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20日 19:31 0 admin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智联能源,AI赋能转型

8月18日至19日,克拉玛依市人工智能应用大赛“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在克拉玛依市拉开帷幕。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本次赛事聚焦“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主赛道,吸引了众多本土企业、高校参与,经过严格初筛,66支队伍从83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在赛场展开角逐。赛事的举办旨在搭建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桥梁,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能源领域的深度应用,为克拉玛依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增添动力。作为克拉玛依市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项预赛彰显了科技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价值,与涵盖“农林水牧”“城市管理”“教育”等领域的其他八大专项组共同构成了这场持续一个月的科技盛宴。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赛场之上,各参赛队伍围绕智能油田、智慧炼化、能源大数据等方向展示项目成果,充分体现了克拉玛依在工业能源智能化领域的创新潜力。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研发的“高压柱塞泵静水池便携式溢流预警装置”项目,精准瞄准了油田注水设备运行中的棘手问题。“高压柱塞泵作为油田水处理回注的关键设备,其填料函刺漏难以通过现有监控系统发现,既易损坏设备,又增加员工劳动强度。”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装置利用压力传感、无线液位测量等技术,通过进、出水平衡移动小车监测漏失量,当漏失超限时能快速发送报警信号至中控室,有效解决了溢流预警难题。该装置的应用场景明确,适用于油田集输处理站的柱塞泵站,可与作业区自动化系统兼容。其创新点在于将无线液位测量技术与移动小车结合,实现了漏失量的精准监控和预警,推广后报警时间从120分钟大幅缩短至20秒,既减轻了员工巡检负担,又为油田生产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的“储罐浮舱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研究”项目,聚焦工业能源领域储罐建设的痛点。该项目针对大型储罐浮舱焊接工作量大、手工焊接质量不均、受限空间施工难等问题,研发了智能焊接机器人系统。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搭载激光识别、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能实现焊缝实时跟踪和自动焊接,且采用低压供电保障安全,已在辽宁相关原油罐区工程完成初步应用,有效提升了焊接质量和施工效率。该项目的创新点显著,激光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让机器人无需事先示教即可稳定跟踪焊缝,多传感器融合则提高了跟踪精度和适应性。同时,配合机器人的施工方案减少了焊工需求和劳动强度,还形成了多项专利成果,为大型储罐智能化建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赛事的规范性在评审环节得到充分体现。评审组由苏州市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元担任组长,赛前召开预备会议明确评审规则,确保评审过程科学精准和突发情况的处置办法。同时,评委们签订了评分承诺书,承诺遵守评审纪律,保守商业秘密,秉持客观公正原则,若与参赛方存在利害关系则主动回避等,以确保评审工作的严谨与公正。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此次预赛不仅集中展现了克拉玛依在‘人工智能+工业能源’领域的硬核实力,更让我们清晰看到传统能源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可行路径。参赛项目紧扣油田智能决策、设备预测性维护等行业痛点,凸显出鲜明的本地特色。”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大赛为纽带,筛选出技术领先且适配产业发展的优质项目,为它们提供政策扶持、场景对接等全链条支持,推动技术成果从赛场落地到生产一线,助力克拉玛依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让工业发展更富智慧与活力。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据悉,本次专项组预赛的优秀项目将晋级克拉玛依市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大赛总决赛。随着赛事的推进,这些聚焦工业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有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克拉玛依的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人工智能+工业能源”专项组预赛侧记

克拉玛依融媒记者:叶子

通讯员:靳逸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