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17日 22:05 0 admin

今年AI人才市场的景象,简直可以用“魔幻”来形容。脉脉最新发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揭示了一个充满矛盾的现象,从今年1月到7月,AI新岗位的发布量,跟去年同期一比,直接翻了超过10倍。


市场的热情瞬间被点燃,求职者的简历投递量更是飙升了11倍。这背后,是超过1000家企业拿出了真金白银,总共放出了7.2万个岗位。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在这片热土上,AI人才的平均在职时间竟然只有短短的2.02年,这比新经济领域整体的2.91年还要短上一大截。一边是企业疯狂招人,一边是人才快速流失,这种奇特的“引力与斥力”博弈,构成了今年AI人才市场的核心悖论。

企业用高工资寻求顶尖AI人才

企业用来吸引人才的核心武器,就是薪酬,而且这种薪酬攻势表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顶尖人才的“断层式”高薪,和面向年轻血液的“普惠式”高薪。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金字塔尖的定价权,几乎被头部人才和顶尖企业牢牢掌握。比如说,一个“AI科学家”或“负责人”级别的岗位,月薪轻轻松松就能超过13万。再看看那些头部大厂,微软给出的平均月薪高达90345元,阿里旗下的平头哥紧随其后,也有89760元,就连Wish都能开到85371元。


这种高薪并非只是顶层玩家的专属游戏。整个AI行业的薪酬基座都在被全面抬高。今年,AI岗位的总体平均月薪已经达到了61475元,比2024年的58921元又涨了4.33%。


AI专业应届生月薪过万

对于应届生来说,超过一半的AI岗位起步月薪就超过了5万元。其中,月薪在5万到8万区间的占了42.66%,超过8万的也足有14.68%。这意味着大约有七分之一的AI应届生,一出校门就能拿到百万年薪的入场券。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正是这种分层且普涨的薪酬结构,形成了强大的市场拉力,解释了为什么会有增长11倍的简历涌入这个赛道。这股“引力”,实在太强了。


但奇怪的是,如此强大的引力,似乎并没有换来人才的稳定。与之相对的,是一股源自人才自身的“斥力”,他们普遍表现出一种“短期主义”心态和被动的求职模式,这让整个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

人才开始掌握选择主动权

有高达62.99%的AI人才明确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换工作。他们平均2.02年的在职时长,深刻揭示了大家对雇主的忠诚度正在普遍降低。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如今的AI人才,早已不是那个需要海投简历的求职者了。数据显示,被动求职的方式占比高达58.57%,其中内部推荐占了24.31%,HR主动联系占了19.34%,猎头邀约也占了14.92%。相比之下,主动投递简历的比例反而只有37.57%。


这意味着,他们更多时候是在“被挑选”和“被邀请”中流动,而不是主动去寻找机会。人才已经掌握了选择的主动权。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企业从笼统“AI人才”向高精尖人才转变

在选择雇主的考量因素中,“薪酬福利”的得分高达5.21,几乎是断层式领先。而“个人成长空间”(得分3.20)和“技术领军人物”(得分2.37)虽然也被提及,但重要性显然差了一大截。这种极度务实的决策倾向,进一步解释了他们为何总在寻找下一个“更高价”的码头。


在这场引力与斥力的博弈中,企业间的竞争法则也在悄然改变。如果说过去是单纯的薪酬比拼,那么现在,战火已经蔓延到了对稀缺技能的精准争夺和雇主品牌的立体构建上。


企业的竞争焦点,已经从笼统的“AI人才”转向了那些精尖的算法岗位。比如,“搜索算法”岗位的供需比只有0.39,相当于每5个岗位在争夺2名人才,其稀缺程度可见一斑。而“大模型算法”则以94.16的招聘指数高居热招榜首,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AI竞争岗位扩展到非技术领域

与此同时,战火也烧到了非技术领域。产品、运营、设计这三大方向的非技术AI岗位,同比2024年增幅达到了惊人的7.74倍。这恰恰说明,AI的应用正在走向深化,需要更多元的人才来推动落地。


面对高流动的“斥力”市场,单纯的高薪“引力”显然已经不够了。我们看到,小红书和阿里巴巴在招聘指数上遥遥领先,是市场上最活跃的招聘方。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回看2025年的AI人才市场,其本质就是一场“引力”与“斥力”激烈博弈下的动态平衡。企业依靠高薪的强大“引力”吸引人才入场,但这只是第一步。


要想在这种高流动性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构建起更深层次的雇主品牌和发展平台,以此来对抗人才追求短期利益的“斥力”。未来谁能在这场矛盾的博弈中找到那个精妙的平衡点,谁就能在这场注定旷日持久的人才争夺战中,笑到最后。

AI市场热情被点燃,人才需求狂飙十倍,应届生也能够轻松月入过万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