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数码博主爆料称,苹果超薄机型iPhone Air因国外销量未达预期等原因,生产端已进入前加工制程停产状态。据CNMO了解,...
2025-10-22 0
最近打开手机,刷到小米和雷军的消息,十有八九是差评。
以前提起雷军,大家都夸“雷总牛逼”,说他是“营销之神”,小米更是年轻人眼里的“性价比之王”。
可现在呢?
网上骂声一片,“虚假宣传”“大字吹牛小字免责”“自研营销”的吐槽铺天盖地,雷军甚至被说成了“行业公敌”。
这反转也太快了!不少人纳闷:小米以前不也这么搞营销吗?
怎么以前没人骂,现在就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不是小米突然变了,而是它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卖手机的小公司了。
它闯的地盘太大,动的蛋糕太多,自己的“老套路”又没跟上身份的变化,口碑翻车也就成了必然。
要搞懂雷军的口碑反转,先得看看小米现在的“体量”。
三年前,小米还是“手机+AIoT(智能家居)”双轮驱动,说白了就是卖手机、搭着卖些家电。
可现在不一样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一出来,大家才发现,小米已经变成了“手机+AIoT+汽车”三足鼎立的格局。
这三个领域,可不是小市场——全是万亿级别的赛道。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随便一个都是巨头扎堆的地方,小米一下子扎进三个,等于把大半个行业的对手都得罪了。
咱们掰着手指头算:
手机领域:高端市场有苹果、华为压着,中低端市场有荣耀、OPPO、vivo围着抢,小米想往前一步,就得从这些巨头手里抢份额;
智能家居领域:以前是美的、格力、海尔的天下,大家各做各的,日子过得安稳。结果小米冲进来,用低价+智能生态的组合拳抢市场,直接打乱了老格局;
新能源汽车领域:更狠,一上来就瞄准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对手是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小鹏这些早就打过硬仗的狠角色。
就像村里以前只有几户人家种地,突然来了个外人,不仅要种自己的地,还想把别人的地也分一块,你说原来的农户能乐意吗?
小米现在就是这个“外人”,对手越多,想“搞它”的人就越多,骂声自然就来了。
有人说,小米的营销套路一直没变啊,以前吹参数、搞“大字宣传小字免责”,怎么没人骂?
关键在于,产品不一样了,消费者的容忍度也不一样了。
以前小米只卖手机,手机是什么?几千块钱的东西,用个一两年就换了。
就算宣传时把拍照吹得好一点,把续航说得多一点,实际用着差一点,大家顶多吐槽两句“性价比还行,就是有点虚”,转头该买还买,不会太较真。
可现在不一样了,小米卖的是家电,尤其是汽车——这些都是“大件”,要么关乎生活品质,要么关乎身家性命,消费者根本没法忍“套路”。
以前家电市场是“稳”的,格力卖空调、美的卖洗衣机、海尔卖冰箱,大家价格差不多,利润也稳定,心照不宣地维持着平衡。
结果小米一进来,直接把“桌子”掀了。
2025年上半年,小米空调出口量超过540万台,直接冲到市场第四,眼看就要追上前三;冰箱出货量79万台,同比涨了25%;洗衣机出货量60万台,同比涨了45%。
这些数字背后,是传统家电巨头实实在在丢的份额。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小米不光卖得便宜,还能和手机、电视、音箱无缝连接——你买个小米空调,用手机就能控制;买个小米冰箱,能和音箱联动报食材保质期。
这种“智能生态”的体验,传统厂商一时半会儿学不会。
等于说,小米不仅抢了生意,还改变了游戏规则。
传统厂商心里憋着火,自然会借着各种由头“吐槽”小米,骂声也就传得越来越广。
如果说家电领域是“掀桌子”,那汽车领域就是“拆房子”——小米一进来,就戳中了所有车企的痛处,自己的“老套路”又没改,口碑翻车几乎是必然。
首先,小米汽车一上来就瞄准了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这个市场是车企利润最丰厚的地方。
财报显示,小米汽车的毛利率高达26%,而A股头部十几家汽车公司的平均毛利率才11%——别人卖10台车赚的钱,小米卖1台就差不多了,你说同行能不眼红吗?
其次,汽车不是手机,是“性命攸关”的大件。
手机差一点续航,大不了多充一次电;汽车要是宣传续航700公里,实际只能跑500公里,高速上可能直接撂挑子;要是宣传“安全配置拉满”,实际出了问题没达标,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可小米还是用了手机时代的“营销套路”:发布会把参数吹得天花乱坠,细节里藏着“小字免责”;新车还没交付,先画一堆“未来功能”的大饼。
结果呢?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交付了8.13万辆,累计交付超30万台,7月单月交付首次破3万——销量越火,暴露的问题越多。
车主陆续吐槽“配置缩水”“品控有问题”“售后跟不上”,以前手机上的“小吐槽”,到汽车上直接变成了“大投诉”,全网都在骂,雷军的口碑能不差吗?
十年前,小米刚出来的时候,是个“挑战者”。
当时手机卖得贵,家电也不智能,小米带着“性价比”和“互联网思维”冲进来,打破了老格局,成了年轻人眼里的“逆袭代表”。
那时候,大家对它宽容,就算有点营销套路,也觉得是“小公司的生存手段”。
可现在呢?小米已经是个“巨头”了。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160亿,同比增长30.5%;净利润108亿,同比增长75.4%——这个规模,已经是能影响民生行业的“国民企业”了。
大家对巨头的要求,和对小公司的要求,根本不是一回事。
以前你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大家觉得你接地气;现在你还靠“风口”和“营销”吃饭,大家就会觉得你“没担当”。
以前你玩“参数游戏”,大家觉得“划算就行”;现在你卖汽车、卖家电,大家要的是“安全”“靠谱”“长期承诺”。
就像邻居家的小孩,小时候调皮捣蛋,大家觉得可爱;长大了变成企业家,再调皮就没人会忍了——大家会要求他讲规矩、有责任。
小米现在就是这个“长大的小孩”,还在用小时候的方式做事,自然会被骂“德不配位”。
比如,以前手机宣传“自研芯片”,就算实际是合作研发,大家顶多笑笑;现在汽车宣传“自研电池技术”,要是实际和宣传有差距,大家就会骂“虚假宣传”——因为汽车关乎安全,大家不允许巨头“忽悠”。
再比如,以前小米抢手机市场,大家觉得“打破垄断好”;现在抢家电、汽车市场,大家会觉得“巨头在挤压小厂商生存空间”——身份变了,舆论的评价标准也变了。
最后想说,小米现在被骂,其实也不是坏事——骂声越大,说明它动的蛋糕越多,发展得越快。
你看,要是小米还是只卖手机,没冲进家电和汽车市场,能有这么多人骂它吗?
肯定不会。正是因为它在三个万亿级市场里都闯出了名堂,威胁到了太多巨头的利益,才会被“群起而攻之”。
就像动物世界里,一只野兽要是只在自己的地盘里待着,没人会惹它;可要是它敢闯多个领域,所有“原住民”都会联合起来对付它。
小米现在就是这只“野兽”,被骂是扩张的“代价”。
但代价归代价,小米也得改改了。
以前靠“营销驱动”和“风口红利”能起飞,现在作为巨头,得靠“技术”和“责任”站稳。
比如,把汽车的品控做扎实,把宣传的功能落到实处;比如,别再玩“大字吹牛小字免责”的套路,用真实的产品说话。
雷军以前说“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现在大家还在等他兑现这句话——只是现在的“好产品”,不光要价格厚道,更要安全、靠谱、有担当。
小米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走得太快,忘了跟上自己的“身份”。等它真正从“风口上的猪”,变成“能造风的巨头”,骂声自然会慢慢消失。
相关文章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数码博主爆料称,苹果超薄机型iPhone Air因国外销量未达预期等原因,生产端已进入前加工制程停产状态。据CNMO了解,...
2025-10-22 0
最近打开手机,刷到小米和雷军的消息,十有八九是差评。以前提起雷军,大家都夸“雷总牛逼”,说他是“营销之神”,小米更是年轻人眼里的“性价比之王”。可现在...
2025-10-22 0
10月的海牙有风,北京的电话也响了。荷兰经济大臣终于拨通那边的号码,主题直奔“安世半导体”。一场被拖了两年的芯片风波,突然变得现实。对方开口就说愿意沟...
2025-10-22 0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技嘉 GIGABYTE 现已推出 G27UP 显示器。其采用一块 27 英寸的 Super Speed IPS LC...
2025-10-22 0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
2025-10-22 8
2025年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459.2833亿元营收高居榜首,成为名副...
2025-10-22 0
10月21日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发布重磅消息,可重复使用的朱雀3号火箭第一级已经完成了加注和点火试验。准备在11月开展首飞和回收,如果这个型号...
2025-10-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