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这张“安心网”,兜住了外卖骑手的生计与梦想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6日 22:06 2 aa
这张“安心网”,兜住了外卖骑手的生计与梦想

图 / 视觉中国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我国外卖骑手总数已超过1400万人。

身着各色工装的外卖骑手,构成了数字经济时代最鲜活的图景,他们穿梭于高楼和小巷,如城市血液般流动,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纽带。

社会享受他们带来的便捷,如何提高他们的职业保障,也成了社会各界和外卖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

10月底,在部分城市试点近半年后,美团宣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正式覆盖全国,对当月收入达到就业地相关缴费基数下限,且近6个月有3个月满足该条件的骑手,美团以相关缴费基数为基准,补贴50%的社保费用。

这是行业首个面向全部骑手开放的社保补贴方案,此外,美团还初步建成覆盖全部骑手的多层次福利保障网,均最大程度面向全国全行业全部类型骑手开放,预计将覆盖数百万人。

这张行业正在齐心织就的“安心网”,兜住的是数百万人的生计与梦想,也承载着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温度与责任。

失意者的拐角

八年前,小舒失业了。他原本在广东的一家工厂做工,因为工厂搬迁,工人被遣散,他也因此失去了工作,决定投奔在南京做厨师的大哥。

工作并不好找,小舒做过网吧网管、游戏代打,一个月三千来块,房租和生活成本都难覆盖,想找挣钱多点的活儿,结果总是碰壁。存款一天天减少,小舒想起大哥平时在美团兼职送外卖,决定先做骑手过渡一下。

刚开始早出晚归,他一天能挣个两百块,至少花销够了,慢慢上了手,收入也渐长,一个月多的时候能有万把块。过渡期于是无限延长,小舒开始重新认识外卖骑手这个职业:“又自由又能挣到钱,不干这个干啥呢?”

七年多过去,2025年,骑手小舒不但在南京成了家,还成为了南京市中心CBD的骑士长。

同样是以前在工厂做工,小李也在2021年成为一名外卖骑手。他在绍兴本地的一家硅片工厂工作了五年,因为连年亏损,工厂倒闭,他和工友们也被遣散。

在工厂时,小李每月四五千块的工资只够勉强维持家庭开支,工作没了,开销更是难以维系。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挣点家用,于是小李注册了个骑手账号,白天跑起了外卖。

每周一到周五,他先送女儿上学,再去到离家三公里外的萧山瓜沥镇跑单,跑到下午三点半下线,接女儿回家,陪她玩一会儿,再从五点半的晚高峰跑到晚上十点。周末女儿不上学,他就午高峰再出门,一直跑到晚上。

“每天跑的时间也是差不多的,各时段加起来有十一二个小时。”汗是湿哒哒的,但赚到手的钱也是实打实的。他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天跑五六十单,一天有三百多,加上活动奖励一个月算下来平均收入能过万,比在工厂上班足足高出一倍。

“送外卖完全是你靠自己个人努力,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不光是37岁的小李,21岁的小雪也觉得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15岁辍学,辗转在不同餐厅打工,小雪一度想早日学成厨师,成为能掌勺的大厨。他在夜宵大排档干活,四千块的工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成都生活攒不下什么,更难熬的是作息,积年累月的日夜颠倒,即便年轻力壮,小雪也有些撑不住。

刚成年那会,他在朋友的推荐下跑过一段时间外卖,先是跑了一个月众包,后来又跑了两个月的专送。自由,按天算钱,小雪有点心动,但还是想着先把厨艺学完,有本事傍身。

现实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来说还是太过残酷。因为理念不合,小雪和后厨同事吵了一架,再回顾自己在后厨帮工的四年,做得多,也做得杂,却没学到什么真正能吃饭的本事,小雪不想学厨了,他要换条路试试。

可年纪小,学历有限,他找不到什么工作。小雪想起在大街小巷穿梭的日子,外卖骑手或许是眼下为数不多的选择。

走出后厨跑外卖的第一个月,小雪就挣了七千块,比在后厨多出不少。他心想,如果之后能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他还可以兼职送外卖。“先干着,然后再找其他出路。”

那年冬天,小雪参加了美团为骑手设置的冬季赛。比赛奖励丰厚,跑得多,挣得多,三个月比赛下来,平均每个月的收入高达一万二三。用冬季赛挣来的钱,十九岁的小雪给自己添置了一部新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还去把驾照考了下来,他觉得人生更有盼头了。

在中国,灵活就业群体共有2.4亿人。而外卖骑手,已经成为当下灵活就业人员中最庞大的群体之一。

门槛不高,时间灵活,结算快速且多劳多得,让这份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困顿者解除燃眉之急,也是性价比颇高的兼职选择。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曾大方分享做外卖骑手的感受。有人视其为颠簸生活中的一段过渡,让他们得以稍作喘息;有人为消磨时间,甚至是为锻炼身体开始尝试送外卖,沉溺于即时奖励的快乐;也有人从骑手这个落点重振旗鼓,走出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成为骑手似乎就像一个人生的拐角,幸运又努力的人,说不定就从狭窄的暗巷走上一条更开阔的大道。不过他们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跑不动了怎么办?

这张“安心网”,兜住了外卖骑手的生计与梦想

图 / 视觉中国

明天的保障

社保是一种让小李安心的方式。

“老的时候可能人干不动了,如果有退休金的话也可以生活下去。”小李说,“如果现在不交社保,万一老了出了什么问题,生活费都没有了。”

在工厂的时候,厂里给小李交了“五险一金”,工厂倒闭之后他也不想断保,每个月自费交钱,从七百多交到九百多,算上同样没有社保的妻子,成本将近两千块。虽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好在收入比在厂里的时候更多,交完社保还能结余一些。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咬牙承担自费交社保的经济压力。小舒就在离开工厂那年断掉了社保,用他的话来说:“当时想都没想这个事儿。”

起初他觉得,要连续交十多年等退休再拿养老金,似乎不值当。但年纪渐长,尤其在成家之后,“保障”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未成年就外出打工的小雪,对“保障”的意识反而更强一些。他家在南充农村,村里每年都做宣传,要大家购买新农合医疗保险,他也在老家一直交着。

但养老保险他没交,最初是因为没到年纪,后来则是因为太贵了,一千二百块几乎是他当时一周的收入。“社保是长期投资的那种。”小雪分析,这也意味着,投进去的钱一时半会拿不回来,不如存在卡里以备不时之需。

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迫,跟传统单位的正式员工相比,缺少“保障”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骑手的收入和单量挂钩。一个人每天能送多少单外卖,不仅和年龄、体力相关,也被市场需求密切决定着。

“夏天的话好一点,单子多,奶茶单多,有时候一天能跑六十来单,天气冷了单子就少一点。”小李摸索出了一套季节性规律,他也清楚自己不可能一直每个月都拿到过万的高收入,心里始终有所忧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孟泉从2018年开始研究外卖骑手的社保问题,在他看来,影响骑手缴纳社保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块。

一是骑手自己的意愿,可能由于他们对于社保的信心不足,也有主观意识的影响。“一些青年人还说觉得落袋为安,没有什么对家庭负担的想法,更多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品质好一点,所以多赚钱、拿到现金是最重要的。”

二则是劳动关系的界定。美团的调研数据显示,数百万骑手中,有40%的骑手为跨省份流动就业,70%的骑手为跨城市流动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占比81.6%。

“大部分的平台和劳动者之间是不具备任何劳动关系的。”孟泉解释,外卖骑手这一职业兼职比例高,流动性强,不与平台签订劳动关系合同,很多属于灵活用工关系。“所以造就大量的身份问题,身份的问题解决不了,就造成没有办法按照现行的这种劳动法律去履行责任和义务。”他表示,这也是传统的以全职为基础的“五险一金”保障体系不适用于所有外卖骑手的原因。

三是养老保险制度与新的灵活用工经济存在时代差异。传统的养老保障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承担责任,但在外卖行业,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复杂,政府也很难界定责任归属。

然而,不管是对于平台、消费者还是社会,外卖骑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已成为维系大众生活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齿轮。他们的保障,也是社会发展不能丢下的责任。

2021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包括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多个新业态就业群体被纳入“不完全劳动关系”框架。

制度层面的障碍被扫清了,接下来摆在平台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更好地保障骑手的劳动权益?是少部分人全面的保障,还是大部分人相对全面的保障?这些都成为各个外卖平台不断探索的命题。

兜底的“安心网”

自2021年起,美团就着手开展调研,试图制定一个低门槛、公平、可持续的保障方案。把尽可能多的骑手保障起来,给整个行业建立一个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骑手的职业保障难题。

历经五年探索,美团交出了答卷。

2025年4月,基于国家已有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美团开始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两城区试点骑手养老保险补贴方案,对当月收入达到就业地相关缴费基数下限,且近6个月有3个月满足该条件的骑手,美团以相关缴费基数为基准,补贴50%的费用。

“兜底保障是很重要的,你的标准不宜过高,而且一定要考虑劳动者自身的意愿、平台承受的能力和国家的总体稳定和谐。”孟泉认为,这一方案着重考虑了普惠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一来,不区分骑手众包、乐跑、专送等不同类型的身份,只要愿意就能享受。二则是,较为理性的补贴形式,对平台的压力在可承受范围内,也能走得更长远一些。此外,方案不强制缴纳养老保险,也充分尊重了骑手的个人意愿。

试点一出,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在骑手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小舒在网上偶尔会刷到一些讲述老年生活的短视频,断缴多年的他决定把自己的养老保险续上。“有些老人没保障,感觉过得很心酸,想着自己以后不能成那样的,现在不是平台有补贴了吗?赶紧交点。”他没想到交社保原来这么容易,“平台上写得清清楚楚,怎么缴费,什么时候补给你,照着做就行。”

这张“安心网”,兜住了外卖骑手的生计与梦想

小舒收到了平台发放的养老保险补贴 图 / 受访者提供

2025年9月,杭州开放试点,小李就第一时间申请了补贴,原本全部自费997块的养老保险,现在只用出不到500块。“相当于多了一笔钱。我买社保的话也就减轻了一半负担,现在也轻松不少了。”

成都在7月开始试点,小雪也在当月就缴上了养老保险。“暂时先做骑手,如果有机会能当上队长的话当然也好,如果有更好的工作也可以去做,因为现在外卖行业人多,单量变少了,不保证每个月的收入能有9000块以上。”年轻的他对未来有自己的考量,希望在成都赚钱,回老家南充置业安家,不管今后收入如何,至少此刻缴纳的养老保险是他为生活打下的一点基础。

一个标志性的节点是今年11月初,美团将对骑手的养老保险补贴推广至全国,向全部骑手开放,骑手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在户籍地或工作所在地缴纳。这意味着,历时五年探索、半年试点,美团终于在全国范围内跑通了骑手保障体系,某种意义上为整个行业建立了标准。

相比之下,其他平台要不将保障范围限定在少数全职骑手,要么还在少部分城市试点,美团率先迈出这一大步,历史上第一次将数百万骑手纳入保障,客观上也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更标准、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在此基础之上,美团也已初步建成覆盖全部骑手的“基础保障+进阶保障+骑手福利”多层次福利保障网。

基础保障除去养老保险外,“每单必保,每人必保”的“骑手工伤险”(职业伤害保障)现在也已拓展至全国17个省市,按计划接下来也会拓展至全国;意外伤害险也已覆盖全部骑手,每单必保、每人必保。2022年7月开始至今,美团在全国为超过1300万人次骑手缴纳新职伤保费超过20亿元。

在进阶保障中,美团不仅首次设立了覆盖全行业骑手家庭的大病关怀保障、子女教育基金,还在行业率先建立超时免罚机制和设立等灯奖,激励骑手安全配送。

超时是所有骑手都不愿意碰到的事。在小舒所在的站点,以前一单超时1-12分钟要扣三块钱,现在不用扣钱,骑手偶尔超时一两单也不会因为压力大而出现危险驾驶的情况。

小李还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拿过390块的等灯奖奖金。“我跑了六天,一个红灯都没有闯。平台推出这个奖我觉得也是为了骑手好,既有奖励,我们也不闯红灯,送得也安全、安心。”

“保障”之外,多样化的骑手福利也在不断提升骑手工作的幸福感。例如美团为骑手推出的工作餐,合作商户逾10万家,包括肯德基、必胜客、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头部品牌;而美团通过自建、社会共建以及与品牌商家合作等方式建设的5.2万个骑手驿站,能为骑手提供饮水、休憩、手机充电、微波炉热饭等生活服务。

“九块九就可以吃肯德基汉堡了。”小舒笑言,很多商家的骑手餐都有折扣,以前去吃饭,一些商家可能会嫌弃骑手,现在反而会主动给他们送个鸡蛋,或者加点粉。

为照顾骑手心理,美团也一直有配置专人对骑手进行心理疏导,还在近期为骑手开放了拉黑恶意顾客的功能,那些工作中偶尔遇到的委屈,也在更加人性化的运营中逐渐消解。

这个过渡工种正在转变为一个相对正规、有体系、有保障、有尊严的蓝领职业。而行业正在齐心织就的“安心网”,兜住的是数百万人的生计与梦想,也承载着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温度与责任。

对比刚成为骑手的时候,小舒也觉得社会整体对于骑手群体变得越来越友善。

“现在去到哪里也没有那种歧视的眼光了,感觉越来越正常了。”他说,“有一种一份正常的工作被大家接受了的感觉。”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孟依依

责编 陈雅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