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1月3日消息,近日,一段男子单手同时操控5台大疆DJI Neo 2无人机的视频引发围观。视频中,男子无需遥控器,仅通过伸手、挥手等简单手势,就...
2025-11-03 0
半导体这行当,门槛高得吓人,尤其是芯片制造那块儿,得砸钱砸时间,还得有技术积累。全球订单基本就攥在几家大厂手里,台积电一家独大,占了代工市场的六成多份额,其他人想追都得喘半天粗气。可台积电毕竟在台湾,受美国影响大,动不动就得听人家指挥,建厂禁售啥的都得照办。
这么一想,大陆得有自己的硬核代工厂才行,中芯国际就是这么个角色,被人叫成大陆版的“台积电”。它技术最牛,产能最大,还在不停往前冲,成了中国芯片背后的顶梁柱。最近,中芯国际放出2024年的成绩单,营收蹿升27.7%,直接破了80亿美元大关,这数字一出来,行业里炸了锅,因为它不光是自家纪录,还稳坐全球纯代工第二把交椅。
中芯国际在2025年3月底正式公布2024年全年财报,数据亮眼得让人眼前一亮。全年营收换成美元是80.3亿,比2023年的63亿多涨了27%。这增长速度在半导体低迷期算得上逆势而上,因为全球芯片市场那年整体就涨了8%左右,中芯愣是超了大盘三倍多。
为什么能这么猛?主要靠订单稳定和产能利用高。公司说,他们全年产能利用率平均超85%,下半年甚至摸到90%,这意味着工厂基本没闲着,机器转个不停。晶圆出货量折合8英寸等效超800万片,每月产能94.8万片,这在纯代工厂里仅次于台积电,甩开联电和格芯好几条街。要是把三星算进去,中芯排第三,但跟三星的差距就3%不到,随着大陆新厂投产和订单转移,这差距眼瞅着就得缩水。
财报细节里藏着不少干货。比如分季度看,第一季度18.5亿,第二季度20.1亿,第三季度19.6亿,第四季度直接冲到22亿,环比涨得飞起。这背后是市场需求回暖,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电脑芯片订单反弹。公司中国区业务占比超八成,消费电子贡献了四成一,通信设备两成五,计算机一成八。这些领域在2024下半年慢慢复苏,中芯抓住了机会,从竞争对手那儿抢来不少单子。毛利率18%,比前年降了点,但通过控成本,比如能源优化和自动化升级,利润还是稳住了。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43.5亿,涨了16%。总资产年底3534亿人民币,负债率没飘太高,财务健康。
资本市场反应快得很,财报一出,港股股价当天就拉升5%以上。分析师们纷纷发报告,说中芯这波增长靠的是成熟制程稳住阵脚,28纳米以上节点占营收七成多。这些工艺门槛不高,但需求大,良率高,公司上海厂扛了大头,北京天津厂补位。资本支出那年砸了73亿刀,主要买光刻机蚀刻设备,升级生产线。供应商合作也紧了,签长约锁硅片化学品,避免供应链卡脖子。研发投了10亿多刀,瞄准14纳米以下,7纳米已经批量产,还在客户那儿过验证。
订单结构上,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给了中芯大把支持,他们提供定制服务,帮这些企业省钱加速上市。出口策略也调了,确保合规,避开贸易坑。新增产能主要在上海浦东,月增5万片,专攻电源管理和传感器。
第四季度订单高峰,工厂24小时跑,废品率控在2%内,每片平均收入1000刀。市场机构点评说,纯代工份额近10%,营收超联电格芯,仅次台积。要是三星进来比,中芯第三,但订单转移让差距小了。公司高管电话会说,订单满载,部分月排队,供应链本土化超六成,风险降了。
这份财报背景是全球半导体2024年慢爬坡,中芯借机扩份额。收入涨27%不光破纪录,还为后头铺路。公司展望2025,继续投产能技术,稳住地位。这公布让大家看到大陆代工潜力,但先进制程追赶还得加把劲。
中芯国际这家企业,起步于2000年,总部上海,专注晶圆代工,不搞设计,就埋头制造。从90纳米到7纳米,都能量产,工厂遍布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总资产超3500亿。员工上万,技术团队牛人多。2024年营收结构,中国订单超80%,本土设计企业合作深,比如帮他们做定制,降成本快迭代。
市占率纯代工近10%,全球第二,仅次台积电。三星比起来,差距3%,但中芯新产能上马,三星订单流失,这事儿正此消彼长。公司还推FinFET技术,7纳米月产能目标4.5万片。管理层说,靠本土需求和产业链,逐步成大陆“台积电”。
2025年一开局,中芯势头不减。第一季度营收22.47亿刀,涨28.4%,利用率89.6%。上半年总营收323亿人民币,涨23.1%,净利润23亿,涨39.8%。资本支出计划543亿,砸向7纳米以下,提升良率。中国区占比84.1%,消费电子41%。二季度订单稳,汽车物联网拉动。公司优化运营,折旧涨20%,但通过效率提,市场份额继续扩。管理层表示,技术迭代和需求支撑下,目标全球领先。
中芯的路子走得踏实,从早期引进技术,到现在自主迭代,每步都踩在实地上。早期建厂时,砸钱上设备,招全球人才,慢慢从成熟工艺切入。2010年后,产能翻倍,客户从本土扩到国际。2020年左右,受外部限制,加速本土化,供应商从海外转内地,比例从四成升到六成。
这让公司在波动中稳住。2024年那波增长,就靠这个基础。订单转移不是白来的,三星那边客户看中中芯价格和交期,转单自然。产能利用高,也因为管理精细,工厂数字化,预测订单准。
总的,中芯崛起不是一夜事儿,积累多年。2024年那27%增长,破80亿纪录,坐稳第二,标志转折。2025继续冲,28%季度涨,证明势头。全球半导体格局变,大陆份额升,中芯领头。挑战在,机会更大,靠实干往前。
相关文章
快科技11月3日消息,近日,一段男子单手同时操控5台大疆DJI Neo 2无人机的视频引发围观。视频中,男子无需遥控器,仅通过伸手、挥手等简单手势,就...
2025-11-03 0
2025年双11,有个变化特别明显,AI聊天助手不满足只陪人聊天了,开始往电商里钻,直接当起“带货的”。不少人发现,像豆包、腾讯元宝、Kimi这些AI...
2025-11-03 3
半导体这行当,门槛高得吓人,尤其是芯片制造那块儿,得砸钱砸时间,还得有技术积累。全球订单基本就攥在几家大厂手里,台积电一家独大,占了代工市场的六成多份...
2025-11-03 1
11月3日,特朗普接受了60分钟的专访,这是中美在韩国会晤后,特朗普首次接受专访。特朗普表示,我们(中国和美国)几乎谈到了一切,我们关系很好,我们会加...
2025-11-03 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3日讯 10月31日至11月2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五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ChinaVR 2025)在青岛市崂山区举办,国际扩...
2025-11-03 3
摘要:精密铜带年产能超30万吨,位居国内第一,向全球第一迈进看点一、国内铜基材料龙头,加速高端化转型。看点二、天鸟高新为国内航空航天碳纤维预制体核心供...
2025-11-03 3
IT之家 11 月 3 日消息,9 月 1 日,美团正式发布 LongCat-Flash 系列模型,现已开源 LongCat-Flash-Chat 和...
2025-11-03 3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记者 王兰)2025年8月22日下午,由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航国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航西飞设备采购工...
2025-11-03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