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看病不用等、病历自动写!四川数字健康“新物种”重构就医体验丨乌镇直击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8日 22:47 1 admin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唐泽文 发自乌镇

冬染乌镇,桨声灯影里藏着全球数字变革的脉动。11月8日下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首次将数智健康纳入核心议题,一场以“数智共建・创新引领・健康公平・全球治理”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拉开帷幕。

150余名来自多国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的代表齐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罗凤鸣走上讲台,抛出“数引健康路,智领新未来”的实践蓝图,蓝图的核心,正是数字健康“新物种”——这并非传统医疗的简单迭代,而是数智技术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催生的创新形态,覆盖健康管理、诊疗服务、医院运营、医学教育等全链条,兼具技术突破性、场景适配性与生态协同性等的综合健康解决方案。

AI深度融入诊疗全流程,“新物种”让医生省力、患者省心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让技术服务于诊疗、患者、管理和人才培养。”罗凤鸣表示,AI已深度融入诊疗全流程——诊疗端,中国首个肺癌人工智能诊断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识别CT肺结节,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与效率;智能消化内镜辅诊技术落地见效,助力发现早期细微病变......

而在患者端,也催生出一系列突破性改变。“过去患者到医院,往往要花时间排队分诊,现在不一样。”他以“智能预问诊系统”为例,这款基于“华西黉医”大模型开发的工具,让患者就诊前通过手机完成智能问答,系统即可自动初步分诊,精准匹配科室与医生。“这是华西从‘被动诊疗’到‘主动健康’的关键转变,让医疗服务提前延伸到就诊前的每一个环节。”

诊中环节的改变同样深刻。“医疗文书智能体能抓取多源数据,包括历史诊疗的多模态时序数据和医患沟通的语音内容,一键生成门诊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等文书,并自动完成质控。”罗凤鸣透露,目前该智能体已产出近60万份规范病历,“让医生从‘写病历’的繁琐中解脱,转而专注‘审病历’。”

这正是从“经验驱动”到“智能辅助”的跃迁。诊疗精准度上,AI的助力尤为显著。目前,华西医院研发的AI辅助诊断系统在肺癌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识别等场景中,准确率已达95%以上,有效提升了基层诊疗能力与同质化水平。

更令人瞩目的是“新物种”打破服务边界的能力。“我们从单一服务到全程陪伴突破,像患者陪诊智能体贯穿就诊全流程,术前病情研判、专家匹配,术后报告解读、健康管理,甚至个性化健康提醒、用药管理、康复指导与心理疏导,都能一键实现。”罗凤鸣强调,这真正做到“出院不离院”的连续照护。而“科研辅助智能体”能生成文献智能综述和研究方案,“将科研人员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大幅提升科研效率。”

这一“新物种”还在持续“进化”。“以前这个人工智能可能只能听懂20%-30%的四川话,现在基本上能听懂95%以上的四川话。”

“技术前行,底线始终不能逾越。”罗凤鸣坦言,信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自主医疗设备的伦理审查,都是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尽管华西医院已建成国内医院中规模领先的存储和算力集群,但仍难以满足需求,亟需与行业内外机构合作共建。”

看病不用等、病历自动写!四川数字健康“新物种”重构就医体验丨乌镇直击

“华西数智之夜”咖荟现场

8日晚,浙江省嘉兴市濮院镇“华西数智之夜”咖荟现场,气氛热烈。当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医疗健康的合作协议正式签署,闪光灯亮起,照亮双方代表脸上的笑容。根据合作规划,双方将在重大专项研究、数据治理、智能体应用、患者服务流程优化、医保商保联动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医企合作创新发展高地。

AI+时代,全场景智能生态已在路上

“AI+时代,华西医院将走向哪里?”论坛现场,罗凤鸣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看病不用等、病历自动写!四川数字健康“新物种”重构就医体验丨乌镇直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罗凤鸣

健康管理领域,华西医院计划通过可穿戴设备等收集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构建个人健康画像,实现“生病前主动干预”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医疗服务模式的革新同样值得期待。“预问诊、AI初步筛查将优化传统诊疗流程,治疗方案实施后的全程跟踪将常态化,而完全自主手术机器人等前沿方向,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探索。”罗凤鸣介绍。

在管理层面,华西医院正在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字驱动”的转型,通过AI优化病床、手术室等资源分配,让医院运营更高效。

医学教育的“因材施教”也将成为可能。未来,智能系统将为医护人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VR/AR虚拟实训技术则能打造沉浸式临床训练场景,有效缩短医护人员的学习曲线。目前,相关教学平台已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国界。

罗凤鸣透露,华西医院的未来布局远不止于此。“我们将打造国家级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覆盖100+病种、百万级真实世界病例库的训练语料库和诊疗知识库,并逐步向全国医疗机构开放API接口与模型服务。同时,医院还将构建数智健康产业转化生态,支持初创企业临床验证与产品迭代,与头部科技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更将牵头发起编制医学人工智能开发、评估、治理、应用等方面的国家标准,推动建立”可解释、可审计、可追溯“的AI医疗治理体系,为全国提供华西经验。

面向全球,华西医院正通过“建设联盟、远程诊疗、人才培养、合作科研”四大路径,将AI质控经验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广。在中非医院联盟框架下,42个非洲国家与10余个中亚国家共享技术成果;与多个国家的医院开展远程会诊,云端部署AI辅助诊断工具;为20余个国家的近百位青年医生提供专业培训。

“AI工具再智能,也替代不了医生。”罗凤鸣表示,“对于晚期肿瘤患者,AI能给出治疗建议,但医生的安慰同样是重要‘药物’。我们不为AI而做AI,而是为了解决医疗质量、安全、效率问题,无论技术多先进,病人至上的初心不能变。”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