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AI+”打开新场景,古城加速“智”变

AI科技 2025年10月29日 02:26 0 aa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聚力创新经济,激活增长引擎,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以“人工智能+”产业为突破口,打造了姑苏数智湾“人工智能+”集聚区,招引纳博特、码力机器人等一批项目。纳博特成功入选市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博宇鑫科技“车路云协同”项目获评“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室”,瓴明信息获创新创业大赛“双招双引”赛一等奖。

立足古城文旅、商贸、消费等场景资源,深耕软件研发、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等核心领域,积极推动“AI+文旅”“AI+消费”“AI+低空经济”“AI+教育”融合,跨界业态蓬勃生长,千年古城在数字时代焕发全新活力。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从产品消费到体验消费,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应用嵌入古城日常场景,让美好生活加速“智”变。

10月26日,“走,去福气之城”环古城河万人徒步嘉年华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启动仪式现场气氛热烈,伴随着动感音乐的节奏,机器人成为舞台主角,其精准的舞步与跃动的音符完美同步,不断变换出各种动作造型,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拍照记录。

“AI+”城市治理,构建“不眠安全网”

作为新兴技术,人工智能用武之地在哪?在古城保护与更新领域,“AI”正服务于城市治理、校园安全等实际需求。

走进百年名校苏州大学校园,一台造型现代的安防巡查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路线缓缓行进。它不仅能实时捕捉周围环境动态,快速识别安全隐患,还能在夜间、人流高峰等复杂场景下保持高效工作,将警情响应时间缩短60%以上,成为守护校园安全的“智能哨兵”。

“AI+”打开新场景,古城加速“智”变

这是辖区企业开发的明星产品G3安防巡查机器人,破解了传统安防的诸多痛点,搭载高清视觉与多传感器系统,收集分析巡逻数据,可实时回传预警信息。目前,“G3机器人”已在中山客运口岸、苏州大学校园等场景成功应用。

掌握人工智能发展主动权,优化创新生态很关键。以人工智能产业园为支点,虎丘街道加快西环路、桐泾北路两条产业带建设。随着更多优质项目集聚,多产业联动、融合共生的创新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AI+”教育,定制打造“个人学习地图”

在“人工智能+”的产业布局中,姑苏区积极推动AI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技术赋能教学全过程,助力构建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区域教育新生态。

位于虎丘路9号的原汽车电器制造产业园,经虎丘街道统筹盘活,已成功转型为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吸引江苏课帮帮人工智能项目落户。

“AI+”打开新场景,古城加速“智”变

目前,课帮帮已在全国布局2600家门店,服务21万会员用户。项目总部落户姑苏区后,将进一步依托AIGC自习室系统、智能终端与运营平台,为本地教培机构、托管中心及自习空间提供一站式智能化升级方案,助力区域教育资源优化与教学模式创新。

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同时,街道积极整合优势创新资源,深度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这里正在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孵化的完整生态体系,为姑苏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AI+”文旅,解锁“沉浸式”新玩法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古城文旅产业正逐渐打破传统局限,加速向智慧化、个性化、沉浸式方向升级,以科技重塑游客的游览体验。

人工智能助力体验式文旅,核心在于构建沉浸互动场景。在虎丘景区,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虎丘元宇宙VR体验馆,选择参与《虎丘秘境》沉浸式探索项目。一段约25分钟的虚拟旅程,依托VR大空间定位与交互技术,构建出一个虚实融合的时空场景,让游客跨越千年历史长河,亲历海涌山时代的虎丘传奇。

“AI+”打开新场景,古城加速“智”变

游客戴上VR设备后,穿梭至2500年前的海涌山,探访千人石、莲花池等古迹原貌,收集散落的古老信物,溯源吴越往事,一步步揭开剑池的千年秘密,重现古吴国的历史图景。

“AI+”打开新场景,古城加速“智”变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重构了文旅产品的内容生产范式,激活数字创新动能,更能让古城特色文化以更鲜活、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触达大众,激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活力。

“AI+”打开新场景,古城加速“智”变

乘势而上、抢抓机遇

注入技术新动能

打开场景新空间

释放人工智能乘数效应

“AI+”正在为古城

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姑苏发布出品

来源丨区委宣传部 潘心洁 虎丘街道

编辑丨小欣

点亮+!

马上分享小伙伴 ↓↓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