的本事,放在电子器件上太实用了,尤其是柔性电子,比如能弯的显示屏、可穿戴的健康贴片,这些东西平时总在形变,线路特别容易断。

就拿柔性电子里的电路来说,要是断了,液态金属不仅能把物理通道接上,还能恢复导电性能。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修复速度也快,从毫秒到秒级就能搞定,修好之后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跟没坏的时候差不多。

以后咱们戴的智能手表要是线路断了,不用拿去修,它自己就能好,这多省心?

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能靠外部刺激加快修复,比如加个磁场让带磁性的液态金属往破损处跑,或者用焦耳热让金属流动性更好,修复得更快。

柔性电子先受益:可穿戴设备、软体机器人都沾光

现在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贴片这些,天天戴在身上,难免会磕磕碰碰、反复弯曲。以前这些设备坏了,要么换零件要么整个换,成本不低还浪费。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但用了这种液态金属自愈合材料,情况就不一样了。

有团队已经在跟企业合作开发自愈合的健康监测贴片,能测心率、血氧,就算弯一千次,坏了也能自己修,现在都在做原型测试了。

要是这贴片能普及,不仅能延长设备寿命,还能少产生点电子垃圾,对环境也友好。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除了咱们日常用的可穿戴设备,软体机器人也特别需要这技术。比如用来救灾的软体机器人,得钻进废墟的窄缝里,很容易被挤压损坏。

之前有个测试的救灾机器人,才五百克重,被挤坏之后十秒内就恢复了通信和运动功能。

更何况,软体机器人还能用于医疗微创手术,要进入人体的窄通道,或者去深海探测,面对高压环境,传统电路根本扛不住,液态金属电路的自愈能力就能派上大用场。

另外,这技术还能用于可重构电子系统。简单说就是能控制液态金属的流动和固化,让电路的结构跟着变。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比如卫星在天上运行,要是电路坏了根本没法修,用这种技术就能通过地面指令调整电路结构,自己修复故障。

深海探测设备也是,水下一千米的压力能把传统电路压坏,液态金属电路修复的成功率能到95%,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电池难题有解了?但产业化还得跨几道坎

不光是柔性电子,能源电池领域也能靠这技术突破。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咱们用的锂离子电池,用久了会出现电极粉化、枝晶生长的问题,寿命短还不安全。

但液态金属电极能解决这些麻烦,它能跟活性离子发生可逆反应,形成稳定的中间相,既不让枝晶长出来,还能修复电极表面的小裂纹。

本来想锂电池的寿命也就几百到一千次循环,现在用液态金属电极的电池,循环次数能超两千次,容量还能保持八成以上,穿刺测试也不会起火爆炸,这安全性提升太多了。

固态电池也是个好方向,安全性比传统锂电池高,但电极和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接触一直是难题,会影响能量密度。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液态金属电极能跟固态电解质形成良好的接触,还能在循环过程中保持稳定,这就给固态电池产业化扫清了一个大障碍。

以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要是用了这技术,寿命能延长到八年以上,跑二十万公里都没问题,车主不用老想着换电池,能省不少钱。

不过,这技术要真正量产还得解决几个问题。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首先是成本,镓和它的合金价格不低,2025年纯度99.99%的镓差不多三千元一公斤。

但研究团队也在想办法,比如往镓里掺锌,掺三成就能把成本降15%,以后回收技术成熟了,液态金属器件的回收率能到九成以上,比传统电子器件高不少,长期来看成本能降下来。

然后是氧化层的控制,氧化层的厚度和性质直接影响材料性能,得在保护效果和导电性能之间找平衡。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现在研究人员用原子层沉积法,能把氧化层厚度的偏差控制在0.5纳米以内,这精度已经很高了。

还有机械性能和自愈能力的平衡,太柔软的材料自愈好但没劲儿,太硬的材料又难自愈,研究团队正在通过复合材料设计解决这个问题。

液态金属自愈合技术的潜力很大,5G/6G通信、物联网、AI硬件这些领域,都需要更可靠、更能适应不同场景的电子器件,这技术刚好能满足需求。

而且国家也很重视,“十四五”新材料规划把液态金属列为重点,2025年研发投入超五十亿元,国外像美国斯坦福、德国马普研究所也在做相关研究。

液态金属能自愈!电子器件寿命翻倍,柔性电池迎新突破

虽然现在还有些坎要跨,但再过十年八年,用液态金属自愈合技术的电子器件很可能会大规模上市。

到时候咱们用的手机、手表,甚至汽车电池,坏了都能自己修复,既省钱又环保。

就是不知道这一天能不能来得再快一点,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电子设备一坏就只能换新的不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