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阿里健康与信达生物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诊后疾病管理、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供应链系统方面,基于GLP-1...
2025-08-13 0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各赛项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8月14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将展开26个赛项、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
众多人形机器人的竞技,让这场运动会充满看点。
机器人技术进入新竞技时代
其实,就全球范围而言,这不是第一个机器人运动会。早在2004年,RoboGames就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马特奥市举行了第一届赛事,至今已经有二十余年历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机器人爱好者和工程师参与,运动会上也屡有中国队伍夺冠。
而本次运动会的特色在于,这是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更聚焦于那些具有类人形态和具身智能的机器人,这是其和RoboGames最显著的区别。
RoboGames诞生的背景是传统机器人概念,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背后,则是近年来全球科技最大的风口之一,代表着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趋势。传统机器人更多依赖于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而当下的大部分人形机器人除了在外形与人类更“像”之外,其更大的特色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
它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也是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具备自主决策和自适应能力,不仅会处理信息,还能像生物一样通过身体与环境互动,将感知、行动与认知深度融合。总之,当前市场上的人形机器人,其实是个全新的机器人物种。
正因为当前人形机器人的灵魂是“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对参赛机器人选手的外形并没有太严格苛求。比如,场景赛比赛项目机器人的下肢就允许采用轮式。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人形机器人在科技上虽然极为前沿,但由于兴起时间尚短,大多还处于“初号机”阶段,其“行动力”可能连人类儿童都不如。而在比赛现场,观众也一定会捕捉到机器人选手各种“蠢萌”的镜头。
但这都不是问题,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举办本身就是一个重大进展:它不是科技展览或产品发布,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形机器人竞技大赛,参赛的机器人将面对多种复杂挑战,全面展示目前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水平和应用潜力。竞技本身就具有不可预测性,不管是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公司的参赛机器人,都要在赛场上接受真实环境的考验。
当然,这场运动会的举办,不仅标志着机器人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竞技时代,更预示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向现实生活迈出了新的步伐。
“走出实验室”的公开考试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机器人运动会的价值在于新奇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但其价值却远超现场的竞技本身。
竞技之外,这场赛事更像一个技术层面的盛宴,有望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乃至科技创新生态的重要风向标。也正因如此,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和全球顶尖的机器人科研机构和企业,形成了技术、人才、资本的高密度聚集,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全球媒体的大量目光。
于科研界和产业界而言,这场盛会其实向其提供了一个相互切磋竞技的真实环境。毕竟,没有运动会的话,在各自的实验室里,测试环境虽然控制严格,设计精密,却难以完全模拟现实世界的复杂与多变。真实场景则充满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极为考验机器人的适应性和自主决策能力。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还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真实场景模拟”和极限挑战平台。在这里,机器人必须展现传感器识别、运动控制、路径规划、电源管理、环境感知、任务分配、故障处理等多项能力。在比赛中,技术缺陷或设计漏洞往往会被迅速放大,成为下一步技术改进的切入口。
不仅如此,比赛考察的不是单台机器人的孤立性能,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成熟度。从算法训练的数据质量、硬件供应链的稳定性,到运营维护的响应速度,都是决定比赛成败的关键因素。这种生态层面的考验,使得机器人运动会成为衡量产业链健康度的重要标尺。
从另一个角度讲,运动会相当于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的第一场公开考试。只有在赛场上经历过层层锤炼、技术全面达标的机器人,才能真正进入家庭、医疗、工业、服务等多元社会场景,承担起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任务的重任。
机器人快速奔跑在跑道上。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机器人运动会的深层价值
机器人运动会的另一层深度价值在于,其还可以吸引公众与资本的目光,为其未来商业化和融资等搭建桥梁。
竞技赛场极具观赏性,这使得机器人运动会成为连接公众与前沿科技的桥梁。许多普通观众通过生动的竞赛,首次直观感受到了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潜力,激发了对科技的兴趣和信心。
赛事本身的社会影响力,也将为机器人产业吸引更多资本关注。通过赛事,投资者可以看到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市场潜力,这将成为未来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政府部门也更容易通过这种活动感知产业发展态势,从而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此外,运动会还成为激励青年才俊投身机器人科研的重要载体。赛事所形成的竞争氛围和荣誉体系,为科研团队和个人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平台,促进了人才的成长与积累。
机器人运动会对城市意义也颇为重要,本次运动会选择在北京举办,其背后是北京和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而北京则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高地,大量优质企业在北京都有研发和产业布局,北京完善的产业链生态也为赛事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
就此看,举办机器人运动会不仅是彰显北京科技实力的窗口,也是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风向标的战略举措。如果能够将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打造成品牌赛事,相当于北京增加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也有助于北京未来成为机器人产业的全球资源集聚高地。
竞技推动技术与产业进步
回顾历史,竞技一直都是技术与产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比如,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最著名时刻之一,就是2016年的围棋人机大战。再往前,则是“深蓝”计算机与加里·卡斯帕罗夫的国际象棋比赛。围棋人机大战之后,人工智能变得家喻户晓,并开始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
2004年,第一届自动驾驶汽车比赛——DARPA大挑战赛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举行。复杂路况下,这场比赛没有完赛者,但“这是从学术论文到走向实际应用的第一步转折点”。两年后,五辆无人车成功完成挑战,催生了后续更多企业的无人驾驶布局。
1999年,中国三大城市举办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让测试者完全依靠当时刚起步的互联网生活。测试暴露了支付、物流等关键瓶颈,推动了电商及在线支付的快速发展,成为互联网商业生态形成的重要历史节点。
在奥运会上,也有大量前沿技术通过赛场从实验室和小众市场走向大众消费市场。比如,卫星直播技术、合成纤维、高科技运动鞋、无人机表演等。这些都共同证明,竞技赛事能以真实挑战驱动技术快速迭代、检验产业成熟度、激发多方资源汇聚,从而推动一个领域的飞跃式发展。
竞技的本质,是不断挑战极限与突破自我。机器人运动会点燃的,不仅是赛场上的火焰,更是产业革新的烈焰。
或许多年以后,2025年的北京机器人运动会会成为一个记录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那时,今日在背后激发这场运动会的技术和产业浪潮,想必已经成功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撰稿 / 信海光(财经专栏作家)
编辑 / 马小龙 何睿
校对 / 王心
相关文章
8月13日,阿里健康与信达生物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诊后疾病管理、供应链、数字化营销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供应链系统方面,基于GLP-1...
2025-08-13 0
【科技志愿风采】科技志愿服务是中国科协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多年来,中国科协充分发挥开放型、枢纽型...
2025-08-13 0
备受全球科技界关注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持续至8月17日的科技盛宴,将成为展现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最高水...
2025-08-13 0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各赛项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8月14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2025-08-13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13 0
一个更智能的高德。“AI教母”李飞飞2024年的一场演讲,让空间智能的概念突破学术圈,进入大众视野。她在这场爆火的演讲中提到,“看见世界远远不够,有了...
2025-08-13 0
证券之星消息,灿瑞科技(688061 08月1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贵司的产品在电机,热管理,服务器电源...
2025-08-13 0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外媒曝光了影石全新一代迷你运动相机Insta360 Go Ultra的外观和配置信息。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仅3×3厘米的机...
2025-08-1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