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模拟芯片外商替代外商之旅,MPS如何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今日快讯 2025年07月28日 02:10 0 admin
模拟芯片外商替代外商之旅,MPS如何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摘要】在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将替代浪潮的矛头指向TI和ADI之际,一家低调的美国本土模拟芯片厂商正悄然崛起。

当前,MPS以其独特的发展策略,演绎了一场外商替代外商的逆袭表演。

公司既没有TI庞大的自有晶圆厂,也不像ADI通过并购凌特与美信获得庞大规模,却凭借精准的细分市场卡位、务实的Fabless模式与深度的本土化战略攻城略地。

MPS的飞速成长或为全球化变局下的芯片企业生存之道,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以下为正文:

01

闪电晋级战

1997年,美籍华人邢正人在美国硅谷创立MPS,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云计算、存储、通讯、工业、消费电子等领域。

诞生初期,这家公司并未在行业内激起较大水花,毕竟不论在规模上还是知名度上,TI和ADI始终为模拟芯片市场的焦点。

近年来,MPS却一反低调的常态,以“优等生”的身份搅动行业格局。

从时间线上看,2019年,MPS进入《财富》杂志全球TOP100增长最快公司排行,2020年,公司被GSA评为最受尊敬半导体上市公司,2021年,MPS成为过去30年全球唯一营收突破10亿美元的新兴模拟半导体公司,2023年,MPS营收突破18亿美元,跻身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

一众豪华title的背后,MPS确实有足够的实绩支撑。

从2024年财报来看,公司全年营收为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1%,而过去三年,公司的毛利润始终维持在55%以上,在模拟芯片行业属实罕见。

模拟芯片外商替代外商之旅,MPS如何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图片来源:MPS财报

从具体业务上看,企业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汽车业务成为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其中企业数据业务占比在近三年逐步提升。

模拟芯片外商替代外商之旅,MPS如何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图片来源:MPS财报

随着数据中心需求的快速增长,服务器功耗日益提升,多相电源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主流服务器客户。

MPS北中国区副总经理卢平曾在采访中表示,公司定制了48伏的电源模块、12伏/5伏的多相电源的转换芯片以及电源模块等产品,通过定制化开发的方式以满足AI服务器背景下的GPU供电需求,将主流的SoC玩家纳入供应商体系。

在汽车电子领域,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普及,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核心思想。

当前,MPS针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主研发了MPSafe™开发流程,已获得TÜV-SÜD颁发的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中最高的ASIL-D等级认证,同时其产品线满足AEC-Q100车规级可靠性标准,为整车智能化的基础安全提供了双重保障。

公司的MPQ2967+MPQ86960的多相电源方案,同样可为ADAS系统CPU/GPU带来均衡电流,在快速的瞬态响应能力之下,可为多种不同的ADAS主芯片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

在细分市场的精准卡位下,MPS给国内外模拟芯片厂商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02

务实的生存艺术

如果要概括MPS崛起的核心思路,除细分市场卡位之外,Fabless模式、精细化收并购与多元业务拓展同样关键。

MPS在财报中多次强调,因采取Fabless模式,公司可以将研发设计资源专注于自身优势,并减少固定成本和资本支出。

模拟芯片外商替代外商之旅,MPS如何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图片来源:MPS财报

MPS中国区副总经理肖飒也曾在采访中表示,“Fab-lite”模式使公司能够集中资源在研发和市场拓展上,不受制于生产设施的限制,使公司能够灵活调整产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不过,MPS也在财报中坦言,Fabless模式让其存货依赖于第三方采购,若需求与预期不符,亦可能会出现库存不足或库存过剩的情况,并对其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模拟芯片外商替代外商之旅,MPS如何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

图片来源:MPS财报

从收并购角度来看,相较于TI、ADI等国际模拟芯片厂商的大手笔资本运作,MPS的收并购更加克制。

根据央财智库统计,成立至今,公司以内生增长为主,2014、2021、2024年各有一次收购。

其中,MPS在2014年收购瑞士Sensima公司获得磁性编码器技术,在2021年收购设计耐辐射碳化硅器件的种子轮初创企业LogiSiC,在2024年收购DSP公司Axign B.V.。

这种务实的收并购策略既避免了大量的资本投入,又能够针对企业发展需求进行补强,对研发投入巨大的芯片行业而言是一门精细的艺术,但从公司目前的业务拓展来看,这种慢速收并购的策略或许将被逐渐打破。

除传统主力业务外,MPS正围绕人形机器人、绿色能源转型等多个新兴领域进行布局。

就人形机器人领域而言,市场对智能设备提出了高效率、高精度、小型化的产品需求,基于此,MPS推出100V半桥驱动器MP6539 、栅极驱动器IC MP1918、TMR磁角度传感器MA600A和线性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MCS1823等产品,便于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此外,为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续航水平,公司推出从机器人外设辅助供电模块MPM54304、关节驱动供电同步降压变换器MP4583,到机器人大脑SOC多相电源控制器MPQ2967和DrMOS MPQ86960等多款产品,提升人形机器人电源效率、增强电池管理系统。

多元化的业务拓展为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增量空间,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资金的运用效率,在人形机器人等尚未实现大规模盈利的新兴行业,企业的运营能力也在不断面临考验。

03

硅谷基因的本土化实验

MPS的中国化实践同样值得关注。

2004年,MPS于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在登陆资本市场的同时,公司又在成都设立全球首家全资子公司,进军中国市场。

与单纯寻求低成本或市场准入的外企不同,MPS的“本地化”扎根更深。

据成都高新区官方报道,截至目前,MPS在成都高新区已累计增加注册资金6亿美元,其在成都的研发及测试基地4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测试电源管理芯片达200亿颗,将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模拟和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研发应用中心。

此外,公司还在杭州、上海、深圳等地建有研发与销售中心,同时也在北京、西安、广州、南京、武汉、厦门、青岛等多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可快速响应国产客户需求。

2024年9月3日,在第四届智能汽车域控制器与中央计算平台创新峰会上,MPS公司汽车产品线资深FAE经理程磊曾表示,公司全球员工3600人,其中中国区员工超过80%。

不论是资金投入,还是人才配备,MPS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都十分坚定,但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不小。

一方面,在模拟芯片市场,TI和ADI仍稳坐前两把交椅,高端市场份额短时难以实现显著突破。

另一方面,中国本土模拟芯片企业正快速崛起,与非网数据显示,2024年矽力杰、圣邦微电子、南芯科技、纳芯微电子、杰华特等公司的模拟芯片业务规模均超过16亿元,处于国内头部梯队。

在中美科技竞争与中国芯片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需求之下,MPS的本土化发展仍面临较为复杂的地缘问题,硅谷基因能否在中国市场施展拳脚,仍需时间的检验。

04

尾声

当前,MPS的本土化成就证明,模拟芯片市场的未来竞争,胜负手已不再是单纯的工艺制程或价格,而在于谁离客户更近,谁能更快响应需求变化。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变奏中,深度整合的本地化能力正成为芯片行业坚固的竞争壁垒。

然而,Fabless的轻资产模式、多元化业务扩张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发展压力,面对地缘政治风险,MPS又能否迎来与TI、ADI比肩的时刻?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