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AI科技 2025年11月04日 07:06 1 admin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展区

百亿总额项目集中签约、3款国产显示装备首发、产业发展指数正式发布、10场产业链对接活动全面铺开……11月3日,以“显示无处不在·AI点靓视界”为主题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成都开幕。

作为全球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力广的新型显示产业领域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再次汇聚国内外院士专家、行业嘉宾与产业链代表,围绕新型显示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与新模式展开深入交流,在深刻洞察中探寻显示密钥,以独到见解论道产业进阶,携手点亮“屏联万物、智领未来”的产业新图景。

谈现状:

规模与技术双突破

我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当天,《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家底愈发厚实:产值规模在2024年已达到7400亿元人民币,增速达12%;全球市场占有率突破49%,意味着全球近一半的显示屏都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在关键的面板和核心材料市场,中国的占有率分别达到55%和43%,双双拿下全球第一。

“中国显示产业已实现巨大飞跃。”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指出,尤其在OLED领域,我国技术历经十年发展日趋成熟,从小尺寸向大尺寸拓展是当前关键战役。他特别提到,“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已不再满足于借鉴与模仿,而是勇于担当创新先锋。”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严群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下任主席严群从宏观层面补充道,中国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上。“在LCD领域,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70%;在OLED领域,也从最初的百分之几发展到如今的50%。整个产业制造和应用产品制造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国内的华星光电开始建设印刷式大尺寸8.6代OLED生产线,这是一种探索性、创新性的发展。维信诺则采用了无金属掩膜板的光刻技术(FM)路线。”梁新清强调,“这标志着中国结束了跟跑,实现了并跑,并在部分领域开始领跑。”他期待未来两三年,能看到由中国主导的新一代大尺寸OLED显示技术进入市场。

论趋势:

产业体系向“三化”跃升

OLED大尺寸化与Micro LED商业化并进

随着显示技术、柔性电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加速融合,未来显示产业正从单一的信息呈现,走向更智能、更沉浸的人机交互中枢。未来显示产业体系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加速跃升。

技术迭代将会为显示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梁新清进一步阐述了OLED技术向大尺寸化迈进的挑战与机遇。他提到,基板尺寸的增加是巨大挑战,但中国企业正与国际巨头同步投入,华星光电的印刷式和维信诺的无掩膜光刻式(FM)技术均为全球前沿探索。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全球首款8K Micro-LED显示屏

与此同时,Micro 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备受关注。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秀颀向记者分享了其公司的突破性成果:“我们推出了全球首款8K Micro LED显示屏,尺寸达270英寸,还有高亮度、高透过率的透明Micro LED屏。”他认为,Micro LED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涉及巨量转移、驱动架构等多个关键技术难点,正逐步从技术攻关走向规模化量产应用。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维信诺首席品牌官杨淑娟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杨淑娟则聚焦于OLED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拓展带来分享。“我们正在建设VIP技术的8.6代量产线,预计2027年可实现量产。”她认为,OLED的“黄金时代”正从手机、穿戴设备向中尺寸的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领域延伸,而VIP技术正是满足这些领域高性能、低功耗需求的理想解决方案。

寻突破:

AI点亮“显示”未来

从制造到应用全面革新

当前,显示产业正迎来“AI+”驱动的全新发展时期。本次大会以“显示无处不在,AI点亮未来”为主题,深刻揭示了AI与显示的融合趋势。梁新清认为,AI对显示产业的赋能首先体现在生产制造环节。“以往建设一条6代线需40多个月,如今有AI加持,时间会大大缩短。它能利用数据积累,优化工艺和产线设计,大大提升效率。”他透露,维信诺在建设首条产线时,历史数据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现场展示的透明显示屏

对此,杨淑娟深表赞同,她进一步介绍说,维信诺已在供应链管理、产品设计以及制造的全链条推广使用AI和大模型,以提升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较于显示载体制造端,AI更在重塑显示产品的价值。”严群院士指出,当前的显示终端主要是单向呈现信息,未来应推动实现交互显示。“显示可以与人和场景直接交互,从而带来更多高质量数据,反哺AI大模型,提高AI能力,实现更接近人的智能。这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现场展示的人形机器人面部显示

杨淑娟进一步描绘了AI为显示应用开辟的广阔新市场,特别是“具身机器人”和智能家居领域。“具身机器人需要最好的‘表情’,柔性拉伸显示在这方面有独到用处。而在AI时代,家电上的显示屏不再是多余的,它成为了人机交互的必要界面。”

“越来越多的企业反馈,人工智能在平板生产上的应用显著提高效率,节省了上亿甚至几十亿的成本。国内平板企业已将最新AI技术应用于生产与管理各环节,中国在AI应用上走在世界前列,尽管基础技术水平与美国仍有差距。”在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纳米科学与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孙小卫看来,AI对显示产业的赋能作用日益凸显。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展区

话成都:

产业生态优势凸显

加速迈向“世界显示之都”

“成都,作为连续三届行业大会的举办地,其显示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梁新清指出,成都在信息显示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其产业基础是吸引盛会落户的关键。“成都进入显示行业较早,近几年在OLED领域发力,成为全球柔性OLED面板研发生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成都聚焦打造世界显示之都,已构建起覆盖材料设备、显示面板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数据显示,成都高端柔性面板出货量占全球15%,产业规模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速,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秀颀

黄秀颀作为成都本土企业代表,对成都显示产业生态优势的感知则更为具体。“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非常好,上下游厂商长期深耕,这支撑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把产业推向新高度。”黄秀颀表示,尤其是成都高校多、人才密度大,非常适合Micro LED这类跨学科行业。此外,他还特别“点赞”成都的营商环境,“从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对专业领域的理解深度来看,我认为成都非常厉害。”

屏联万物、智领未来!“新型显示”引领未来生活新图景

孙小卫

对于成都未来发展显示产业,孙小卫提出了一个关键建议,即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只有中小企业增多,才会逐渐生长出参天大树。政府正在努力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这非常好。”他特别指出,在AR、VR等新兴方向,非常适合中小企业发展。

严群院士则为成都进一步明晰发展方向:“成都的特色在于OLED产业布局,未来应带动材料、装备和应用场景发展,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在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同时加快发展产业链,实现国产化替代,将推动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陈学志 王俊峰 摄影记者 王勤 周仕军

编辑 潘莉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