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北信源联合举办“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3日 14:37 1 admin

 9月21日,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本届论坛以“智能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为主题,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信息安全分会承办,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

  来自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中国长城互联网、北信源、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密码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大模型中心、中国电信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大会,共同探讨智能时代下的网络安全挑战与对策。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安全分会理事长李技主持本次大会,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安全防护需协同并重、双向驱动,并呼吁各方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构筑大模型安全发展的坚实屏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可控的轨道上赋能社会。

北信源联合举办“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宋显珠、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电子一所)代表于盟、中国长城互联网信息中心总工程师贾利滨、北信源公司董事长林皓为大会致辞。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宋显珠在致辞中指出,数字化浪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渗透,使信息技术屏障成为发展的生命线,而自主可控已从技术路线选择升级为保障国家数字主权的战略基石。他强调,国务院办公厅8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既规划了技术产业化路径,也明确了安全治理要求,凸显了“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战略考量。

  北信源董事长林皓在致辞中表示:“北信源作为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的一份子,要通过自身技术积累和不断创新,为中国数字化发展发挥出更大作用和价值。”他谈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威胁。 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前提,北信源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国产化替代。我们也积极参与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加强与各界的合作交流,一起推动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的实施,为数字中国建设和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北信源联合举办“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

  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密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大学教授吕述望发表了《AI浪潮下的网络安全问题》专家主题报告,从基础概念切入,强调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人机属性”不应被技术发展所忽略,他指出,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研究需回归系统本质,厘清技术边界与安全责任,才能构建起真正可靠的防护体系。

北信源联合举办“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作了《用自主可信计算打造人工智能安全产业新生态》主题演讲。他指出,安全可信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无安全可信保障的人工智能存在重大风险;人工智能的算力、算法、数据三大核心要素若缺乏安全可信支撑,可能导致系统功能清零甚至产生破坏性后果,传统打补丁模式仅能应对表面问题,无法解决根本安全隐患。人工智能时代更需依托“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三重防御架构”,实现感知计算域、应用计算域的全流程可信保障。

北信源联合举办“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

  北信源副总裁杨华发表了《基于信源密信AI能力基座的多智能体安全应急指挥体系》主题演讲,展示了北信源在安全通信和AI集成方面的创新成果。杨华介绍,信源密信是北信源自主研发的高安全、多模态融合的AI集成平台,融合多种AI能力,集成主流大模型,提供统一标准化接口,降低第三方应用的AI接入门槛,为用户业务系统提供私有化、安全的AI服务。

北信源联合举办“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

  论坛最后还隆重举行了“人工智能应用安全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驻会副理事长唐群、信息安全分会名誉理事长施峰、信息安全分会副理事长蒋成彬、北信源副总裁王春波等领导共同参加。

  实验室将充分整合信息安全分会与北信源公司等各方资源优势,凝聚各方在信息安全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共同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实验室围绕着核心目标开展AI应用安全风险研究,为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实现对AI应用的安全监测、评估与防护,提升AI系统的安全性能。未来将吸纳更多单位积极加入实验室团队,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AI在安全领域的做深做实。

北信源联合举办“第九届国家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高层论坛”

  本次论坛召开之际,正值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刚刚落幕。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融入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数字政务等核心场景,网络安全边界不断泛化,传统防火墙、堡垒机等边界防护手段逐渐失效,“事后打补丁” 的防护模式更难应对 AI 驱动的新型攻击与数据泄漏风险。

  面对智能时代的安全挑战,论坛专家明确,筑牢安全屏障需从 “战略” 走向 “实践”:一方面要依托本次启动的联合实验室,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加快自主可信计算、AI 安全基座等核心技术的成果转化,破解关键领域技术 “卡脖子” 难题;另一方面,企业需结合业务需求落地私有化安全方案,如推广信源密信等平台在政务、军工等场景的应用,政府部门则应加快完善智能时代安全标准体系,推动数据分级分类、AI 安全评估等规则落地。唯有将论坛共识转化为 “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协同”的具体行动,才能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