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十大品牌 2025年09月26日 09:52 1 aa

文 | 青茶

前言

在高科技产业链中,有一种气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氦气。

长期被美、卡垄断,中国九成以上依赖进口,价格高昂、随意限供,科研与产业常被“卡脖子”。

2025年8月18日,陕西延安传来捷报: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突破6N9级超纯氦气技术,纯度高达99.99997%,彻底打破西方封锁。

锁喉之手,终被斩断!中国终于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氦气的真正价值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氦气,往往想到的只是游乐园里漂浮在空中的气球。

但事实上,氦气绝不是小孩子的玩具,它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中的作用堪比血液之于人体。

它的稳定性极强,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最重要的是,它的沸点极低——零下269摄氏度才会变成液体。

这一独特特性,让氦气在众多高精尖行业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在医疗领域,氦气是核磁共振(MRI)设备的灵魂。

核磁共振之所以能拍出清晰的人体内部图像,靠的就是超导磁体,而超导磁体必须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运行。

没有液氦降温,再先进的MRI也会瞬间报废,几千万的设备可能变成废铁。

可以说,每一次精确诊断的背后,都有氦气的默默支持。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在前沿科技方面,氦气的重要性更是无法替代。

量子计算机、粒子加速器,这些听上去“高冷”的名词,其实都依赖氦气来维持超低温的运行环境。

没有氦气,它们的实验根本无法启动。尤其是量子计算机,被誉为下一代科技革命的引擎,而氦气就是这台引擎的冷却剂。

航天领域同样离不开氦气。火箭发射需要给燃料加压,卫星在太空中需要温控,没有氦气的支持,发射可能被迫推迟,卫星甚至直接报废。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想象一下,如果在一次重要的卫星发射中氦气供应突然中断,这不仅是巨额损失,更可能动摇整个航天计划。

而最为关键的,是半导体产业。芯片制造堪称现代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中往往分布着数十亿个晶体管。

制造过程中哪怕有一粒灰尘,都可能导致整个芯片报废。

氦气由于惰性极强,是确保制造环境绝对纯净的最佳保护气体。没有氦气,就没有高良率的芯片生产。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然而,这种至关重要的“工业血液”,却极其稀缺。

大气中氦气的比例只有百万分之六,探明储量全球一共不过484亿立方米。

其中,美国一家就掌握了40%的储量,卡塔尔则占据了大部分剩余份额。

而中国的天然气田中,氦气含量仅0.03%,提取难度极大。长期以来,中国超过90%的氦气依赖进口。

这意味着,我们的MRI、芯片工厂、火箭发射,几乎都要看美国和卡塔尔的脸色。这就是氦气之于中国的残酷现实。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中国科研打破技术封锁

氦气的稀缺已经够让人头疼,更可怕的是,美国和卡塔尔牢牢掌握了提纯技术与设备。

高端产业需要的不是普通氦气,而是纯度超过99.9999%的6N级超纯氦气。

中国过去虽然能够提纯,但最高只能达到5N(99.999%)。

别小看这一道“差一个9”的鸿沟,它直接决定了能不能用于顶尖产业。

5N的氦气在医疗设备、航天、芯片制造等领域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中国科研人员只能眼睁睁看着设备在等待超纯氦气,却无法使用国产产品。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美国深知氦气的战略地位,早早把相关设备列入禁运清单。

制冷机、液化器、透平膨胀机,乃至关键的过滤技术,一个都不卖给中国。

没有设备,没有技术支持,中国的科研人员只能在实验室里苦苦摸索。

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中国电科旗下的万瑞冷电公司决定正面迎战。

他们提出了一套“四步走”战略来攻克氦气提纯的世界难题。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第一步,利用催化剂脱除氢气;第二步,使用小孔膜将大分子杂质过滤掉;第三步,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吸附掉氮气和甲烷。

前三步看似困难,却都能通过不断试验解决。然而,真正的难点在于最后一步——分离氖气。

氦气与氖气是“孪生兄弟”,它们的分子量只差0.003克每摩尔,几乎一模一样。

要把这两者分开,难度堪比在沙堆里挑出芝麻。

面对这道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中国科研人员决定从极端环境入手。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他们在零下243℃的超低温环境中展开实验,设计了一套独创的双塔结构,让氖气在极寒中逐渐“冻结”分离出来。

为了找到最佳的工艺参数,科研团队成员胡有明做了一千多次实验,项目负责人荣成旭更是连续几天几夜守在实验室,几乎以生命在与难题搏斗。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2025年8月18日,在陕西延安的测试现场,科研人员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自主研制的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顺利通过验收,产出纯度高达99.99997%的超纯氦气!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这一突破,不仅达到了国际最顶尖水平,还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超越。

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积比国外产品小40%,效率却提升了50%。

控制系统引入人工智能,可自动调节运行参数,保证产品质量始终稳定。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一次体系化的升级。

短短六年,中国从完全依赖进口,到实现6N9级超纯氦气量产,科研人员用汗水与坚持,斩断了西方的技术枷锁。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中国人赢了。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中国氦气的反击

突破一经传出,全球氦气市场立即出现震荡。

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供应商,纷纷下调中国区报价,试图挽回市场。

但一切已经太迟。中国已经有能力实现自主保障,不再受制于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仅满足了自给,还开始谋划更大的战略布局。

万瑞冷电宣布,将出口氦气提纯设备,推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中国还主导制定了行业标准《氦气纯化器》,以此确立未来的话语权。

掌握标准,才意味着真正的主导权。

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经济与战略上的逆袭。

长期以来,国际氦气市场是卖方垄断,中国只能被动接受高价和限供。

如今,中国掌握核心技术,不仅可以打破垄断,还能通过出口设备和标准引领全球市场。

那些企图卡中国脖子的国家,反而可能被中国“反卡”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从更长远来看,这一突破意义深远。

它为中国在高端医疗、航天、半导体等产业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也为更多“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树立了信心。

今天,我们攻克了氦气,明天,就能攻克光刻机、发动机等更多关键领域。

科研人员的红眼眶,是这场胜利最生动的注脚。

六年的坚持,从无数次失败到成功,每一步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与韧性。

这不是单一企业的胜利,而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象征。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结语

氦气突破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在寂静实验室里日夜奋战的身影,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坚定步伐。

从90%依赖进口,到掌握99.99997%的超纯氦气,中国用六年完成了别人眼中“不可能的任务”。

曾经掌控我们命脉的垄断者,终究抵不过中国人的智慧与决心。

今天的氦气,明天的更多技术,都会一一被我们攻克。

锁喉之手,终将被斩断;属于中国的科技脊梁,正在挺立!

参考文献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比芯片更让美国担心!中国科技再度突破,夺回“工业血液”控制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