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华虹仪表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电能表的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49...
2025-08-16 0
2025 年8月14日至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综合性盛会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将持续三天,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将在538个比赛项目中大显身手,包括跑步、5V5足球赛、自由搏击、投篮大赛和乒乓球(人机对抗)等。
这场盛会不仅吸引了全球各地科技爱好者和行业专家的目光,更引发了人们对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深度思考:机器人参与各类运动项目背后有着怎样的技术与行业意义?机器人行业是如何一步步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它们又在以怎样的方式渗透进服务业的方方面面?曾经让不少人感到不适的“恐怖谷” 效应,是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消散了?本文将为您一一拆解。
运动控制突破:马拉松赛场的“钢铁跑者” 蜕变
运动控制能力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行动表现的关键。回顾早期,人形机器人行走时动作机械,容错率低,简单的地形变化都可能使其失衡。而如今,随着柔性驱动、力矩反馈及动态平衡算法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在机器人马拉松赛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今年四月,上半年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冠军“天工” 机器人以 2小时40分42 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它的“模型预测控制” 算法,赋予机器人动态平衡能力。面对15度斜坡或5厘米高的障碍物时,“天工” 可通过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协同摆动,自动精确调整重心偏移量,确保奔跑姿态稳定。使其奔跑速度达到 3.5m/s,接近人类慢跑水平。
这些在运动赛场上的技术突破,为后续人形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感知决策进化:足球赛场的“智慧大脑” 升级
感知与决策系统犹如人形机器人的“智慧大脑”,其进化程度决定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行动能力。早期的人形机器人多依赖预设程序,面对复杂场景时反应迟钝。如今,随着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已构建起全方位的感知网络,并从规则驱动的决策模式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模式转变,这在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机器人足球赛也是此次运动会的一大看点,全方位的感知能力,以及智能决策模式转变,都是机器人可以踢足球的先决条件。
本次世界机器人运动会中,足球3V3预选赛在8月11日率先举行,比赛备受瞩目,因为踢足球需要机器人拥有自主处理复杂赛场情况的能力,例如当面对对手的进攻和防守时,机器人能够根据场上局势迅速做出判断,制定最佳的进攻或防守策略。
参赛选手赵文瑾表示:“我们主要去做多个机器人之间的配合。前几年,需要一个人在后面跟着,去保证机器人的安全。但现在可以看到,所有机器人已经是完全自主进行比赛了。”
足球比赛代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感知决策能力的提升,使人形机器人在更多领域实现价值成为可能。
能踢足球的机器人,为什么不能在工厂打工、给病人按摩呢?
应用场景拓展:赛场技术的落地生根
运动控制和感知决策技术的日益成熟,也让人形机器人开始走出实验室,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工业制造领域,东风柳汽工厂引入20台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后,总装车间的物料搬运效率大幅提升40%,人力成本降低25%。这些机器人采用 “模块化设计”,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85%,有效降低了单台制造成本。优必选推出的 “机器人租赁服务”,以每月1.2 万元的费用向企业提供设备与运维服务,使工厂的初始投入降低70%,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4个月。这种 “以租代买” 的模式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得到广泛推广,2024 年国内工业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规模突破50 亿元。
医疗健康领域同样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场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引入的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采用“步态预测 + 神经反馈” 技术,为中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患者苏师傅在使用该机器人训练半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从发病初期的 30度恢复至90度,独立行走距离从5米延长至50米。该机器人的 “个性化训练方案” 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专属康复计划,目前已纳入全国 20 个省市的医保支付范围,年服务患者超 10 万人次。
在生活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洲际酒店集团在亚太区10 家高端酒店部署了达闼科技的 Cloud Ginger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1.5米,搭载多模态交互系统,可通过人脸识别快速核验住客身份,完成入住登记、房卡发放等流程,办理效率较人工前台提升3倍。在宴会厅服务时,它能自动切换为 “宴会模式”,通过语音指令引导宾客入座;在客房服务中,可通过电梯物联系统自主呼叫电梯,将洗衣、外卖送至指定楼层。据酒店运营数据显示,机器人上岗后,客房服务响应时间从平均 15 分钟缩短至 8 分钟,宾客满意度提升 27%。
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显著的商业价值。海底捞火锅在100 家门店部署送餐机器人后,传菜员人力成本降低 30%,同时,机器人的互动表演成为门店的特色,吸引了更多顾客,带动门店客流量增长 15%。据测算,单台机器人日均服务 300 桌客人,可创造约 2000 元的额外营收。这种 “服务 + 营销” 的复合价值模式,使得餐饮行业的机器人普及率从 2022 年的 5% 迅速提升至 2024 年的 23%。
公众认知改变:从陌生恐惧到友好接纳
“恐怖谷”效应也是人形机器人遇到的推广难题,当机器人相似度接近人类却有细微差异人会极度不适甚至恐惧。不过,通过这类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以及人形机器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公众的看法也逐步出现了改变,现在你是否已经习惯酒店送餐机器人和你一起搭电梯?
机器人马拉松、机器人运动会上的技术突破,不仅可以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和商用,也是人形机器人融入人类社会、消除“恐怖谷”效应的最好契机。
而且,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机器人的势头或许是不可逆转的,Deepseek等AI助手从一推出,就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未来机器人、无人车无疑也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尽管前景广阔,但当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距离真正实现“实用化、好用化”,还需一定时间,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持续降低以及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租赁等较低成本的应用模式的推广,人机共存、人机互惠的时代,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早到来。
文: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天琪
来源: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相关文章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华虹仪表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电能表的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49...
2025-08-16 0
2025 年8月14日至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综合性盛会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举行。人形机器...
2025-08-16 0
金融界 2025 年 8 月 16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枝江港化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混凝土生产用筛分设备”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2025-08-16 0
当黑夜的静谧与金色的星光相遇,一件专属于东方的声音艺术品悄然诞生。2025年8月18日,全球高端音箱品牌宝华韦健Bowers & Wilkin...
2025-08-16 0
8月16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继续进行,济南企业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打造的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100米障碍赛中分获第四名...
2025-08-16 0
有一座城市,每天有200多条低空航线在常态化运营;在这里,无人机可以10分钟完成血液运输,让产妇转危为安;在这里还可以乘坐固定翼电动飞行器体验低空带飞...
2025-08-16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八一字牌开挂会被系统发现吗知乎,以及八一字牌免费下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手机打字牌有什么技巧 观...
2025-08-16 1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麦驰安防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智能摄像头及其数据分析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
2025-08-1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