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增长28%,破历史纪录!中国大陆的“台积电”崛起,坐稳全球第二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3日 18:04 1 admin

半导体这行当,门槛高得吓人,尤其是芯片制造那块儿,得砸钱砸时间,还得有技术积累。全球订单基本就攥在几家大厂手里,台积电一家独大,占了代工市场的六成多份额,其他人想追都得喘半天粗气。可台积电毕竟在台湾,受美国影响大,动不动就得听人家指挥,建厂禁售啥的都得照办。

增长28%,破历史纪录!中国大陆的“台积电”崛起,坐稳全球第二

这么一想,大陆得有自己的硬核代工厂才行,中芯国际就是这么个角色,被人叫成大陆版的“台积电”。它技术最牛,产能最大,还在不停往前冲,成了中国芯片背后的顶梁柱。最近,中芯国际放出2024年的成绩单,营收蹿升27.7%,直接破了80亿美元大关,这数字一出来,行业里炸了锅,因为它不光是自家纪录,还稳坐全球纯代工第二把交椅。

中芯国际在2025年3月底正式公布2024年全年财报,数据亮眼得让人眼前一亮。全年营收换成美元是80.3亿,比2023年的63亿多涨了27%。这增长速度在半导体低迷期算得上逆势而上,因为全球芯片市场那年整体就涨了8%左右,中芯愣是超了大盘三倍多。

为什么能这么猛?主要靠订单稳定和产能利用高。公司说,他们全年产能利用率平均超85%,下半年甚至摸到90%,这意味着工厂基本没闲着,机器转个不停。晶圆出货量折合8英寸等效超800万片,每月产能94.8万片,这在纯代工厂里仅次于台积电,甩开联电和格芯好几条街。要是把三星算进去,中芯排第三,但跟三星的差距就3%不到,随着大陆新厂投产和订单转移,这差距眼瞅着就得缩水。

增长28%,破历史纪录!中国大陆的“台积电”崛起,坐稳全球第二

财报细节里藏着不少干货。比如分季度看,第一季度18.5亿,第二季度20.1亿,第三季度19.6亿,第四季度直接冲到22亿,环比涨得飞起。这背后是市场需求回暖,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电脑芯片订单反弹。公司中国区业务占比超八成,消费电子贡献了四成一,通信设备两成五,计算机一成八。这些领域在2024下半年慢慢复苏,中芯抓住了机会,从竞争对手那儿抢来不少单子。毛利率18%,比前年降了点,但通过控成本,比如能源优化和自动化升级,利润还是稳住了。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43.5亿,涨了16%。总资产年底3534亿人民币,负债率没飘太高,财务健康。

资本市场反应快得很,财报一出,港股股价当天就拉升5%以上。分析师们纷纷发报告,说中芯这波增长靠的是成熟制程稳住阵脚,28纳米以上节点占营收七成多。这些工艺门槛不高,但需求大,良率高,公司上海厂扛了大头,北京天津厂补位。资本支出那年砸了73亿刀,主要买光刻机蚀刻设备,升级生产线。供应商合作也紧了,签长约锁硅片化学品,避免供应链卡脖子。研发投了10亿多刀,瞄准14纳米以下,7纳米已经批量产,还在客户那儿过验证。

订单结构上,中国本土芯片设计公司给了中芯大把支持,他们提供定制服务,帮这些企业省钱加速上市。出口策略也调了,确保合规,避开贸易坑。新增产能主要在上海浦东,月增5万片,专攻电源管理和传感器。

增长28%,破历史纪录!中国大陆的“台积电”崛起,坐稳全球第二

第四季度订单高峰,工厂24小时跑,废品率控在2%内,每片平均收入1000刀。市场机构点评说,纯代工份额近10%,营收超联电格芯,仅次台积。要是三星进来比,中芯第三,但订单转移让差距小了。公司高管电话会说,订单满载,部分月排队,供应链本土化超六成,风险降了。

这份财报背景是全球半导体2024年慢爬坡,中芯借机扩份额。收入涨27%不光破纪录,还为后头铺路。公司展望2025,继续投产能技术,稳住地位。这公布让大家看到大陆代工潜力,但先进制程追赶还得加把劲。

中芯国际这家企业,起步于2000年,总部上海,专注晶圆代工,不搞设计,就埋头制造。从90纳米到7纳米,都能量产,工厂遍布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总资产超3500亿。员工上万,技术团队牛人多。2024年营收结构,中国订单超80%,本土设计企业合作深,比如帮他们做定制,降成本快迭代。

市占率纯代工近10%,全球第二,仅次台积电。三星比起来,差距3%,但中芯新产能上马,三星订单流失,这事儿正此消彼长。公司还推FinFET技术,7纳米月产能目标4.5万片。管理层说,靠本土需求和产业链,逐步成大陆“台积电”。

增长28%,破历史纪录!中国大陆的“台积电”崛起,坐稳全球第二

2025年一开局,中芯势头不减。第一季度营收22.47亿刀,涨28.4%,利用率89.6%。上半年总营收323亿人民币,涨23.1%,净利润23亿,涨39.8%。资本支出计划543亿,砸向7纳米以下,提升良率。中国区占比84.1%,消费电子41%。二季度订单稳,汽车物联网拉动。公司优化运营,折旧涨20%,但通过效率提,市场份额继续扩。管理层表示,技术迭代和需求支撑下,目标全球领先。

中芯的路子走得踏实,从早期引进技术,到现在自主迭代,每步都踩在实地上。早期建厂时,砸钱上设备,招全球人才,慢慢从成熟工艺切入。2010年后,产能翻倍,客户从本土扩到国际。2020年左右,受外部限制,加速本土化,供应商从海外转内地,比例从四成升到六成。

这让公司在波动中稳住。2024年那波增长,就靠这个基础。订单转移不是白来的,三星那边客户看中中芯价格和交期,转单自然。产能利用高,也因为管理精细,工厂数字化,预测订单准。

总的,中芯崛起不是一夜事儿,积累多年。2024年那27%增长,破80亿纪录,坐稳第二,标志转折。2025继续冲,28%季度涨,证明势头。全球半导体格局变,大陆份额升,中芯领头。挑战在,机会更大,靠实干往前。

增长28%,破历史纪录!中国大陆的“台积电”崛起,坐稳全球第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