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低轨卫星行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商用的重要转折,企业竞争重点围绕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与关键技术突破展开,未来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
2025-11-10 0
这份报告一出来,就在业内炸了锅。韩国科学技术评价与规划研究院,也就是KISTEP,2025年2月23日扔出个重磅东西,直指中国在半导体基础能力上全面碾压韩国,全球排第二,只比美国差一截。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去年对39位韩国专家的问卷调查得出的。
以前2022年那会儿,韩国还在存储芯片和先进封装上稳坐老二,现在呢?除了封装技术平分秋色,其他领域全线落后。说白了,这反映出中国这些年砸钱搞研发的成果开始见效了,而韩国企业虽有积累,但追赶速度跟不上趟。
KISTEP这份报告叫《三大游戏改变者领域技术水平深度分析》,核心是评估半导体技术的生命周期,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全链条过一遍。
调查对象是那些2022年就参与过类似评估的39位韩国半导体专家,他们对2024年底的技术水平打分,以全球顶尖水平100%为基准。结果显示,中国在高集成度、低阻抗电阻式存储器技术上得分94.1%,韩国只有90.9%。这块儿以前是韩国的强项,现在也被超了。
接着看高性能低功耗AI半导体,中国88.3%,韩国84.1%,差距拉开。功率半导体更悬殊,中国79.8%对韩国的67.5%,这意味着中国在电动车和新能源设备上的芯片供应更有底气。
新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中国83.9%,韩国81.3%,就差那么点,但积累起来就是趋势。唯一没被超的,是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两国都74.2%。韩国不是全盘皆输,但基础能力弱了,后面环节就难发力。
相比2022年的评估,那时韩国在存储和封装上还紧跟美国,现在直接滑到第三。专家们在问卷里强调,韩国在工艺开发和量产环节还有优势,但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和设计这些上游部分,全落后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从2014年就把半导体定为国家战略产业,大手笔投资,政策倾斜,搞出了“举国体制”的劲头。韩国呢?企业如三星和SK海力士靠市场驱动,研发虽猛,但人力和资金分散,难敌对手的集中火力。
说起半导体,韩国人最自豪的莫过于存储芯片,三星和SK海力士在DRAM和NAND上称霸多年,全球市占率超七成。可这份报告直戳要害,高密度电阻存储技术,中国94.1%对韩国90.9%,这不光是分数问题,还意味着中国在新兴内存架构上领先。
电阻式存储器是未来存储的潜力股,结合AI和大数据,能实现更高密度和更低功耗。中国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这些企业,靠国家基金支持,快速迭代,从28nm跳到更先进节点。韩国虽有HBM高带宽内存的王牌,但基础材料和设计创新跟不上,产能虽大,技术前沿性不足。
转到AI芯片,这块儿更刺激。中国得分88.3%,韩国84.1%,差距虽小,但AI是当下热点,落后一步就等于丢掉万亿市场。华为海思的昇腾系列,结合国产EDA工具,已在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上发力。中芯国际的晶圆代工虽受限,但设计端如寒武纪和地平线,专利申请量全球前茅。
韩国三星的Exynos处理器不错,但AI专用芯片如NPU优化,还没形成生态闭环。报告里专家提到,中国在算法和架构融合上更灵活,韩国则卡在软件生态的瓶颈。想想看,全球AI浪潮下,谁先抢占算力高地,谁就赢。
功率半导体是另一个痛点,中国79.8%甩韩国67.5%一条街。这领域关乎电动车、5G基站和可再生能源,需求爆棚。中国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背后的芯片自给率高,士兰微和华润上华在IGBT和MOSFET上批量出货。韩国虽有现代汽车的配套,但功率器件研发滞后,依赖进口。
报告分析,中国通过“十四五”规划,投了上万亿资金建晶圆厂和材料基地,韩国企业虽有政府补贴,但规模小,效率低。新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中国83.9%微超韩国81.3%,这涉及图像传感器和MEMS,应用在手机和汽车上。中国歌尔股份和欧菲光,供应链完整,韩国三星显示虽强,但传感集成度不如。
先进封装是韩国最后的堡垒,两国平手74.2%,但商业化上韩国落后美国。韩国在Fan-out和3D堆叠上有积累,三星的X-Cube技术不错,但中国已跟进,华为和中芯的CoWoS类似封装已小规模量产。
总体看,韩国从存储霸主滑向中游,原因在于投资回报周期长,企业不愿冒险。中国则逆向而行,宁可烧钱也要抢先机。这波变化,不是一夜之间,而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
报告一出,韩国半导体圈子乱了套。三星和SK海力士股价短期波动,政府紧急开会讨论对策。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将加大研发预算,目标是重夺第二。但现实骨感,韩国半导体出口去年已现疲态,依赖中国市场七成以上,一旦地缘摩擦升级,后果不堪设想。
企业层面,三星推进2nm工艺,SK海力士扩HBM产能,但这些是下游优化,上游基础弱,难敌中国全链条突围。韩国专家在报告附录里直言,需加强产学研合作,吸引海外人才,不然差距会越拉越大。
中国为什么能超车?根子在战略定力。从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起步,到“中国制造2025”,再到“十四五”规划,半导体始终是重中之重。
投资规模惊人,2024年国家大基金三期落地千亿,扶持中芯、华虹等代工厂。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2023年超10万件,覆盖从设计到封装全流程。企业如华为虽遇制裁,但转内销,昇腾生态覆盖云边端。
长江存储的Xtacking架构,在NAND上已追平三星。政府不光给钱,还建生态,深圳和上海的芯片谷,聚集上千家中小企业,形成集群效应。相比韩国,中国市场大,内需拉动研发,出口管制反而逼出自主创新。
当然,中国也有短板,高端光刻机仍靠ASML,EUV技术落后。但报告强调,基础能力已超,意味着从材料到算法的积累到位。
全球看,美国芯片法案砸520亿,稳固领先,但中国第二位已成定局。韩国夹在中间,需找准定位,或许专注高端定制,而不是硬拼量。未来几年,半导体大战会更激烈,中国若破7nm壁垒,韩国压力山大。
这份KISTEP报告不光是韩中对比,还折射全球半导体格局。美国稳居第一,但中国第二的崛起,让供应链多元化成共识。美欧日韩的出口管制,本想卡脖子,结果中国自力更生,遗留节点如28nm产能全球第一。
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自给率或达70%,韩国若不调整,市占率恐降至20%以下。韩国企业已行动,三星联手台积电建厂,SK海力士投资美国,但这些是权宜之计,核心还是补基础课。
中国的前路亮堂,靠持续投入和市场驱动。2025年上半年,中芯国际7nm良率超80%,华为Mate系列用上自研芯片。产业链完整,从硅片到测试,全覆盖。
韩国需反思,过度依赖财阀模式,创新活力不足。政府可学中国,建专项基金,鼓励中小企业。全球角度,这波变化利好消费者,芯片价格或稳中降,但地缘风险高,美中博弈下,韩国成棋子。
展望未来,半导体是科技皇冠上的明珠,谁掌握谁定调AI和6G。中国超韩国,是水到渠成,韩国若借报告醒脑,或许还能逆转。总之,这行业没永远的王者,只有不停迭代的玩家。韩国和中国,都得加把劲儿,全球用户等着好产品呢。
相关文章
中商情报网讯:低轨卫星行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商用的重要转折,企业竞争重点围绕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与关键技术突破展开,未来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
2025-11-10 0
医疗健康领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其信息化进程正进入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近日深信服与深耕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专业服务商佐医佑康,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
2025-11-10 0
这份报告一出来,就在业内炸了锅。韩国科学技术评价与规划研究院,也就是KISTEP,2025年2月23日扔出个重磅东西,直指中国在半导体基础能力上全面碾...
2025-11-10 0
11月5号一场顶级闭门会,上演了现实版“无间道”。AI界顶流教主黄仁勋,在汇聚台积电、高通、鸿海等12位半导体巨头的秘密场合畅所欲言。现场要求绝对保密...
2025-11-10 0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1-10 8
扬子晚报网11月6日讯 (通讯员 袁开建 王晓荣 记者 王国柱) 大大箱体中,一杆横梁缓缓移动,在平台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细沙,紧接着机械臂在左右来回周期...
2025-11-10 0
“出拳、隔挡,精彩!”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内,阵阵喝彩不为人类选手,而是献给擂台上两个激斗正酣的机器人。它们的勾拳与回旋踢,...
2025-11-10 0
当中国一边恢复芯片出口稳住大局,一边坚决拒绝在核心权益上让步时,荷兰却仍想“白拿好处不认错”,这背后究竟是谁在误判形势?小汉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次...
2025-11-1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