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存储芯片超级周期将至,这三家龙头引领国产化浪潮

AI科技 2025年11月10日 05:01 0 admin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涨价浪潮,背后是AI大模型、算力中心与智能终端对存储需求的空前爆发。

DRAM合约价同比飙升逾170%,部分内存条现货价格一个月内翻倍;HBM4供应价格较上一代HBM3E上涨超过50%;美光科技股价创下历史新高,西部数据、希捷科技等存储芯片概念股单日涨幅超5%-11%。

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市场表现,标志着存储芯片行业正进入一个罕见的“超级周期”。

与以往周期性涨价不同,本轮涨势呈现“需求激增+供给收缩”的双重结构性特征,天风证券在研究报告中将其定义为“超级周期”的启动。


01 行业新周期:供需失衡推动涨价浪潮

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转变。在AI大模型训练与数据中心建设的强劲驱动下,高带宽内存与高性能存储芯片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集邦咨询最新数据,2025年第四季度Conventional DRAM价格预估涨幅已从原先的8%-13%上调至18%-23%,且很有可能再度上调。

供需失衡是本轮涨价潮的核心推手。需求端,AI服务器对存储容量与性能的要求大幅提升。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指出,单台AI服务器所需DRAM约为普通服务器的8倍。OpenAI等大模型厂商的巨额晶圆订单几乎占据全球DRAM产能的一半。

供给端,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国际巨头纷纷将产能向HBM与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倾斜,导致DDR4等传统产品供应进一步收缩。

02 三巨头引领:A股龙头各显神通

在存储芯片国产化浪潮中,三家A股龙头企业凭借独特竞争优势,正成为本轮超级周期的最大受益者。

兆易创新:NOR Flash龙头加速成长

作为国内存储设计龙头,兆易创新在NOR Flash市场的全球市占率约20%,连续两年排名第二。公司正积极拓展高端产品线,提升在汽车电子与AIoT领域的竞争力。

2025年第三季度,兆易创新营业收入达26.81亿元,同比增长31.4%;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大增61.13%。

其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中小容量NOR Flash涨价带动整体毛利率修复,以及企业级SSD订单同比增长300%

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全球领先

澜起科技是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领导者,主导DDR4/DDR5接口芯片标准制定,2024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公司的DDR5 RCD芯片全球市占率已超过45%

2025年上半年,澜起科技业绩表现亮眼,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大增95.41%。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HBM3存储控制器已通过美光、SK海力士验证并小批量供货,切入最具成长性的HBM赛道。

江波龙:存储模组龙头扭亏为盈

江波龙作为全球领先的独立存储器厂商,聚焦嵌入式存储、SSD、移动存储及内存条四大产品线,通过FORESEE和Lexar双品牌覆盖行业级与消费级市场。

2025年第三季度,江波龙实现营收65.39亿元,同比增长54.6%;净利润为6.98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95%,在存储模组领域龙头地位稳固。

03 产业链机遇:从上游材料到设备封装

存储芯片产业链各环节均呈现增长态势,从上游材料、设备到中游封装测试,投资机遇多元且层次丰富。

上游材料企业迎来量价齐升。江丰电子的靶材、鼎龙股份的CMP抛光垫、安集科技的抛光液等关键材料,都直接受益于存储芯片产能提升。

设备供应商获得新增订单。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设备企业,受益于存储芯片产线的扩产和升级需求。

中微公司的刻蚀设备国产设备覆盖率已超50%,成本低于国际竞争对手40%。

封装测试环节技术突破显著。深科技作为国内存储封测领域的隐形冠军,是唯一具备DRAM/Flash全流程封测能力的企业。

其HBM3封装样品已通过英伟达验证,良率高达98.2%。通富微电在HBM封测领域技术领先,为AMD MI300系列AI芯片提供封测服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3.9%。

04 国产化机遇: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在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存储芯片企业正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国内存储龙头,不仅受益于价格回升,更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

长鑫存储已宣布量产LPDDR5X产品,最高速率达10667Mbps,达到国际主流水平,较上一代LPDDR5性能提升66%,功耗降低30%。

政策层面,国家大基金二期重点投向先进制程及存储领域,推动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企业扩大产能。

资本市场亦给出积极回应,科创芯片ETF近2年净值上涨101.46%,自成立以来最长连涨涨幅为74.17%。

截至10月31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中芯国际、中微公司等,合计占比60.55%,折射出市场对技术领先企业的高度认可。

05 风险与挑战:光鲜背后的隐忧

存储芯片行业高景气度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挑战。

行业竞争正日趋激烈。国际头部厂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如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则在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浪潮下加速追赶。

技术迭代风险持续存在。存储芯片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快,企业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兆易创新研发投入5.68亿元,复旦微电研发投入5.09亿元。

高昂的研发投入为企业带来巨大经营压力。

地缘政治因素同样构成潜在威胁。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对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此外,存储芯片行业固有的周期性波动风险依然存在。目前尽管市场处于上升通道,但未来仍可能面临供需关系再平衡带来的价格调整压力。

06 投资策略:把握超级周期中的确定性

面对存储芯片行业的超级周期,投资者应如何布局?综合多家机构观点,可关注三大投资主线。

聚焦市场地位稳固的龙头公司。华西证券表示,多家厂商上调价格,未来涨价热潮或进一步加剧。在行业高景气度下,龙头公司拥有更强的定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关注技术突破与国产化替代。外部压力正转化为内部创新动力,推动中国在关键科技领域走向自主可控与产业升级。

在HBM、企业级SSD、内存接口芯片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实现突破的企业,更具长期成长潜力。

把握产业链细分机遇。平安证券建议关注江波龙、兆易创新、澜起科技、德明利、香农芯创、佰维存储、开普云等企业。

这些公司在存储芯片产业链各环节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有望在本轮涨价潮中受益。


随着AI应用场景从云端向终端扩展,从大模型训练到边缘计算,存储芯片的需求增长曲线将更加陡峭。国泰海通证券分析,AI向终端侧延伸,下半年各大厂商集中推出手机、PC、AI眼镜等智能终端新品,进一步刺激了对大容量、高性能存储的需求。

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存储芯片超级周期或许刚刚开始。而中国存储芯片企业,正凭借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与政策支持,在这场全球竞争中抢占更核心的位置。

存储芯片超级周期将至,这三家龙头引领国产化浪潮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