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34年狂赚3600亿!西方国家断言20年造不出!中国核电如何打破垄断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4日 22:18 0 admin

一座核电站的钢筋水泥曾经全部需要进口,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技术却成为全球领先。这条逆袭之路,中国人走了整整四十年。

1985年,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时,设备国产化率不到1%,连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只有一个调试锅炉是中国生产的。当时,西方厂商傲慢放话:“你们没有谈判资格,只能乖乖付钱”。

用于防止核泄漏的C型密封环因精度要求极高,中国不得不以每年15%的涨幅从美国进口,单套价格高达300万美元。

34年狂赚3600亿!西方国家断言20年造不出!中国核电如何打破垄断

起步艰难:借钱买鸡,卖蛋还钱

大亚湾核电站总投资40亿美元,而当时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

中国采取了“借贷建设、售电还钱”的全新模式——向银行借贷进行建设,建成后将电卖给香港换取外汇。在国家计委的投资项目表上,大亚湾核电站一栏的投资数额赫然为“零”。

有人把这一思路形象地叫作“借钱买鸡,养鸡生蛋,卖蛋还钱,还有钱花”。这种方式打破了我国重大项目由国家投资的模式,成就了“零资本裂变”的奇迹。

34年狂赚3600亿!西方国家断言20年造不出!中国核电如何打破垄断

人才培育:百万法郎培养“黄金人”

1986年,大亚湾从全国征集相关人才,常规火电出身的宫广臣与100多名入选人员分三批先后赴法国和英国进行长达数月乃至数十月的系统培训。

因每人费用高达130万法郎,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体重的黄金,这批人才被誉为“黄金人”。当时外国人质疑:“中国人连厕所都搞不好,能管好核电站么?”

中方总经理也说,如果学不好,就让法国人来运行。这些技术人员憋着一口气,培训时尽量能去的地方都去,最终虽然没有法国顾问,但还是自己实现了开堆。

34年狂赚3600亿!西方国家断言20年造不出!中国核电如何打破垄断

技术突破:从“小学生”到“老师傅”

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1997年岭澳一期核电站开始建设,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30%。

到了岭澳二期,两台机组国产化率达到64%。在该项目中,首次实现了以蒸汽发生器为标志的百万级核电站主设备的国产化。

2015年,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开工,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之后世界上具有三代核电技术和自主品牌的少数国家之一,跻身核电技术“第一阵营”。

34年狂赚3600亿!西方国家断言20年造不出!中国核电如何打破垄断

打破垄断:国产密封圈震惊西方

2011年,在核电密封领域默默深耕多年的总工程师励行根,研发出了国产C型核级密封圈,当时引起行业内巨大轰动。

2015年,秦山核电站方家山1号机组一个压力容器上就用到了国产C型密封圈。经过多次检查,首个国产C型密封圈被证明符合核电站安全标准。

这意味着中国打破了美国50年的技术封锁,不再需要以每年15%的价格涨幅从美国进口每套300万美元的密封环。

34年狂赚3600亿!西方国家断言20年造不出!中国核电如何打破垄断

华龙一号:中国核电的国家名片

“华龙一号”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已成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安全设计方面,“华龙一号”采用“能动+非能动”双重安全系统,可应对全厂断电72小时;双层安全壳可抵御大型飞机撞击,泄漏率仅为国际标准的1/10。

经济效益方面,177堆芯设计提升发电效率5%-10%,单台机组年发电超100亿度,减排二氧化碳816万吨,相当于植树7000万棵。

34年狂赚3600亿!西方国家断言20年造不出!中国核电如何打破垄断

领先全球:从跟跑到领跑

截至2024年4月,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达102台,装机容量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首位。

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程教授雅格布·布翁焦尔诺坦言,中国在核能技术领域已领先美国10至15年。

从技术追赶者到行业领跑者,中国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实现了逆袭。2023年,中国核电机组发电量为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发电量的4.86%,年度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4亿吨。

34年狂赚3600亿!西方国家断言20年造不出!中国核电如何打破垄断

出海战略:从技术引进到标准输出

2015年10月21日,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其中布拉德维尔B项目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中国核电在走出去战略中,创新“技术+标准+服务”模式:编制《华龙一号技术标准体系》,通过英国GDA审查和欧洲EUR认证,打破欧美技术壁垒。

出口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相当于出口200架商业客机,并将带动中国装备制造业5400多家企业“走出去”。

中国核电人用四十年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从大亚湾的“星星之火”到华龙一号的“攻坚者”,从国产化率不到1%到“华龙一号”国产化率达到86.7%。

中国核电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构建了完整产业链——带动5400家供应商,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如今,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核电建设计划,在全球核电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