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亚洲物流技术盛会——CeMAT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无人物流主义者”UQI优奇如约亮相,升级推出“全栈式无...
2025-11-06 0

当前,我国经济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决策部署,正深刻塑造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这背后,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为深入展现习近平经济思想在神州大地的生动实践,记录各地区、各领域在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与宝贵经验,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特别策划推出“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纪实报道”。该系列报道将分若干主题,通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厂矿企业、城乡社区,以扎实的调研和鲜活的案例,全景式、立体化呈现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发展方式深刻变革,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如何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落地生根。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主席亲自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7周年之际,我们策划推出“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纪实报道——长三角一体化的故事”。敬请关注。
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长三角“协奏曲”
在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达”)位于嘉定的机器人超级工厂里,机械臂精准挥舞,指示灯有序闪烁,“全长三角造”六轴工业机器人正以每12分钟一台的节奏高效产出。这些刚刚完成组装的“钢铁工匠”整齐排列,即将发往新能源汽车、锂电等行业的生产一线。

机器人自动化产线
高效节奏的背后,源于长三角数百公里的“精准协作”:上海为机器人构筑“智慧大脑”,负责控制系统与整机设计;西南400多公里的浙江衢州,产出精密伺服电机作“运动神经”;向西近100公里的江苏苏州与约300公里的安徽宣城,则分别为机器人供应谐波减速机作为“关键关节”、打造外壳构成“身体框架”。

聚集了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的高新技术企业和1/2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一场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实践正蓬勃展开。2023年,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要求,正化作这片土地上生动的实践图景。
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作为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曾长期是国际品牌的优势领域。如今,这一格局正被逐步打破。在长三角地区,以新时达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通过持续深耕关键核心技术,正以点带链,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的国产机器人产业生态。

机器人自动化产线
2022年7月,上海市经信委向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工信厅发函,商请联合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12家企业,共同打造所有零部件均由长三角区域供应的“全长三角造”机器人。
供应链的纯国产化意味着“朋友圈”的重构,涉及零部件的重新设计、实验室验证及用户验证,而这种紧密的合作将整个产业链条拧成了一股绳。作为首轮“链主”,新时达接到的目标是2022年出货量超200台,2025年达2000台。而实际发展远超预期:2022年出货量即达824台;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出货量超7800台,已是原定目标的数倍。
目前,“全长三角造”机器人已广泛用于汽车零部件、钢结构、橡胶轮胎等多个行业。这条产业链已实现核心部件100%本土化、整体国产化率94%,成本降低40%,以“协同之力”成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生态的生动缩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企业,新时达约80%的供应商集中在长三角。”新时达机器人产品与应用中心总监范曾说,长三角协同制造的深层意义在于:机器人产品技术高速迭代提出更高要求,看似是与供应链的产品贸易,实则是研发、制造到售后的全流程协同。这个过程对新时达来说是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探索。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工业机器人出口数量约占全国一半。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陈柳表示,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高密度的交通和供应链网络,实现区域内大中小、上中下游企业的协作发展。

在汽车白车身焊装产线上,新时达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弧焊作业。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履行中央区域办职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部署要求,会同有关方面系统谋划长三角协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任务举措,为长三角科创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细化了路线图。
作为全国首次以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开展的区域立法,《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于今年9月1日施行,标志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制度创新驱动下,协同实效持续彰显。目前,三省一市累计共同实施72个联合攻关项目,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纳入大型科学仪器5.4万台(套)、服务机构超3000家,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累计兑付科技服务超7000次、涉及总金额超5.5亿元。
一体化发展绝非简单的“个人秀”,而是一场需要三省一市各扬所长、握指成拳的“团体赛”——上海综合优势突出,江苏制造业发达,浙江数字经济领先,安徽创新活跃、生态资源良好。《2024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9.26%,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科研资源共享、强链补链延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迈向新阶段。
当江南水乡晨雾还绕着厂房檐角,新时达机器人已随长三角产业“链”动起来。从资源共享到链条共筑,长三角这场科创产业协同“协作曲”,正为中国式现代化锻造强劲引擎。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杜壮)
(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供图)
相关文章
10月28日,亚洲物流技术盛会——CeMAT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无人物流主义者”UQI优奇如约亮相,升级推出“全栈式无...
2025-11-06 0
当前,我国经济正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决策部署,正深刻塑造着中国经济...
2025-11-06 0
非遗体验、老字号文创、AI机器人互动……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全新升级的进博会新闻中心设置上海非遗客厅、“海上文集”、艺术空间...
2025-11-06 1
在航空旅行中,我们常常会好奇,民航飞机为何不以最大速度飞行呢?毕竟,更快的速度意味着更短的旅行时间,能让我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
2025-11-06 0
“翻译一下菜单”“看看这桌饭有多少卡路里”“拍照记录一下”……来到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刚走几步,就看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人左...
2025-11-06 3
当人们还在关注iPhone的销量时,这家苹果供应链巨头已悄然将业务拓展至3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量产突破。536亿营收、1100亿...
2025-11-06 3
近日,“太空厨房”上新的热风烘烤机已启用,航天员在“太空家园”吃上了烤鸡翅、烤牛排。除了“撸串”,咱还在太空中吃过啥?“太空烤串”是怎么做成的?戳图,...
2025-11-06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