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迟到”的诺贝尔奖,带来什么启示?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0日 13:50 0 aa
“迟到”的诺贝尔奖,带来什么启示?

文 | 默 达

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奖环节,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获奖者中,一位“失联”,一位误以为是“垃圾信息”,待到得知喜讯时,都是满脸的难以置信。许多网友称赞“真正的科学家不把获奖当一回事”,也有人指出“这项跨越近80年的研究在今日获奖,确实出乎包括获奖者在内许多人的意料”。

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或许迟到,但至少没有缺席。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有着共同的特点——研究成果经历了时间的检验,且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

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回答的是“免疫系统如何识别敌我”的问题,正如诺奖官网的评价,“他们的发现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并促进了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新疗法的开发”。

“迟到”的诺贝尔奖,带来什么启示?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现场,三名获奖科学家的照片和名字显示在大屏幕上。

获得化学奖的金属有机框架(MOF)在沙漠取水、碳捕获和新材料等领域已经有了充分成熟的应用,这项历时40年的科学接力如今已经成为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迟到”的诺贝尔奖,带来什么启示?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

而物理学奖则是在量子力学建立1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重归这一大众关心、同样也是成果频出的领域。从薛定谔的猫到“人手可握的量子世界”,这项技术可深奥也可通俗,连接着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并将持续推动社会的进步。

“迟到”的诺贝尔奖,带来什么启示?

三名科学家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贡献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伟大的科学发现跨越时间,在漫长的周期中不断完善,最终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发光发热,造福人们的生活。而诺贝尔奖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奖项,从不会轻易辜负那些孜孜不倦探索的“行路人”。今年率先确定的三项诺贝尔奖被各方认为是实至名归:获奖者都是业内响当当的大牛、各自研究领域里的先驱,且已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和稳定的产出。

近年来,诺贝尔奖也呈现出众多新趋势、新特点,激起不同的声音。如去年AI成为诺贝尔奖的最大赢家,跨学科融合研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诺贝尔文学奖接连颁给身为诗人、民谣歌手的鲍勃·迪伦和“移民作家”古尔纳,引发不小争议,但也切中了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归于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评委特别强调其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跨越百年,诺贝尔奖似乎也不甘于守旧平庸,它同样希望发挥自身设置议题的能力,表达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切和对未来的畅想。

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人类探索的步伐加快,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可以预见,争议与抉择或将成为诺贝尔奖评选的常态,同样也期待在每一次“跨越”与“回归”之间,把握科技与社会进步的深层规律,实现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