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诺基亚要退市的消息,心里一愣,那会儿能砸核桃的砖头手机,如今连股票都要从巴黎交易所撤了,公司说还在芬兰和美国挂着,可市值掉到两千六百七十亿人民...
2025-11-05 0
“刚用《宠物家》约了洗澡,转头就收到陌生推销电话!”11 月 3 日上午,网友小李的吐槽突然在社交平台爆火 —— 就在同一天,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甩出重磅通报,70 款移动应用因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被点名,从日常用的 7-Eleven 会员小程序,到看病相关的美年大健康小程序全在其中!更吓人的是,34 款连信息加密都没做,你的手机号、住址可能早成了 “明码标价的商品”。这些天天用的 APP,咋就成了信息泄露的 “黑洞”?
这次通报可不是小打小闹,是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的专项行动结果,依据的还是《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这些硬法规,由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亲自检测,权威性压根没的说。翻完整份通报清单,最让人吃惊的是 “熟人密度”——23 款 APP 连隐私政策都藏着掖着,《7ELEVEN 会员》小程序就是典型,打开时连个弹窗提示都没有,点了授权就等于把信息 “拱手送人”,你连对方是谁、信息存多久都不知道。
更过分的是那些 “暗度陈仓” 的操作。14 款 APP 敢瞒着用户把信息卖给第三方,《e 代驾》就是其中之一,你填的手机号、家庭住址,可能通过嵌入的第三方插件,悄无声息流到了推销公司手里。有网络安全专家解释:“这种未匿名化的信息,50 块就能买上千条,骗子用来精准诈骗一骗一个准。” 像《尚德机构》这种教育类 APP,收集的家长手机号和孩子年龄,一旦泄露,很容易招来虚假培训骗局。
小程序成了这次 “重灾区”,光是微信小程序就占了大半。《布丁 Pudding 宠物上门喂养》更离谱,不仅不告知信息用途,连账号注销功能都没有,用户想删自己的地址和电话都没处下手。这可不是小事,微信小程序授权本就有接口鉴权漏洞,一旦开发者没做好防护,黑客用爬虫程序就能批量扒走数据,之前就有用户因小程序泄露信息,遭遇了 “精准盗刷”。
最让人揪心的是未成年人信息安全。13 款 APP 连 14 岁以下孩子的信息都敢乱收,《未来之光》这款号称 “益智启蒙” 的 APP,收集孩子姓名、学校信息时,压根没让监护人单独同意。要知道,未成年人信息泄露后果更严重,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注册游戏账号,甚至滋生校园诈骗。而《美年大健康》小程序更胆大,处理体检报告这种敏感信息,连 “为啥要收集”“泄露有啥风险” 都不说明,简直把用户隐私当儿戏。
还有些操作透着 “霸王条款” 的味道。5 款 APP 不等你同意就抢权限,《驾考精灵》打开就自动要走通讯录权限,你不同意还没法用;23 款不让撤回同意,《坐公交》小程序授权后,想取消位置信息收集都找不到入口。更气人的是 9 款 APP 干脆 “无隐私政策”,《安能物流》《菠萝孕育》这些刚需小程序,等于明说 “你的信息我想咋用就咋用”,这种赤裸裸的违规,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网友们看完通报炸了锅,评论区全是共鸣。有网友说:“难怪用了《宠物托运宠安》后,天天接到宠物用品推销!原来信息早被卖了”;还有人吐槽:“《泼辣修图》我用了两年,居然没加密!那我的照片岂不是都能被看见?” 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上期通报的 28 款还没改好,这期又新增 70 款,这些开发者根本没把法规放眼里!” 也有懂行的网友提醒:“赶紧去微信授权列表里看看,把不用的全撤销,不然信息还在漏。”
其实这些 APP 的违规操作,早有法律明确禁止。《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收集信息必须明确告知、获得同意,向第三方提供更得单独授权。可为啥还有这么多 APP 顶风作案?说到底还是违法成本低,加上用户容易 “嫌麻烦” 跳过隐私条款。但你知道吗?去年就有用户因 APP 泄露信息遭诈骗,损失了 8 万块,直到警方溯源才发现,正是某违规小程序把他的身份证信息卖了出去。
平台监管也有不容忽视的责任。这次通报的很多 APP 来自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等正规渠道,按理说上架前该有审核。可现实是,有些平台只看下载量,对隐私合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期通报的 28 款问题 APP,居然还有没下架的,这种 “监管滞后” 等于给违规 APP 开了绿灯。好在这次四部门动了真格,明确要求分发平台下架问题 APP,要是整改不到位,下一步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关停。
作为用户,咱们也得学会自保。微信小程序授权前一定要看清楚范围,别啥权限都给,定期去 “设置 - 隐私 - 授权管理” 里撤销没用的授权;下载 APP 优先选官网或官方应用商店,遇到要 “多余权限” 的果断卸载;要是发现信息泄露,保存好证据赶紧向 12377 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记住,隐私政策里的 “小字” 不是摆设,那全是你的权利说明书。
这次 70 款 APP 被点名,给所有开发者和平台敲了警钟:用户隐私不是 “生意筹码”,合规才是长久生存的根本。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信息安全从来不是小事,一次疏忽就可能招来诈骗、骚扰等一堆麻烦。希望这些问题 APP 能赶紧整改,也希望监管能持续 “亮剑”,别让 “保护隐私” 只停留在纸面上。毕竟,在数字时代,咱们的信息安全,得攥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相关文章
昨天刷到诺基亚要退市的消息,心里一愣,那会儿能砸核桃的砖头手机,如今连股票都要从巴黎交易所撤了,公司说还在芬兰和美国挂着,可市值掉到两千六百七十亿人民...
2025-11-05 0
“刚用《宠物家》约了洗澡,转头就收到陌生推销电话!”11 月 3 日上午,网友小李的吐槽突然在社交平台爆火 —— 就在同一天,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甩出...
2025-11-05 0
宁波前湾机场,正式命名!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已正式批复,同意宁波前湾新区通用机场命名为“宁波前湾机场”。宁波前湾机场。虞昌胜、沈孙晖 摄这是继今...
2025-11-05 0
荷兰那家做光刻机的阿斯麦公司,在全球半导体圈子里头可是响当当的存在,他们的设备基本垄断了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步骤。2024年1月24日,阿斯麦公布了20...
2025-11-05 1
快科技11月5日消息,微博话题“iPhone面容解锁不需要摄像头”上了热搜榜,引发热议。有网友实测,遮住iPhone的前置摄像头时依然能录入面容信息,...
2025-11-05 1
现在市场上的电器种类非常多,不管你从线下还是线上去挑选电器,难免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有的人不懂,买电器时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很多人觉得,房子装修完都...
2025-11-05 1
11月5日,小鹏科技日(2025 AI DAY)正式开幕。活动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展示了全新的“汇天A868飞行汽车”。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2025-11-05 1
快科技11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有网友近日发文称,发现深圳地铁一些站点已启用了机器人担任安检员,引发市民热议。根据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一名人形机器人...
2025-11-05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