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全景相机市占率“罗生门”:影石的数据迷雾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7日 06:46 1 aa

两家权威机构,两份截然不同的市场报告,一场关于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的“罗生门”正在消费级影像赛道悄然上演。

近日,久谦中台发布了最新的全景及运动相机市场研究报告,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中的市占率从第二季度的92%骤降至第三季度的49%,而大疆凭借首款产品Osmo 360上市不到三个月,拿下全球43%的市场份额。然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则描绘了另一番景象,2025年第三季度影石仍以75%的全球市占率稳坐第一,大疆仅获17.1%的全球份额。

面对这两份数据悬殊、立场迥异的报告,影石创新的回应颇为耐人寻味。公司方面表示,部分第三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权威性无法验证,并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然而,经过对报告数据的一番抽丝剥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影石创新或许并非其所扮演的“无辜”受害者,而可能正是那份问题数据的间接受益者。这家曾宣称“第三方数据不可信”的企业,或许正是这场数据乱象的核心症结所在。

数据迷思由何而来?

综观两份报告,全景相机赛道的冲突最为刺眼。

全景相机市占率“罗生门”:影石的数据迷雾


久谦中台报告显示,影石创新的全球市占率从第二季度的92%骤然跌至49%,而7月才入局的大疆凭借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以30万台的季度出货量拿下43%的全球份额,形成双雄并立的格局,这一数据的核心依据来自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主流电商销售数据及社媒监测,推算逻辑清晰透明。

全景相机市占率“罗生门”:影石的数据迷雾

全景相机市占率“罗生门”:影石的数据迷雾

然而沙利文的报告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景象,影石仍以75%的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一,大疆仅获得17.1%的份额。更令人疑虑的是,这份报告发布后经历两次“下架”,至今无法在沙利文官方渠道获取,所谓“内部数据核查”的解释,让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全景相机市占率“罗生门”:影石的数据迷雾

而运动相机领域的统计让业界再次对沙利文的报告产生质疑,沙利文宣称影石2025年市占率已是Go Pro的两倍,登顶全球第一,但财报数据却让这观点站不住脚。

公开数据显示,影石2023年运动相机出货量仅4万台,2024年增至27万台,而Go Pro同期出货量分别为298.4万台和243.1万台,仍是影石的十倍量级。即便到2025年上半年,Go Pro仅硬件收入就超2亿美元,影石运动相机收入不足7亿元,所谓“市占率两倍”的结论毫无数据支撑。

究其根本,这场数据迷思的核心,在于沙利文报告存在无法回避的硬伤,其数据可信度从根源上难以成立。

首先是统计口径的刻意混淆。沙利文在报告注释中承认,运动相机统计范围包含配件及白牌设备,这直接导致其测算的2022-2024年单台运动相机价格仅700元左右,远低于大疆Action4、影石Ace Pro等主流产品的实际售价。沙利文在报告注释中称,“本报告所述运动相机规模及出货量统计口径均包含相关配件及白牌设备”,这意味着其运动相机市场出货量可能大多数为支架等配件,而非相机本身。

其次是市场规模的荒谬推演。按照沙利文的逻辑推算,若大疆全景相机8.6亿元的销售额仅对应17.1%的市占率,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将高达50.3亿元。而影石若按其声称的75%市占率计算,仅第三季度全景相机销售额就需达37.7亿元,但影石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仅29.4亿元,这一数据冲突完全超出行业常识。

最后是数据来源的不可验证。沙利文报告既未披露核心数据来源,也未形成逻辑闭环,其将不同赛道产品强行归入同一评价体系的做法,根本无法反映真实市场动态。

而根据影石创新招股说明书,影石在2024年下半年收入金额为16.5亿元,销量约为62万台,与久谦报告中数据基本一致,进一步佐证了久谦数据模型的客观性。

影石需要“双重标准”?

事实上,这场数据争议不仅仅关乎两家机构的专业性,更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对行业和公司的判断,而在这场“数据罗生门”中,影石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的回复显然成为争议焦点。

全景相机市占率“罗生门”:影石的数据迷雾

面对久谦中台显示其市占率从92%骤降至49%的不利数据,它明确提醒投资者“部分第三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权威性无法验证”;但对于沙利文那份将其全景相机市占率抬至75%、宣称其运动相机市占率为Go Pro两倍的夸大报告,却选择沉默以对。

这种选择性回应的背后,并非单纯的立场差异,而是影石在激烈竞争与资本市场压力下,维持行业龙头形象之举。

影石的“双重标准”,本质上是竞争压力与增长焦虑的直接投射。2024年,影石营收55.74亿元,而大疆同期营收达800亿元,两者规模差距悬殊。当大疆以“低价换市”策略闯入全景相机赛道,快速拿下37.1%的中国市场份额,直接冲击了影石长期依赖的技术溢价优势。

更严峻的是财务层面的压力,2025年第三季度影石营收虽同比增长92.64%,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5.90%,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源于芯片定制、战略项目等高额研发投入,而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直接,11月以来其股价累计下跌超5%,市场对其竞争能力的疑虑持续加剧。

在这样的背景下,沙利文的夸大数据俨然成为影石稳定投资者预期、维系龙头光环的“救命稻草”,使其难以主动戳破这份不符合实际的“利好”。

全景相机市占率“罗生门”:影石的数据迷雾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6月11日,影石创新成功登陆科创板,沙利文在官方喜报中祝贺其上市,并强调沙利文长期关注全球及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布了大量研究报告,且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中,帮助客户加速成长。结合沙利文的业务流程,其或许为影石创新提供了行业研究报告、市场数据验证等关键支持。

后记:数据真实性“思辨”

一直以来,市场数据的准确性、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方机构的本职应是客观反映市场动态,为投资者、消费者提供可靠参考。在这场数据之争的背后,是整个消费级影像赛道竞争加剧的缩影。当赛道愈发拥挤,玩家们不仅要争夺市场份额,还要争夺市场话语权,而数据,正是这种话语权的核心要素之一。

然而,当我们拨开这些互相矛盾的数据迷雾,或许会发现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最终消费者,我们真正需要的,从来不是一份份罗列着惊人百分比、却经不起推敲的市场报告。我们需要的,是企业面对竞争与挑战时的那份真诚。

这份真诚,体现在对市场现实的客观承认,而非通过来源存疑的报告来维系一个摇摇欲坠的“王者”形象,体现在对产品创新的持续投入,而非在数据战场上与对手缠斗。

当企业选择将精力用于打磨产品、优化体验、真诚地与用户沟通时,其建立起的信任远比任何一份漂亮的市场份额报告都更为坚固。

参数会打架,报告会“罗生门”,但用户手中的产品体验和口碑,才是最终且唯一的试金石。在这场围绕数据的喧嚣之后,最终能赢得市场的,注定是那些用真诚和创新说话的企业,而不是那些仅仅擅长玩数字游戏的公司。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建立更加透明、规范的数据统计标准固然是当务之急,但回归商业的本质,用真诚的产品和服务打动用户,才是穿越迷雾、赢得长久信任的根本之道。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