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01日 18:50 0 admin

近日,卡车与SUV的碰撞测试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引起网友的热议,那么作为事件的主角之一,乘龙卡车的安全到底靠谱吗?相较于乘用车,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是特别了解商用车的安全结构,一方面本身自重大的卡车似乎“不怕撞”,一方面卡友更看重载重能力和油耗,那么乘龙卡车真的安全吗?我们从结构和物理两个层面来解读。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安全技术

乘龙卡车采用龙骨框架驾驶室结构,这一设计与传统商用车的被动安全理念有所不同,传统车型主要靠前部的防撞梁和大梁结构传递碰撞能量,而龙骨结构借鉴人体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原理,在驾驶室关键受力节点采用高强度钢板焊接,形成环状支撑框架。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当碰撞发生时,这种龙骨框架能通过多通道传导将冲击力沿预设路径分散传递:前部碰撞能量被引导至顶部纵梁、底部门槛梁和侧围立柱三向路径,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导致驾驶室溃缩。类似于吉利银河使用的三叶草传力结构,这种设计让乘龙驾驶室成功通过德国标准碰撞试验(EEC R29),达到了欧卡的标准。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车门系统采用整体式冲压成型技术,内嵌单根高强度防撞横梁,车门窗框与门铰链安装点均进行局部强化,确保侧撞时维持座舱空间完整性,也可以让卡友快速开门逃生。在材料方面,乘龙的车型使用了四层吸能结构系统,包括抗冲击层、多孔吸能铝材缓冲层、Q700/Q980超高强钢制成的骨架,以及柔性防护层,作为变形诱导结构。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乘龙的底盘采用双层大梁结构,通过6300吨压力机将内外梁一次合压成型。大梁选用抗拉强度700MPa以上的钢板,配合波纹加强筋设计,弯曲刚度进一步提升。防护装置采用Q235A钢板,后防护截面达100×50mm,离地高度控制在490mm以内,确保有效阻挡乘用车钻入事故。货箱与驾驶室间设置缓冲溃缩区,采用蜂窝铝吸能模块。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这些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也经过了碰撞测试的考验,首先是正面碰撞,56km/h撞击刚性壁障,龙骨框架变形量控制在300mm内,其次进行柱碰测试,32km/h侧向撞柱,B柱侵入量不超过150mm,当然少不了追尾测试,50吨移动壁障80km/h追尾,保障燃料系统不泄漏。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物理层面分析

让我们分步骤从物理角度分析8吨卡车和2吨SUV的碰撞,假设为完全非弹性碰撞,真实情况通常车身会严重变形,损失大量能量,我们暂时不考虑碰撞变形的能量损失。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卡车质量m1=8000kg,SUV质量m2=2000kg;双方速度,v1=50km/h=13.89m/s,v2=50km/h=13.89m/s。

碰撞动能的公式是Ek=1/2 mv²,此时卡车的动能E1就是1/2 x8000 x 13.89²,算出来大约为772KJ,同样的方式,算出SUV的动能E2大约为193Kj,合计动能965kJ,接近 1 MJ。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根据动量守恒原理,两车正面相撞后,计算运动情况,假设最后的运动速度是Vf,带入公式M1 V1+ M2(-V2)=(M1+M2)VF,带入数字,8000x13.89-2000x13.89=(8000+2000)VF,VF=6000x13.89/10000,算出来为8.33m/s,大约就是30km/h,碰撞后,两车会以约 30 km/h 的速度朝卡车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SUV被撞停或者反弹,而卡车速度从50 km/h降到 30 km/h。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卡车不会原地弹起,因为存在质量更大,动量更大,不会立即停在原地,惯性让它继续往前。两车的重量相差4倍,这就像200斤的大胖子和50斤的小孩奔跑时正面撞击,小孩会被弹开,而不是胖子被弹起。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在碰撞场景中,卡车的车头前翻,停在原地,可能的原因包括车头和主车架的连接结构断开,比如螺栓、铰链、锁定销等在碰撞前可能已经失效,卡车驾驶室锁止机构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精确控制,闭锁过程依赖驾驶室自重推动锁块运动,止块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完成锁止;开锁时则需液压油注入小油缸,推动止块反向运转。碰撞中若锁定销未正确卡住,驾驶室可能前翻甚至脱离。

乘龙卡车到底安全吗?物理层面分析8吨卡车撞SUV

选车侦探观点:在引发关注的i8碰撞测试争议中,乘龙指出对方测试存在参数失真,未公开卡车配载状态、卡扣固定方式及碰撞初速度,且测试场景偏离实际运营工况。无论如何,我们建议大家在路上驾车时远离大车,正常卡车满载时质心更低、惯性更大,撞击动量大,巨大的动量要快速释放,小车自然成了吸能的一方。大家觉得这个碰撞测试真实吗?欢迎讨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