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8日 22:45 1 admin

接管突袭,产能东移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今年9月底,荷兰政府突然出手,9月30日直接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理由是国家安全出了问题,还把中国籍的首席执行官张学政给停职了。这套操作用的是他们1952年就搁置的《商品供应法》,头一遭拿出来用,感觉像从冷战仓库里翻出的老古董。

安世本来是飞利浦分拆出来的,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全资买下,这些年产能大头都挪到中国东莞去了,那边工厂包揽了全球70%的封装测试儿。欧洲车企像大众、宝马、博世这些,全靠安世供功率半导体,一辆车里得塞进去几百颗这样的芯片,少了它生产线就得卡壳。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这事的前奏是美国在那边搅局。9月29日,华盛顿就把闻泰科技扔进实体清单,出口管制一拉,安世立马中枪,晶圆供应链眼瞅着要断。荷兰这边呢,受了美方压力,觉得不能坐视不管,就赶紧行动。

接管后,他们下令公司一年内别动资产、知识产权啥的,全球子公司都得老实待着。结果呢,中国商务部10月4日就回击了,出了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和分包商往荷兰总部运芯片。这下,东莞工厂的机器还转着,可货出不去,欧洲那边库存告急。德国汽车供应商首当其冲,博世已经开始琢磨缩短工时,怕芯片短缺拖累订单。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其实安世这公司本身技术不算顶尖,功率分立器件领域竞争挺猛的,每颗芯片也就比对手便宜几欧分,利润薄得像纸。荷兰人以为抓了总部,就能稳住局面,可他们忽略了实打实的产能在那儿。东莞那片产业集群,材料设备人才物流全齐活,成本低到欧洲建个类似工厂得砸几十亿欧元,还得等几年才能跑起来。

中国这边制造业的规模效应摆在那儿,一家厂就能扛全球大半供应,摊薄成本后那几分钱的优势,就成了不可逾越的坎儿。欧洲厂商想接盘?没门儿,低利润领域谁爱趟这浑水,回报周期长着呢。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风波一出,全球媒体炸锅了。荷兰官方说这是保护经济安全,防止技术外流,可中国商务部直言这是单方面干预市场,升级了危机。安世荷兰总部10月13日发声明,说没法担保中国工厂的交付质量,这话一出,客户慌了,沃尔沃、日产这些供应商赶紧囤货,空运备用件成本翻倍。

欧洲汽车业本就刚从疫情和俄乌冲突的供应链乱局里缓过来,这下又添新堵。德国那边,斯图加特和慕尼黑的工厂库存数据天天刷屏,高管们开会开到半夜,估算损失得上亿欧元。说白了,这接管看着强势,实际戳中了欧洲自己的痛点:离不开中国制造,却又想用政治牌硬来。

几分微利,生态天堑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德媒《世界报》10月31日的评论,戳中了要害,直说荷兰抢错了地方。文章里点明,安世芯片的独特性不强,每块也就比别人便宜几欧分,这点儿微利听着不起眼,可它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实力。

东莞工厂为核心的封测产业链,全球最全,从上游硅料到下游物流,全要素扎堆,协作成本压得死死的。规模经济更别提了,一家厂扛70%全球产能,固定成本一摊薄,欧洲新建的再牛也追不上这节奏。中国在自动化和人力间找的平衡点,灵活性高,总体费用低,换到欧洲生产,成本至少翻一倍。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这几分钱的差距,说到底是两个制造业生态的较量。中国产业集群效应牛在哪儿?周边几百家企业互补,人才流动快,创新迭代不卡壳。东莞那块儿,物流车队日夜跑,零延误交付成常态。欧洲呢?供应链跨国,协调起来费劲,时间成本高。

德媒采访的那些车企高管,话里话外透着无奈:安世利润太薄,欧洲厂商压根儿不感兴趣,接管后发现,抓了空壳子,丢了真金。荷兰的政治秀,换来的是自家汽车业的真危机,博世这样的巨头都得减工时,生产线闲置,市场份额眼瞅着溜走。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文章还避重就轻地绕了弯,没深挖这几分钱背后的含义。其实它就是中国竞争力的缩影,集聚效应拉动效率,规模红利压低门槛。安世之所以有“垄断”位子,全靠中国供应链撑腰,不是技术壁垒。

欧洲想脱钩保安全?难,成本竞争力没了,重建生态得砸钱砸时间,数十亿欧元起步,几年起步。德媒这调调,像是旧时代在哀叹新时代的来势,中国从制造中心往规则制定者转,欧洲的焦虑藏不住。​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反制精准,前景渐明

争端拖到现在,中国商务部的应对稳扎稳打。10月4日的出口管制一出,安世中国就独立运营,还推人民币结算,这不光是商业招,更是金融话语权的较量,对美元欧元霸权来了一记软刀子。

11月初,他们找齐新晶圆供应商,产能回血到每月60亿颗,全球供应链稳住。商务部对部分产品豁免出口,既亮肌肉,又留合作空间,这收放自如的劲头,显出中国在产业链里的主动权。欧洲车企的焦虑呢?生产线短缺风险大,继续硬扛就得长期缺货,回头谈又得适应中国规则,低头认栽。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安世荷兰总部这头,日子不好过。10月13日声明一发,客户电话打爆,沃尔沃日产的供应商成本飙升,空运备用件成了常态。11月6日,他们又说停了向中国供晶圆,因为付款问题,这下子争端升级,东莞工厂转向国内资源,拉通替代渠道。

德媒后续报道,欧洲重建产能至少得几年,百亿欧元砸进去,市场格局早变天了。中国企业如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抓住窗口,逐步填坑,虽然全面替上还得时日,但方向定了。

德媒:安世半导体才值几分钱?欧洲没抢对地方,真正值钱的是中国​

这风波加速了中国半导体自主化进程,从制造到创新到规则制定,一条龙走起。东莞的沃土,市场庞大稳定,需求场景多,为技术迭代提供试验场。

欧洲沉在技术优越的旧梦里,中国用产业链和组织力,重新划了全球制造业的线。安世困局对欧洲几乎无解,对抗酿危机,谈判得让步。更深的影响,是供应链韧性大考,中国证明了自己不光会造,还会领跑。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