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青岛加快数字技术人才培育,赋能数字青岛建设新征程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30日 00:33 0 admin

2025年,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建设目标,以数字人才培育为抓手,持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广、层次高、机制活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截至10月底,2025年全市已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突破4.1万人,数字技术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为数字青岛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青岛加快数字技术人才培育,赋能数字青岛建设新征程

聚焦产业需求,构建多层次培养格局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扣青岛市“10+1”创新产业体系和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系统谋划数字人才培育路径。依托现有51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7家),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培训项目,形成“基地+平台+项目”协同发力的培养格局。

2025年,青岛市成功申报并举办“虚拟现实智慧建造”“智慧港航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AI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等国家级、省级高级研修项目,同时征集发布“数字科技赋能好房子全屋智能建造”“主流大模型应用与DeepSeek本地化部署”“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等市级高研项目,精准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数字技术人才,打造数字技术人才高地。

强化平台支撑,推动“互联网+继续教育”纵深发展

为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培训效能,青岛市持续优化“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平台集在线学习、培训管理、学时认定、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继续教育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专业技术人员已达25.3万人。

平台积极对接国内优质培训机构,引进前沿课程资源,开设“区块链-赋能千百行的颠覆性技术”“AI+DeepSeek赋能领导力提升”“DeepSeek本地化部署:从零搭建本地专属知识库”等50余个数字技术相关专业课程,内容涵盖技术应用、产业赋能、管理创新等多个维度。2025年,已有1.2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平台完成数字技术专业课程学习,实现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的双向促进。

整合优化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资源,征集遴选发布了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539个,较去年增加52个,同比增长10.7%。公布项目紧紧围绕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前沿科技,涉及海洋科技、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乡村振兴、旅游文化、等100余个专业,较去年新增了AI、DeepSeek+AI组合赋能等数据技术领域相关课程。

深化产教融合,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青岛市坚持“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人社部认定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培训机构,承担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9个专业培训任务,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另外,在职称评价方面,青岛市增设了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数字领域职称专业,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机制,高层次数字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打破“唯论文、唯学历”倾向,将项目报告、技术成果、专利发明等作为重要评审依据。2025年,已有1598人获评工业互联网专业职称,260人获评集成电路专业职称,有效激发了用人单位数字人才的创新活力。

以赛引才聚才,营造数字技术人才发展良好生态

青岛市坚持“以赛引才”,创新“以赛引才、评价聚才、平台育才”模式,组织参加3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连续举办7届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设立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并通过赴外地引才推介和向全球博士后广发“英雄帖”等措施,累计培育数字领域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402个,挖掘300余名数字领域博士后青年人才,引进率高达80%。

承办山东省首届数字工程师创新创意大赛暨国际数字工程师邀请赛,吸引6888余名数字人才报名参赛,搭建起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人才对接的高端平台。大赛初赛于近日举行,决赛将于12月初举行,届时将举办数字技术人才交流会,有效促进数字技术人才落户青岛和数字技术项目落地青岛。

展望未来:持续壮大数字技术人才“蓄水池”

根据《青岛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3-2030年)实施方案》,2025年全市计划培养数字技术领域人才4.65万人。青岛将持续加大数字人才培育力度,深化产教融合、优化政策供给、强化平台支撑、创新培育模式,加快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为数字青岛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奋力谱写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青岛篇章”。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龙善民)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