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08日 18:25 1 aa

央视新闻

说到高科技,在安徽合肥,有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要把咱们国家在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装置,做一种可视化的表达。比如让人造太阳内部看不见的高温粒子纷纷出场,让量子纠缠态的变化像星星跳起默契之舞。借助这些具象化的科普呈现,让大家知道中国的前沿科技有多牛,中国的大科学装置有多牛,在更多的年轻人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墨子”巡天望远镜

“祖冲之”超导量子计算机

当这些科学领域里仰望星空的名字

被用画面呈现出来后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在安徽合肥,有一群20多岁的年轻人,用手中的“视频魔法”,将中国科学家研究中的浩瀚宇宙与微观粒子的奥秘,翻译成一场场超乎想象的视觉奇观,成了前沿科技的“科学翻译官”。而像这样的作品,他们已经完成了数十个。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EAST装置,被称为中国“人造太阳”,它可以模仿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在装置内部产生超高温、超低温等极限条件,科学家们可以借此研究核聚变反应的可控性和持续性。但是EAST装置运行过程非常复杂,它内部核聚变的反应过程肉眼无法观测。但是杨远帆团队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对EAST装置进行数字孪生重建,戴上XR设备,就可以实现凌空拆解,内部的功能模块可以直观呈现,运行原理也一目了然。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历时4个多月的制作,先后修改十几个版本。原本在托卡马克真空室内运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运行轨道,经过计算机模拟后,终于变得清晰可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让粒子显形”的想法,在这群年轻人的手中变成了现实。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安徽可视科学科技有限公司 杨远帆:这些镜头在科学家脑海里面浮现了很多次,但是他是第一次亲眼看到了他们的成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呈现,就在他们看到这些成果,那种喜出望外、溢于言表的喜悦是让我非常激动的,我是要比他们更开心。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杨远帆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位力学博士,2020年,他曾在校内参与运营学校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当时部分制作简单,却达到数千万阅读量的科普短视频,引起了他的思考。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安徽可视科学科技有限公司 杨远帆:我就非常惊喜,发现我们国家的很多公众对于前沿的科学是很感兴趣的。我们当时就在想,我们能不能够作为“科学翻译官”的身份,把中国最“硬核”的、最前沿的科学,能够给它翻译,或者说转化成为公众可以看得到、摸得着以及可以交互的3D模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理解中国最前沿的科学。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就这样,杨远帆和几名同学一起踏上了“科学可视化”的道路。团队里既有来自本校和其他高校的同学,也有来自国外的留学生。平日里,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小伙伴会在一起头脑风暴,也会到科学装置的工程建设现场考察。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这是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工程建设现场,它也被称作“下一代人造太阳”,如何将它做可视化呈现,正是团队的下一个挑战。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安徽可视科学科技有限公司 杨远帆:规模最大,以及挑战也最大的一个大科学装置了,因为它还没有建成,现在我们所有的参考数据和材料只有它的图纸和CAD的数据。BEST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能力的新挑战,如何把这种超大规模的科学数据、科学装置能够呈现出来,是让我们很兴奋的一件事情。

现在,杨远帆团队已经和全国150多位科学家,十几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产生了合作。他们要担当好“科学翻译官”,将中国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用最美的方式向世界传播。

“让粒子显形” 中国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安徽可视科学科技有限公司 王达开:我们的初心其实就是,让中国的“硬核”科学被看见,这件事情也让我们觉得挺有意义的。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