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韩国芯片出口猛增超五成,三星乐开怀,中国存储芯片占比跌穿4%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14日 08:44 1 admin

说起韩国芯片出口这事儿,今年2025年真是风头正劲,数据一出就让人眼前一亮。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产业通商资源部联合公布的贸易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半导体出口总额高达11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出173亿美元,涨幅16.9%。这还不算完,单看10月份的初步数据,出口又创下新高,半导体部分拉动整体出口额到582亿美元左右。

要知道,韩国整个出口结构里,半导体占比接近20%,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为什么这么猛?主要因为全球AI热潮和数据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大家对高性能内存芯片需求爆棚。韩国企业抓住了这个机会,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和中国,美国占25%,中国占18%。半导体里头,存储类产品贡献最大,占到六成以上。从去年底开始,全球内存价格回暖,韩国厂商顺势减产低端,转向高端HBM和DDR5这些热门货,价格一涨再涨,直接推高了出口值。

预计全年半导体出口能破1650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这波增长不光是大企业受益,中型公司出口也涨了7%,达到323亿美元的新高。不过,小企业就没这么幸运了,出口下滑明显,显示出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前十大公司占了出口的40%,前百大占67.6%。这也提醒韩国政府,得想想怎么帮中小企业分杯羹,不然经济太依赖巨头了。

韩国芯片出口猛增超五成,三星乐开怀,中国存储芯片占比跌穿4%

三星电子作为韩国芯片老大,这回赚得盆满钵满。看看他们第三季度财报,收入直接飙到861万亿韩元,环比涨15.4%,同比也上去了9%。经营利润122万亿韩元,同比猛增160%,远超分析师预期。内存业务是最大功臣,季度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主要靠HBM3E销售扩张,还有对服务器和AI芯片的需求响应。芯片部门从去年同期亏损转为盈利70万亿韩元,涨幅80%。三星高管在财报会上直言,AI需求强劲,他们已经在第四季度重点推128GB DDR5、24Gb GDDR7这些高密度产品。

全年半导体出口预计超1000亿美元,占韩国总量的半壁江山。生产基地在华城和平泽,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公司还投资数百亿美元扩建平泽工厂,准备迎接明年更大需求。话说回来,三星这波盈利不光是市场好转,还因为他们和SK海力士、美光这些寡头控制了全球七成存储产能,联手调整供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早几年他们就因为操纵价格被美国罚过款,这次又借AI东风卷土重来。

SK海力士也没闲着,第三季度业绩同样亮眼。收入2445万亿韩元,同比涨144%,经营利润114万亿韩元,同比增62%,创下公司历史最高纪录。净利125975亿韩元,更是翻倍增长。内存芯片销售全线售罄,甚至2026年的货都预订光了,主要因为NAND和DRAM需求太旺。清州和利川工厂全力转产高密度产品,HBM部分贡献最大。公司目标是DRAM毛利率达到70%,靠的就是供给紧俏。全球市场份额里,SK海力士NAND占20%,DRAM占30%,和三星加起来超60%。他们还计划在龙仁建新集群,投资规模巨大。

韩国芯片出口猛增超五成,三星乐开怀,中国存储芯片占比跌穿4%

两家韩国巨头合计推动了国家半导体出口从去年11月起连续正增长,累计涨幅超30%。但这背后,全球内存价格从2023年底反弹,到2025年第三季度,DRAM指数涨47.7%,NAND涨9.2%。第四季度,三星计划把部分DRAM价格调高15%到30%,NAND上调5%。Sandisk甚至把11月NAND合同价抬高50%。整体看,DRAM合同价同比涨171.8%,NAND也跟涨20%以上。这波涨价源于制造商减产和AI需求爆发,低端库存清空后,转向高利润产品,导致常规存储供给短缺。

转头看中国存储芯片这边,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TrendForce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存芯片全球市场份额一度升到5%,但到第二季度,NAND部分已滑落到3.8%以下。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作为主力,早从2016年起步,国家大基金注入数百亿,支持建厂。长江存储2017年成立,专注NAND,2020年量产128层,2022年首推232层,成为全球第一。

那时产能月产10万片晶圆,长鑫存储2016年启动,专注DRAM,2021年19nm产品出货,合肥基地投资上千亿。到2022年,中国存储份额突破4%,甚至5%以上,本土产品替换进口,进入小米、联想供应链。全球供给过剩时,价格腰斩,中国企业趁机扩市,节省外汇数百亿。产能利用率超80%,员工过万。但好景不长,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更新出口管制,针对先进半导体设备。2023年扩展,列入实体清单,长江和长鑫无法拿EUV光刻机和关键工具。

日本、荷兰跟进,限制出口。中国企业研发卡壳,232层优化停滞,而三星、SK海力士2023年就出300层以上,美光紧随。2024年,中国产能扩张放缓,月产量15万片以下。2025年,美国又加强控制,12月2日生效新规,加140项管制,堵住漏洞。中国回应,禁止外国AI芯片进国家资助数据中心,推动本土化。但短期内,技术差距拉大,市场份额下滑。

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是雪上加霜。消费电子行业因技术落后,转而多买韩国货,手机采购量同比增20%。长江存储产品主供数据中心和超算,占比30%,长鑫用于政府采购,要求国产率超50%。

韩国芯片出口猛增超五成,三星乐开怀,中国存储芯片占比跌穿4%

大基金三期投500亿扩产,长江计划2026年推300层,长鑫产能明年达30万片/月,增长50%。本土设备商如中微半导体、北方华创逐步补位,10nm以上工具能满足需求。IPO方面,长鑫估值1400亿,长江准备上市,规模创纪录。Counterpoint预测,长鑫DRAM份额升到10%以上。尽管进口依赖增加,推动韩国出口,但中国产业链整合加速,几年内有望追赶。

全球存储市场格局在变,韩国凭技术优势和市场控制,出口猛增超五成,三星和SK海力士乐开怀。中国份额跌破4%,但通过自主研发和政策支持,正积蓄力量。NVIDIA预计2025年占AI芯片70%,但中国CSP和互联网巨头转向本土。

内存短缺重塑供应链,价格或继续涨5-10%。韩国应警惕过度依赖大企,中国需加快设备自给。未来几年,AI需求将推NAND市场到650亿,DRAM跟进。这场芯片博弈,还远没结束,大家拭目以待。

韩国芯片出口猛增超五成,三星乐开怀,中国存储芯片占比跌穿4%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