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法治护航+AI赋能 淄博市临淄区双轮驱动优化营商环境

AI科技 2025年10月19日 04:47 1 admin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土壤”,是企业发展的“空气”。今年以来,淄博市临淄区以法治建设为基石、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通过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与试点应用“商事登记AI智能辅助场景”,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劲发展动能,擦亮“临淄服务”金字招牌。

法治护航+AI赋能 淄博市临淄区双轮驱动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护航发展 精准破解企业发展困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临淄区政法系统紧扣企业需求,以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为抓手,从“解难题、护权益、提效能”三个维度发力,为企业发展筑牢法治“防护网”。

“多亏了你们的协助,为我们挽回了80多万的经济损失,针对企业需求开展的讲座培训,提升了公司员工的法律意识。”山东美陵中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于庆华对临淄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连声感谢道。前不久,山东美陵集团与江苏省某合作企业发生合同纠纷,急需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情急之下向临淄区人民法院申请立案并申请保全对方财产。法院立案法官接到材料后,第一时间开展审查工作,却发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院对该跨省合同纠纷案件无管辖权。考虑到企业情况紧急,立案法官当即决定启动“跨域立案”机制。在外省法院的积极配合下,对涉案外省企业的相关财产采取了保全措施,有效避免了申请企业的权益受损。

据临淄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崔杰介绍,临淄区人民法院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司法需求,畅通涉企纠纷快速响应机制,对于涉企纠纷,开启绿色通道,强化诉讼引导,做到优先审查、优先立案、优先办理。还通过一站式纠纷化解模式为市场主体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路径,助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临淄的创新举措不止于此。今年初,临淄区通过召开座谈会、网上投票等方式开展“问需于企”调研,精准梳理出企业在法律服务、执法规范、案件执行、破产清算、知识产权保护等7个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这些痛点,政法系统聚焦六大领域打出“组合拳”:在营造平安环境上,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已成功化解征地拆迁、施工滋扰等纠纷72起;在保护合法权益上,主动对接异地执法司法41起,办结拖欠企业账款执行案件356件、追回资金9702万元,办理合同诈骗、强迫交易等侵害企业权益案件15起;在提升办案质效上,建立涉企案件分析研判机制,对16件案件“快侦快办”、3925件一审民商事案件“简案快审”,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在防范重大风险上,深化府院联动推进破产清算,执结金融债权案件412件、执行到位1.12亿元,摸排涉企非法集资4家、涉及金额5.72亿元;在优化法律服务上,为500余家企业负责人开展法律专题培训,打造金岭、金山、稷下等“一站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在维护公平竞争上,办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6件,对287家企业实行免检管理,建立“行刑衔接”机制移送环境污染案件6件。

保护合法权益,不是法外开恩;支持创新发展,更要依法经营。临淄区始终坚持厘清“合法权益”与“依法保护”的边界,平衡“创新发展”与“依法经营”的关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政法部门主动“亲商护商”,同时引导企业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习惯,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法治护航+AI赋能 淄博市临淄区双轮驱动优化营商环境

AI赋能商事登记 审批效率跑出“加速度”

“以前起名要反复琢磨、多次查重,现在应用自动推荐一组6个符合要求的名称,还能持续推荐多组,不到5分钟就选好了,太方便了!”刚完成企业名称申报的张冬梅,对临淄区新上线的“商事登记AI智能辅助场景”赞不绝口。6月10日,由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导开发的该场景在临淄区试运行,聚焦“智慧起名”与“智能辅助审核”两大核心功能,让商事登记告别“反复跑、多次改”的传统模式。

在“智慧起名”环节,AI工具深度融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商事登记规范,构建起“偏好适配+智能生成+合规校验”的全流程服务体系。通过对接禁限用词库、名称数据库,该模块可自动过滤敏感词与高风险表述,结合组织形式、行业类型等偏好,精准推荐合规名称,且支持多组推荐直至市场主体满意。该模块已嵌入省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不仅有效拦截“傍名牌”“恶意抢注”等违规行为,更将名称登记效率提升90%以上。截至目前,已为1223名申请人推荐名称7338个,市场主体取名难问题迎刃而解。

“智能辅助审核”则重塑了登记审查范式。该模块同步对接省企业开办“一窗通”与省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形成“双向赋能”格局:对申报端,提供设立登记智能预检服务,自动提取材料关键要素、定位问题并生成修改指导报告,大幅提升一次性通过率;对审批端,将单件业务审核时长从平均10分钟压缩至3分钟,业务承载能力提升230%,同时通过标准化输出预审建议,将审批一致性稳定在99%,显著降低人工误判率。以临淄区年均新设7000户市场主体计算,该功能每年可节省沟通查询时间超4750小时,登记机关也得以精简后台审核人员,将人力资源转向高附加值服务。运行至今,已有710家市场主体享受到高效服务。

两大功能协同联动,更构建起全流程智能化登记服务链条。临淄区依托“政务云+政务网”双闭环运行环境,数据处理严格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目前已梳理出26个预审高频共性问题,覆盖17个单独场景、10个复合场景及596条审核要点,完成公司与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64个核心审核点的规则配置。AI工具的应用,不仅降低了窗口培训压力与用工风险,更实现了政务服务“降本增效”与“服务升级”的双重目标,其形成的智能审批模型,为政务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可复用的“临淄经验”。

从法治保障的“权益守护”,到AI赋能的“效率改革”,临淄区正以更优的服务、更实的举措,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市场主体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信心与活力,助力淄博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张吉宝 李鸿斐 通讯员 宋阳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