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AI科技 2025年10月24日 16:29 0 admin

2025 年秋天,一场关于芯片的全球拉锯战被荷兰人点了一把火;美国刚刚挥下重锤,全面撤销高通和英特尔向华为出口芯片的许可,立场坚定得不带一丝犹豫。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而荷兰那边,ASML 却悄悄开启了出货通道,准备向中国交付上百台 DUV 光刻机。美国想关门,欧洲有人却在开窗。看起来像是立场分裂,其实背后是全球产业链在政治与商业之间的艰难博弈,更是把芯片这门生意彻底推上了国际政治的舞台中央。

美国 “卡脖子”

这几年,美国一直在围绕华为使劲,从 2019 年把华为拉入 “实体清单” 开始,制裁一步步升级。到 2024 年 5 月,干脆直接撤销了高通和英特尔对华为的出口许可,彻底断了它们和中国最重要客户之一的交易线。

理由依旧是国家安全,但外界早已看出这背后是经济竞争的真实驱动。美国打击华为的同时,也给自家企业带来了不小的伤害。高通因禁令在 2020 年部分季度授权收入减少,但全年具体损失需以财报为准;2024 年出口许可被撤销后,股价立马下跌。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英特尔中国业务受制裁影响,2024 年营收为 155.32 亿美元,2025 年数据待财报更新。芯片不是鞋子,丢一个大客户,不是换条销售渠道就能补回来的。

这种 “自损八百” 的打法,还削弱了美国芯片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波士顿咨询 2020 年报告指出,若长期限制对华出口,美国半导体全球份额可能下降 8%。

这不光是市场收入的问题,还包括研发投入和产能利用率的下降。说到底,科技行业的命脉不在政治口号,而在规模经济和技术迭代。一个封锁令下去,断了的不只是供货,还有未来的增长曲线。

荷兰开闸,ASML 不陪美国玩儿 “孤岛游戏”

就在美国高调封禁华为供应链的同时,荷兰的 ASML 却在做另一笔账。ASML 2024 年对华销售额显著增长,DUV 光刻机占重要份额,但具体台数未公开。而到 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贡献了将近一半的系统销售额。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对 ASML 来说,中国客户是现金流的半壁江山,ASML 的态度也从未遮掩过自己的商业考量。上一任 CEO 彼得・温宁克就曾公开批评,美国搞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是靠意识形态而不是靠数据和事实。

ASML 的光刻机本来就是全球合作的成果,德国镜头、美国激光、中国稀土,缺一不可。在美国不断施压的背景下,ASML 一边遵守政策,不向中国提供最先进的 EUV 设备,一边拼命争取 DUV 光刻机的出口许可。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这种 “两头下注” 的操作,其实折射出欧洲企业在夹缝中求生的现实。他们不想被裹挟进中美之间的技术冷战,但更不想放弃中国这个 “不能没有的市场”。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而这次 ASML “动真格了”,大批量出货 DUV 设备,等于直接告诉美国:你堵你的墙,我做我的生意。这不是挑衅,而是现实 —— 全球产业链的深度绑定,不是三道行政命令就能拆开的。

中国自主创新成了最稳的底牌

美国管得越紧,中国动作越快,过去几年,中国芯片产业摆明了双轨并行:短期靠进口设备维持产能,长期靠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技术。

特别是面对美国步步紧逼,中国企业学会了 “抢跑”。在美国禁令生效前提前备货,最大限度把窗口期利用到极致。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自主研发也不是嘴上说说。上海微电子 2024 年实现 90 纳米光刻机量产,2025 年 5 月交付首台 28 纳米浸没式光刻机,虽然和 ASML 的顶级设备还有差距,但这一步已经把中国从 “完全依赖” 拉到了 “局部替代”。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再结合封装测试领域,中国封测企业在全球 OSAT 市场份额已达 28.5%,一些环节甚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背后,是国家大基金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

国家大基金二期累计投入超 2000 亿元,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引来了更多社会资本跟进。而中国市场本身就消化了全球芯片出口的一半,这种需求体量,是任何一个芯片厂商都不敢忽视的底气。

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动能的双重作用下,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加速完成从 “跟跑” 到 “并跑” 的转变。虽然高端制造仍有差距,但趋势清晰:封得住设备,封不住思路;断得了原料,断不了市场逻辑。

全球化没有退路,芯片冷战终将走进死胡同

这场由美国挑起的芯片博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竞争,而是演变成一场牵动全球格局的政治经济混战。美国想拉起 “小院高墙”,结果却发现墙外的盟友不太配合。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欧洲企业如 ASML 要的是利润表,不是意识形态。亚洲国家也在重新评估自己的技术路线和供应链安全。即使是美国本土的芯片大厂,也在用脚投票 —— 不愿轻易放弃中国市场。

而中国这边,在封锁中反而走出了自主创新的路径。这种 “被逼出来的成长”,短期看是阵痛,长期看却是转机。芯片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它的合作逻辑远大于对抗逻辑。

ASML 的选择提醒世界,市场终究会发声,商业理性不会长期让位给政治冲动。中国芯片产业在压力下加速突破,2025 年国产 28 纳米光刻机量产标志着从 “跟跑” 向 “并跑” 的关键跨越。

允许高通等美企向华为出货,荷兰动真格的了,外媒:事情闹大了

荷兰这次真的不是 “象征性出货”,而是用行动表达态度。美国的铁腕政策遇上了欧洲的商业理性,中国的应对则展现了静水深流的韧性。

芯片这场全球三方博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敌我对立,更像是一场谁更懂得平衡与布局的系统较量。2025 年,芯片冷战走到了一个临界点,而未来的走向,或许不再由单一力量决定。中国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始终倡导开放合作,推动全球产业链共赢。

信息来源:

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2019):美国商务部官网,2019年5月,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美国技术产品。

现任CEO克里斯托夫·富凯在2024年9月公开表示限制更多出于竞争动机而非安全问题:来源 Bloomberg, ASML官网新闻发布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