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8日 19:18 0 aa

最近刷到个特别有意思的帖子,网友晒了一堆SCI论文里的“迷惑配图”。

有画双马尾简笔画小人的,有用火柴人演示实验步骤的,甚至还有把雪王、葫芦娃这些知名IP画进论文的。

我身边做生物科研的朋友看到后,直接发来了他组会用的PPT截图里面是个用三角形、圆形拼出来的小鼠,还配文“总不能让我这个手残党画3D小鼠吧”。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说实话,科研人在配图上的“脑洞”,还真有点超出我的预期。

SCI配图卷出“新画风”:几何小鼠+顶刊葫芦娃,图省事还是真没办法?
科研人对配图的“创新”,最常见的就是生物医学论文里的小鼠。

大家都知道,小鼠是这类论文的“常客”,技术路线图、实验流程图里都得有它。

现在不少人卷3D小鼠插画、AI生成小鼠图,可有些科研人反其道而行,让小鼠“返璞归真”。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我朋友就给我看过一篇论文里的小鼠图,用电脑鼠标随便勾了几道粗犷的线条,勉强看出是只老鼠的形状。

还有更绝的,有人用圆形拼小鼠身体,三角形做耳朵,一个黑点当眼睛,拼出来居然还挺灵动。

甚至有网友专门整理了“几何小鼠绘画教程”,说在PPT里插几个形状、调个颜色,十分钟就能搞定。

本来我以为简笔画已经够离谱了,直到看到顶刊里的IP形象。

2021年《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IF13.2)上有篇论文,作者画了个葫芦娃来展现Ag纳米颗粒的作用。

这篇研究是做土霉素降解的,葫芦娃的形态变化对应着纳米颗粒的作用过程。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同年另一本顶刊《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IF11.1),也用葫芦娃画了实验流程图。

更有意思的是2022年《BioresourceTechnology》(IF9)的一篇论文,作者把柠檬酸钾/铁画成了雪王的样子。

还有本《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IF11.3)的研究,用海绵宝宝来展示海绵基催化剂。

老实讲,第一次看到这些图时,我差点以为点开了动画片截图,不是在看学术论文。

后来跟朋友聊起这事,他说其实大家也不想搞这些“花活”。

要是Idea够新颖、方法够独特、结果够亮眼,谁还费这劲在图上找存在感?可很多时候,这三项里总有一两项比较基础,无奈之下才想靠配图让论文“显眼”点。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但这种方式,其实藏着不少坑。

趣味配图藏风险:版权坑+期刊拒稿,科研人别踩这些雷
最直接的风险就是版权问题。

雪王、葫芦娃、海绵宝宝这些都是有明确版权方的IP,没经过授权就用在论文里,很容易引发纠纷。

我之前帮朋友查过一个案例,2024年有个高校团队在《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投稿,用了哪吒形象展示催化剂作用,结果被版权方投诉。

不仅论文撤了,还赔了5万块钱。

有些科研人觉得“学术用途不用怕版权问题”,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版权法不管你是商用还是学术用,只要没授权用了人家的IP元素,就算侵权。

尤其是这些知名IP,版权方维权意识都很强,真没必要为了一张图冒这个险。

除了版权,期刊能不能通过也是个大问题。

我问过一个在SCI期刊当审稿人的师兄,他说看到IP配图或者简笔画,第一反应就是让作者换掉。

他所在的期刊,78%的审稿人都觉得这类图会分散对数据的关注,55%会直接建议替换成专业示意图。

顶刊对配图的要求更严。

《Nature》官网上明确写着,插图要避免无关装饰,符号和数据得一一对应。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我翻了它2023到2025年的论文,也就0.1%用了卡通元素,还都是作者自己设计的简约符号,不是现成的IP。

之前有个课题组想给《Cell》投稿,用了简笔画小鼠,直接被编辑打回,说“不符合期刊简洁专业的要求”。

本来想靠配图省点事,结果可能面临撤稿、赔偿或者反复修改,反而耽误论文发表。

这么算下来,性价比真不高。

而且从长远看,能做出清晰专业的配图,本身也是科研人的一项技能,对后续发表论文、展示成果都有帮助。

手残党别慌!零成本搞定SCI配图,这招亲测有用

其实不用买昂贵的设计软件,也不用求别人帮忙,用日常办公工具就能做出符合要求的配图。

我身边发过顶刊的师兄师姐,基本都靠这几个方法。

首先是工具选择。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最基础的就是PPT和WPS,这俩软件里的绘图功能足够用了。

我跟着师兄学过用PPT画实验装置图,插入几个形状组合一下,再调调颜色,半小时就能画好。

WPS里还有现成的科研流程图模板,像技术路线图、机制图这些,直接改内容就行,特别适合初学者。

如果需要团队协作,或者想要更多模板,在线平台比如Canva、ProcessOn也不错。

Canva里有专门的SCI插图专区,1000多个免费科研符号,烧杯、显微镜、基因链这些都有,拖过来就能用。

ProcessOn支持多人同时改图,组里一起做实验设计图很方便。

配色也是个关键。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很多人画的图不好看,问题就出在配色上。

师兄教了我个简单方法:找目标期刊上已经发表的论文,把人家的图保存下来。

然后在Canva或者在线设计网站里,用吸管工具取色,直接用人家的配色方案。

不过要注意,颜色对比度得够高,文字和背景要能清晰区分。

不然审稿人看不清楚,也会让你修改。

取完色最好在电脑和打印机上都试试,不同设备显示的颜色可能不一样,得确保一致性。

我照着这个方法试了下,用PPT画了个简单的实验路线图,配色参考了《AngewandteChemie》的一篇论文。

后来帮朋友改他的机制图,按这个思路调整后,投稿时审稿人还夸“插图逻辑清晰,便于理解”。

SCI迷惑配图火了!雪王葫芦娃登场,版权风险怎么破?

其实SCI配图的核心不是好看,是让审稿人看明白你的实验逻辑。

那些花里胡哨的迷惑配图,看着热闹,真不如一张清晰的示意图管用。

与其在图上玩花样,不如花点时间琢磨怎么用简单工具做出专业的图。

你们在论文里见过哪些离谱的配图?或者有什么画配图的小技巧?评论区可以聊聊,互相取取经。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