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力促机器人产业加速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09日 01:15 0 admin

■贾丽

北京首钢园国内首家机器人商店“陶朱新造局”正式亮相,成都春熙路上“银河太空舱”迎宾机器人与观众热情互动,三十余台机器人组成的“智能巡检群”在荆楚大地的变电站默默值守……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中,“机器人总动员”成为了新看点。机器人不再仅是新奇展品,而是深入零售、文旅等多元消费场景,成为真正的服务提供者。

由此可见,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加速从技术突破迈向商业化应用。

笔者认为,面对这一机遇,各地应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让智能科技新引擎更加强劲有力,助力“新看点”加速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一,各地应鼓励“场景开放”与“技术攻坚”并重,破解应用瓶颈。当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逐渐从“展示性”向“功能性”转变。无论是上述机器人商店的运营,还是人形机器人的全自主服务,机器人已实际承担了商业服务职能,这验证了机器人技术在复杂真实环境下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各地应积极引导并创造条件,为机器人技术“找场景、拓市场”,支持企业探索机器人服务与商业运营、城市管理、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结合,开发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新场景、新服务。同时,相关政策与资源应聚焦于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环境自适应交互、群体协同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真实场景需求倒逼技术进步,逐步破解规模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其二,各方应深化技术融合,加速塑造产业生态。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精密制造、传感技术等多项前沿科技的集大成者,其价值不仅在于单体智能,更在于跨界融合。例如,“零售+机器人运维”“文旅+机器人导览”等新业态持续发展。

基于此,各方应进一步鼓励打破行业壁垒,推动机器人技术与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机器人+”的创新应用模式。通过技术融合与模式创新,不仅能极大提升消费体验和运营效率,更能重塑产业价值链。

其三,各地应引导资本布局真正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资本需着眼于机器人产业的长周期、全链条投资价值,除了硬件制造外,还应关注核心软件、算法、关键零部件以及后端服务运营等环节;支持构建涵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场景应用、人才培育的良性产业生态,避免一窝蜂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估值炒作,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笔者相信,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力量,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