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国疯狂囤光刻机,却不急造芯片?西方专家:这盘棋下得太长远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24日 08:52 2 aa

2025年头两个月,中国进口了32台光刻机,花费高达76亿元,同比暴增256%。而2023年全年,这个数字是600亿元,比2022年的200亿元翻了两倍。

这些设备并没有立即转化为芯片产量的爆炸式增长,引发国际观察者的广泛猜测。西方专家米勒指出:“中国购买这么多光刻机,根本不是为了单纯生产更多芯片,而是在下一盘大棋。”

光刻机被称为“史上最精密机器”,在芯片生产中占据核心地位。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090亿美元,其中光刻机占比24%,为第一大品类。

中国疯狂囤光刻机,却不急造芯片?西方专家:这盘棋下得太长远

要制造7纳米以下芯片,必须使用EUV光刻机。而全球EUV光刻机仅有荷兰ASML一家能够制造,单台售价超过1.5亿美元。

ASML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背后凝聚了欧盟几十年的科研资源和数千亿欧元的投入,才把产业门槛抬到这个惊人的高度。

中国对光刻机的需求在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中国成为ASML最大客户,贡献了90亿欧元收入,占比高达41%。

中国疯狂囤光刻机,却不急造芯片?西方专家:这盘棋下得太长远

这种近乎“疯狂”的采购节奏背后,有深层次的战略考量。自2024年1月起,荷兰政府收紧了了对华出口管制,将NXT:2000i等高端DUV光刻机列入禁运清单。

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些龙头企业,必须赶在大门完全关闭前尽可能多地囤货。这些设备已不仅是生产工具,更是支撑未来3-5年产业发展的 “战略储备”

与普遍认知不同,中国芯片产业并没有一味冲向最尖端制程。目前国内在建的晶圆厂多达22座,主要瞄准28纳米到90纳米制程区间的成熟芯片领域。

中国疯狂囤光刻机,却不急造芯片?西方专家:这盘棋下得太长远

这些芯片听上去不够炫酷,但却是车用电子、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刚需市场,体量非常大。数据显示,全球成熟制程芯片的市场份额仍然超过60%,而且需求在未来十年不会明显下降。

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成熟芯片市场的35%份额。要维持这一产能,ASML的DUV设备不可或缺,这也是大量采购的现实原因。

很多人猜测中国大量采购光刻机是为了进行逆向工程。但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一台高端光刻机有八万多个精密零部件,每个环节都是全球顶尖企业的核心机密。

中国疯狂囤光刻机,却不急造芯片?西方专家:这盘棋下得太长远

中国选择了更为务实的自主创新路径。2025年,上海微电子实现28纳米光刻机量产,超过九成核心零部件完成国产替代。

浙江大学研发的国产电子束光刻机“羲之”精度达到0.6纳米,线宽8纳米,意味着它能在比头发丝细十万分之一的尺度上进行加工。

中芯国际创造性地运用DUV设备,通过优化多重曝光工艺,成功试制出7纳米工艺芯片,并将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的90%水平。

中国疯狂囤光刻机,却不急造芯片?西方专家:这盘棋下得太长远

中国的光刻机战略采购和自主创新背后,体现的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定力。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设备国产化,但政策不是喊口号,而是给产业链留出足够的试错空间。

这些进口设备确保了现有产线正常运转,同时也为国内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技术验证和迭代的机会。从光源到光学镜片,从工件台到整机集成,各个环节都在这个缓冲期内不断突破。

国家大基金三期规模达到3440亿元,重点扶持光刻机产业链。上海微电子负责整机集成,长春光机所负责物镜,北京科益虹源转化准分子激光光源,华卓精科突破双工件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布局。

中国疯狂囤光刻机,却不急造芯片?西方专家:这盘棋下得太长远

特朗普在2025年8月宣布拟对进口自中国的芯片及半导体加征最高300%关税5。这一政策导致美股半导体板块当日跌幅超过2%,反而刺激了美国本土企业因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而受损。

全球供应链正在发生“孤岛化”趋势,各国被迫调整全球布局。巴西与欧盟等国转向与中国加强合作,巴西同日签署了“两洋铁路”项目。

欧盟报告显示对华贸易成员国的GDP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这些变化表明,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化进程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

中国疯狂囤光刻机,却不急造芯片?西方专家:这盘棋下得太长远

2023年,ASML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到了其总营收的30%-40%,2025年,上海微电子实现28nm光刻机量产,该设备90%以上核心部件完成了国产替代

两条不同的轨迹,指向同一个未来:中国芯片产业不再依赖于外部技术的输入,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出一条从成熟工艺到先进制程的渐进式突破路径。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