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对光刻机出口设置新门槛,不只是对中国卡脖子,也让全球芯片链震动。这背后,其实藏着中国产业突围的新拐点。光刻新规落地前不久,荷兰政府将多款深紫外光刻...
2025-11-06 0
2000年的上海张江,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空地。一位年过五旬的华人带着三百多名工程师站在这里,他们身后是放弃的数亿美元股票和成熟的行业资源,面前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一片空白的起跑线。
这个叫张汝京的男人,说了一句朴实却坚定的话:“大陆缺什么,我就做什么。”这句承诺,开启了他横跨二十余年的创业征程。
张汝京的半导体基因,早在德州仪器的二十年里就已埋下。他在全球多地参与建设了十几座芯片厂,练就了一身“建厂狂魔”的硬本领。
1997年,他回到中国台湾创办世大半导体,仅用三年就使其跻身台湾第三大晶圆厂。
然而,台积电的收购改变了一切。收购后台积电无法兑现在大陆建厂的承诺,张汝京毅然放弃巨额股权,带着核心团队奔赴上海。
当时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技术落后国际三十年,核心材料几乎全靠进口,甚至没有一家能拿得出手的本土代工企业。
张汝京没有选择稳妥的技术跟随,而是瞄准了大陆最缺的芯片制造能力。他用分散股权的方式整合十六家投资方,大批量购入性价比高的二手设备,创下了13个月建成8英寸晶圆生产线的全球纪录。
张汝京展现出了“建厂狂魔”的本色。短短几年内,中芯国际从无到有,建起四座8英寸厂和三座12英寸厂,将芯片制造技术从0.5微米级跃升至90纳米,让中国半导体代工实现了从零到全球第四的跨越。
为了省钱,张汝京把“抠门”做到了极致,办公室就是工地旁边的铁皮房。出门办事,他都开最便宜的桑塔纳,靠着这种省法,建厂成本比预算少了30%。
在引进投资时,张汝京也很有策略。引入高盛、英飞凌、东芝等投资,但每家都只给个位数股权。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要钱要技术,但控制权必须在中国人手里。
2004年,中芯国际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成为支撑中国芯片产业的“压舱石”。
中芯国际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台积电的警觉。2003年,台积电以侵犯专利为由,对中芯国际提起诉讼。
这场官司打了六年,最终在2009年以中芯国际败诉告终。根据和解协议,中芯国际需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现金和10%的股份,而张汝京则被迫辞去所有职务。
这是张汝京人生中唯一一次心不甘情不愿的辞职。在离开时,他签署了竞业协议,三年内不能从事半导体行业工作。
尽管遭遇如此重大挫折,张汝京仍表示:“这是需要代价的。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按照竞业协议,他三年内不能涉足芯片制造。但张汝京说:“不能做芯片,那我就干LED。”于是,61岁的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业。
2014年,竞业期满,66岁的张汝京上马新昇半导体,攻打国内芯片最大短板——300mm大硅片。当时中国需要的12英寸大硅片全部依赖进口,日本几家公司垄断了全球市场。
张汝京带领团队扎根实验室,承担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从单晶硅棒拉制到抛光片加工,一步步攻克全套制备技术。
仅用两年,“中国第一根单晶硅棒”诞生。这根硅棒的纯度达到了11个9,也就是99.999999999%,完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产硅片的出现直接把市场价格拉低了30%。
2018年,70岁的张汝京又踏上创业路,在青岛创办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这次他带来了更具创新性的CIDM模式,即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模式。
他联合三十余家企业交叉持股,将产业链各环节整合起来,实现技术、资本、市场的深度绑定。这种模式与国家“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规划高度契合,为破解产业碎片化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张汝京的工作作风以勤奋节俭著称。他出差住快捷酒店,吃饭就是食堂套餐,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投到了研发和设备上。
他的家国情怀源自家庭。张汝京的父亲是冶金专家,抗战时期在重庆兵工厂炼钢造炮弹。母亲学化学,研究火药配方。父母用技术支援抗战的经历,让“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成了这个家庭的信条。
在父亲去世时,张汝京在床前发誓:三年内一定要在大陆建成芯片厂。这一承诺成为他后续事业选择的动力源泉。
“虽然我是美籍,但是我生下来就是中国人,回国不需要理由。”张汝京的这番话表达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如今,77岁的张汝京依然活跃在芯片一线。2022年,他已年过七旬,加入上海积塔半导体,聚焦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推动国产IGBT、MCU通过国际车规认证,继续填补着大陆芯片产业的空白。
他的办公室桌上依然摆放着46年前写的硕士论文,以及母亲的自传书籍。有人说,张汝京的三次创业好比接力赛——他总是带领企业度过最艰难的初创期,然后将火炬传递给年轻人,自己奔赴下一个赛场。
相关文章
荷兰对光刻机出口设置新门槛,不只是对中国卡脖子,也让全球芯片链震动。这背后,其实藏着中国产业突围的新拐点。光刻新规落地前不久,荷兰政府将多款深紫外光刻...
2025-11-06 0
Omdia预测:6G和AI将推动全球通信行业增长市场研究公司Omdia最新发布的《全球通信提供商收入与资本支出预测》报告显示,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扩张...
2025-11-06 0
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三次创业,只为填补大陆“缺芯”之痛!2000年的上海张江,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空地。一位年过五旬的华人带着三百多名工程师站在这里,他...
2025-11-06 0
2018 年中美贸易战一开打,美国就盯上了中国的高科技,接二连三出台半导体限制政策,就怕咱们技术赶上来。到了 2023 年,它还拉上荷兰、日本一起,三...
2025-11-06 2
新榜讯 11月5日讯,飞猪AI“问一问”专业旅行助手“团队”近日迎来新成员——“双11选品助手”。该助手可依据用户需求,精准推荐飞猪双11活动中的机票...
2025-11-06 1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
2025-11-06 2
Canon香港昨日于社交媒体发布预告,宣布将于香港时间2025年11月6日上午正式公布EOS新产品。 根据官方释出的产品轮廓图像与近期业界传闻综合判断...
2025-11-06 2
文|酸奶编辑|拾言札记前言中国载人登月时间表正式敲定,随着2026年“梦舟一号”飞船的首飞,我国2030年前登陆月球的计划已进入倒计时。新一代长征十号...
2025-11-06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