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宁阳工业数字化含量再提升,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天工人巧日争新

排行榜 2025年11月09日 02:47 2 admin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今天的宁阳,从低空飞行器到工业智能体,从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到政策赋能构建产业新生态……科技创新引擎日趋强劲,关键技术突破高潮迭起,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硬核化工“首位产业”成标杆

湿地公园美景如画,河水安静流淌;园区线路管廊纵横,资源要素相互贯通、高效配置;“5G+AI+园区”模式,搭建起严密的环境保护信息网,建成集安全、环保、应急为一体的综合智慧监管平台……在宁阳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共享、技术协同创新、市场联合开拓、绿色环境共建,颠覆了大家对化工园区的刻板印象。

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关乎各行各业的发展。加强延链补链,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瞄准新兴赛道,推动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产业耦合发展……时下,高端化工作为宁阳县的“首位产业”,这一“聚链成群”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省标杆。

“进入园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银色管道就像一条条‘工业血脉’,将晋煤明升达化工的合成氨输送给华阳迪尔生产硝酸,又将硝酸‘接力’输往圣奥化工转化为硝基苯,最终成为橡胶助剂的原料……”宁阳化工产业园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凯向记者介绍,园区通过建立综合管廊、气体供应中心、集中供热、物流中心等集成化的公共辅助基础设施,打造以气化岛、动力岛、环保岛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支撑园区一体化建设,同时鼓励企业间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合作,把上游的废料变成下游的原料,把分散的能耗变成共享的动能。

数据统计,由宁阳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投资1.95亿元建成了7000余米的公用管廊,能同时输送13种化工原材料,推动园区内企业互联互通、互为上下游,真正实现耦合共生和降本增效,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上亿元。“过去一墙之隔的邻居还要用卡车运输,如今打开阀门就能‘串门’。”山东晋煤明升达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吴海玖感叹道,公共管廊串联起园区内所有用料企业,代替了传统的污水管道和危化品灌装车运输。

如今,宁阳化工产业园“集采、集产、集智”的新协同发展模式焕发强劲动能,形成了以合成氨、氢能、氯碱、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6条高端化工产业链,吡啶、氢氧化钾、含磷阻燃剂等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明升达高分子材料产业园、亚荣新材料产业园、恒信氢能产业园等七大特色园中园成为全省特色产业集群、首批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数字经济园区。2024年,宁阳化工产业园入选全省“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园内37家企业营收148.5亿元。园区还策划储备了总投资130亿元的32个产业链项目,力争在“十五五”末建成千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

数智化应用更加普及

“智变”省出真金白银

这是一个被“数字”改变的时代。当数字孪生技术为车间装上“虚拟分身”,越来越多企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山东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生产控制中心,数据实时跳动的大屏映入眼帘,正在高速运转的是企业自主研发的AI配煤系统。“别小看这些数字,它们每年能为企业节省1000万元。”山东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金浩说,过去配煤全凭经验,质量稳定与成本控制难以兼得。企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配煤模型,能从数十种煤炭参数中筛选最优配比,实现降本增效。

生产车间里,焦炉地下室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是“老职工”,每半小时巡检1次,异常明火、异常烟雾、人员脱岗睡岗、劳保着装不规范、违规闯入受限区域、人员数量超限等异常状态都逃脱不了它的眼睛。“机器人巡检,正是通过AI推理平台的集成高性能GPU算力模块,对前端机器人采集的图像、数据等进行智能分析识别,推断出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金浩说,化工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机器人的加入有效降低了人工巡检的安全风险,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和巡检的准确性。

山东恒信高科能源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数据利用率提升30%,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18%,年综合效益显著增加。

宝胜(山东)电缆有限公司的“数智”车间由电脑控制的叉车按照预定路线将线缆入库。“智能叉车只需40秒就能从任意位置取货,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宝胜(山东)电缆有限公司设备部经理赵腾飞说。

现实与虚拟工厂的双向交互映射,在这里实现了生产与管理的最优化。该企业从接单到出单,全过程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管理,客户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订单产品的各项指标和进度情况。“整个智能工厂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毫秒级精确定位、40秒快速供料的连续加工,真正实现了‘无人工厂’。”赵腾飞说。

在辰信基础零部件产业园,企业与中信云网、浪潮工业合作建设产业大脑、云联钢球等产业共享平台,带动钢球特色产业整体转型。“仓储物流智能调度平台预计可降低人工成本20%、能耗成本10%,准时交货率可提升15%。”数字化转型项目负责人李自兵向记者介绍了宁阳县钢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成绩单”。

数智时代,传统制造业迎来全新发展空间。面对机遇,宁阳县出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宁阳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具体举措,采用“揭榜挂帅”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累计兑现2600余万元专项资金,带动近4倍的企业配套投入,政企协同加速“数智”升级。

创新动能更加澎湃

产业宁阳项目为王

高端装备制造是国家工业实力与地方经济的硬核标志,宁阳制造的一次次跃升背后,有坚守实业的汗水,也有不断创新的智慧。

从2013年立项,到2016年产品测试,再到2018年实现锻造活塞量产。位于宁阳县的山东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历经3000多次材料实验和上万小时工况模拟的沉淀,最终打破“成型”这关键一环,逐步实现年生产各类活塞及配套件7000万至8000万套。最近,山东振挺精工活塞有限公司再次突破技术壁垒,将产品抗拉强度提升30%,重量减轻15%;研发出了适用于无人机的空用活塞,新工艺填补了国内锻造工艺上的空白,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从生产薄壁精密高频焊管到涡轮增压器,再到给国产“刀片电池”定制“刀鞘’,科技创新一直是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发展的主线。眼下,在领跑电池壳市场几年后,新合源组建了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唯一的电芯壳体生产基地……

企业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推动宁阳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今年上半年,宁阳县实现生产总值187.7亿元、同比增长6.1%,纳入重点监测的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4项指标增幅在全市实现“保三争一”,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税收贡献占比提升至47.7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企业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宁阳县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深入实施“1510”骨干企业培植工程,集中优势资源扶优培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500余项服务场景实现了智能服务,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3%;瞄准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方向,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支持企业争创专精特新、绿色工厂等创新型企业。今年以来,宁阳县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振挺精工成为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宁阳县深化与齐鲁工大、青岛科大等高校的战略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桑梓英才回归和青年人才集聚“千万”计划,吸引8000多名青年人才来宁阳就业创业。

工业齿轮徐徐转动,时代飞轮加速向前。宁阳县锚定新型工业化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两只手作用,推动产业由小到大、攀高向优,让“宁阳制造”这张名片愈发闪亮。

【泰安日报社·中华泰山网记者 徐文莉 审核 陈茂荣】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