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鹏汽车在其科技日发布了全新一代的IRON人形机器人,这款有相当程度仿生设计的机器人,因为在行走过程中呈现出“猫步”、“高低肩”等人类的行走特性...
2025-11-11 0
上周,小鹏汽车在其科技日发布了全新一代的IRON人形机器人,这款有相当程度仿生设计的机器人,因为在行走过程中呈现出“猫步”、“高低肩”等人类的行走特性表现,被不少观众质疑是“在里面藏了个真人”,直到次日何小鹏通过一镜到底视频和当场拆解的方式来证实其技术的真实性。
从年初春晚上的“宇树机器人热舞”,到年中几大领头厂商纷纷宣布获得大额订单、实现商业落地,再到如今小鹏机器人这个击碎质疑的“完美亮相”,人形机器人可以说成了今年国内科技界最亮眼也最让市场兴奋的领域赛道。
看起来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让二姐的同事不由得遐想,什么时候拥有一台以前只会出现在科幻场景里的人形机器人作为自己的生活“管家”。
可仔细一看,这些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场景,要么是工业场景,要么是公共范围下的服务场景,好像离真正到家的“上门服务”,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宽,可能会有些意外地发现,也许有一类机器人,会更早的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普通人和机器人打交道的“最初体验”。
“陪伴”可能是机器人“进家”的“第一落脚点”
AI大模型技术的进步,无疑是近几年里机器人产业技术快速进展的基础,而且这种过程正在通过持续的数据训练而提速。
但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具身智能AI模型在本质上尚未达到一个足以视为阶段性突破的临界点,可以说还不能做到完全自主;搭载其的机器人产品只能在相对标准化的流程下运作。
另一方面,和许多已经逐步落地的工业场景相比,家庭环境既没有足够的数据、也没有固定的规则可以供机器人的“大脑”进行数据学习;结构化无从谈起,涉及到具体“人”的因素和需求的千差万别,所以现在让人形机器人面对消费者的具体场景,难免会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
也许,先挑选一个具有明确需求场景、能发挥现有机器人多模态交互等优势的领域切入,是机器人产业能在消费者私人场景中登堂入室的落脚点。
在这种背景下,“陪伴”成为了许多机器人厂商在产品设计时切入的功能初始点。
“情绪消费”在商业上的可行性已经被近年来一轮轮的消费浪潮所验证。从即时消费的满足快感,到不会说话的潮玩手办,都在说明着现代人有多愿意为了平抚打工时攒下的“牛马怨气”而慷慨解囊。
与此同时,AI抚慰人心的能力正在获得年轻人们的认可。
年初Deepseek上线不久,社交媒体上就开始出现不少其吐出的“治愈金句”。更有人戏称,在网络文本多少会被“污染”的当下,很多问题让AI给个具体的答案还有些不太放心,但用来安慰人,则刚刚好。
既然需求明确,把机器人搭载上AI,在硬件本体上再做些取舍,造型上多往能触发消费者治愈感的“萌系”上靠靠,一台能被市场接纳的陪伴机器人不就出现了吗?
反过来,具有陪伴这种功能属性,让这类机器人在未来存在向其他人群扩展,实现产品使用场景的扩张具备了很好的基础。
相关机构的报告数据正说明着这块市场的巨大潜力:去年全球AI智能陪伴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还处在不到15亿的“低位”,但未来六年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80%,到203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400亿元大关。
对于智能硬件、AI这些科技产品耳濡目染已经习以为常的年轻世代,恰好也被认为是“心灵孤独”的一代,具备消费力的他们能够给这个市场的上升提供持续助力。
另一大消费群体则是孩童群体,除了陪伴之外,寓教于乐的功能效果是他们的父母选购相关产品时候最大的决定因素。
更长远来看,还有社会日益老龄化的问题、看护人员数量存在缺口等现实,也让智能陪护机器人在未来实现“全年龄段”渗透具有不小的可能性。
早在五年前,日剧《钱断情始》里,就出现过一台Lovot机器人,豆瓣上至今还留着当时围绕这款机器人的火热讨论。只不过,当时该款产品高达3万人民币的售价,加上对其在国内后续维保等方面的顾虑,让绝大部分国内的用户只能望而却步、过过眼瘾罢了。
(豆瓣上关于Lovot机器人的讨论)
但如今,技术上的持续进步,让这类陪伴机器人的价格逐步下探,终于进入了国内消费者能够消费的范围。商业落地的前景也随之变得更为明晰。
在8月份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就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家庭场景中使用机器人的用户,“主要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已婚家庭”,许多买来陪伴孩子的机器人被家长们视为教育投资的一部分。而且用户通过电商渠道的3C板块选购这类机器人的习惯,也开始随着扫地机器人等其他品种的机器人进入家庭的过程被逐步培养起来。
二姐借着眼下双十一档期的机会,观察了几款陪伴机器人在主要电商平台上的销售状况:
比如优必选这个“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企业,在今年6月推出了名为“萌UU”的陪伴机器人系列,定位是AI养成潮玩,并具有6款盲盒性格。
与之对应的是珞博智能旗下的芙崽Fuzozo,同样主打一个智能AI情感陪伴,用户可以通过对话、触摸等交互方式来与之互动,还结合了国人熟悉的五行说法,来彰显其五种不同“性格”的差异。
这两款价格和功能都相近的同类产品近期在淘宝的销量都已经突破了2000多只/台,可以说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再比如前段时间,曾因旗下机器人在4月份机器人马拉松上获得亚军而备受关注的松延动力,他们也推出了名为“小布米”(Bumi)的具身机器人,功能主打教育和家庭娱乐,价格向下突破至万元以内。该款发布后一小时卖出了100多台,两天内该批500台就已经销售一空了。
以至于人们纷纷惊呼,00后“开始用AI养娃”了。
陪伴机器人的市场引爆还需要什么 未来会如何
市场的上升走向毋庸置疑,但它的进一步爆发,还需要什么因素?
除了基础的技术进步外,也许智能陪伴机器人,首先还是缺一个“明星事件”。
机器人展会、竞赛等固然都是各家机器人品牌展示自身产品性能的机会,但说到底还是属于业内范畴,媒体的报道就算产生某些外溢和涟漪,但在真正要打动的C端用户侧还是不够的。
就像宇树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来了一段“二人转”引爆广泛受众对产品存在感的认知,陪伴机器人也许需要在某些更泛化的公众事件里担当一定的角色让更多人认识自己,或者至少像上文提到过的,类似于Lovot当年在某部影视剧里扮演某些戏份,让用户心里产生“原来这机器人可以做到这些事情”的认知,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实现某种“破圈”效应。
其次,产品本身,是否还会有更精细的区别和“升级”?
增长的市场蛋糕也意味着迟早会有更多玩家涌入,对于现有的产品来说,除了持续迭代,可能还需要在许多细节的切入上做更细致的考虑和区分,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比如,一款强调寓教于乐的陪伴机器人,它的设计、材质,会决定了用户心中该产品所呈现的治愈感和科技感两者的比重;而机器人所满足的具体场景,哪些是因为父母时空上的暂时缺位产生的、哪些是因为父母无法提供而产生的?包括究竟是否要与已成型IP做绑定,以及也许更为关键的----如何在作为使用者的孩童需求和作为消费拍板者的父母需求之间形成平衡与选择,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长期以来,机器人赛道有其自身的逻辑,技术能力和制造基础是框定其产品功能所处生态位置的大前提。在不违背这一前提的背景下,是否有机会向其他领域的产品“取取经”?
社交游戏往往有种击中人心的底层逻辑,而一些主打情感陪伴的机器人,可以考虑从以往火爆过的社交游戏等案例中去借鉴一些玩法,来形成一定的产品差异化。
比如上文提及过的萌UU等陪伴机器人,具有类似于以前“旅行青蛙”这一游戏中的功能,能模拟青蛙“出门旅行”并寄回明信片。
AI的持续进化已经让陪伴机器人进入人们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了,更智能的“大脑”让这些机器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思维和能力,二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真的能拥有一个更懂、更“及时”的“机器朋友”。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相关文章
上周,小鹏汽车在其科技日发布了全新一代的IRON人形机器人,这款有相当程度仿生设计的机器人,因为在行走过程中呈现出“猫步”、“高低肩”等人类的行走特性...
2025-11-11 0
咱们头条上是有很多OPPO和一加用户的,那么这两天最关心的就是手机系统升级了,因为按照OPPO11月的升级计划,11月10日、11日都会大量机型能够升...
2025-11-11 0
从全球首个电梯安装机器人Schindler R.I.S.E到包含自然韵律、同色系、数字空间等不同系列的电梯轿厢内饰装潢。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中国国际...
2025-11-11 0
当年的美国:中国人不得进入国际空间站,他们会偷我们的技术。现在的美国:中国的月壤应该分我点,另外点一份烤鸡翅外卖,能不能送到国际空间站?在线等很急!不...
2025-11-11 0
【CNMO科技消息】随着国内各大厂商高端旗舰机型发布完毕,接下来的国内中端手机市场的竞争火药味渐浓。OPPO Reno 14系列、荣耀400系列与vi...
2025-11-11 0
近日铜仁德江机场启动为期两天的校飞工作本次校飞聚焦核心保障能力重点对VHF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仪表着陆系统等五大关键设备开展投产校验校验团队将依据检测结...
2025-11-11 0
现在人们打棋牌麻将谁不想赢?手机微乐麻将必赢神器但是手机棋牌麻将是这么好赢的吗?在手机上打棋牌麻将想赢,不仅需要运气,也需要技巧。掌握的棋牌麻将技巧就...
2025-11-11 8
旅游跟团好,还是自己去? 1、费用方面:在北京跟团游通常会包含行程中的景点大门票、团队用餐、酒店住宿、导游服务。自助游通常是指机票加酒店或者单订酒店,...
2025-11-11 2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