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以统一大市场之基 筑科技创新之峰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8日 02:53 1 aa

张荣旺 文

经济总量连跨数个十万亿元台阶,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绿色转型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五载砥砺奋进,中国经济巨轮在风高浪急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总量跃升与质量蝶变并举的优异答卷。

这些成就不仅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更深刻昭示: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唯有将科技创新与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度融合,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我国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这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创新“试验场”。通过统一市场规则、打破行政分割,创新成果得以快速对接广阔的应用场景——量子计算可在金融、医疗领域加速验证,新能源技术能在千万家企业实现迭代,人工智能可在亿万用户的反馈中优化升级。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拓展了创新的“应用半径”,更缩短了“研发—产业”的转化周期,让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路径更顺、效率更高,形成“需求牵引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前十,这一突破正是科技创新与统一大市场双轮驱动的生动印证。

科技创新是国之重器,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强国之基。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美西方技术封锁加剧、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我国要突破“卡脖子”困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十四五”期间,“祖冲之三号”算力刷新全球纪录、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实现全球首创、超大直径盾构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一系列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背后正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的坚实支撑。从制度统一破除区域壁垒,到市场基础设施畅通要素流动,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为科技创新铺就了“快车道”,让每一项突破都有了落地生根的沃土。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打赢科技创新攻坚战的战略抉择。近期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的要求一脉相承,直指束缚创新的堵点卡点。通过改革试点打通“教育—科技—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堵点,既能让创新人才、技术资本向重点领域集聚,推动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等重大科技领域实现“换道超车”,也能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形成更先进的生产力形态。

当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非一日之功,仍需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补齐法规制度短板,既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的关键之举。面对美西方技术封锁,更要将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与市场机制活力深度融合,以“非对称超越”思维构建新型创新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商业反哺”的闭环创新飞轮,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全国统一大市场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双引擎”。统一大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需求牵引和应用沃土,科技创新为统一大市场注入新质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这种双轮驱动的格局,既是中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开辟新天地、塑造新优势的底气所在,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