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厦门。天马微电子发布会的灯光渐暗,大屏幕上,“天工屏”三个字如星辰亮起。台下坐着中国科学院院士、产业链伙伴、媒体与行业观察者。这一刻,不...
2025-09-23 0
文 | 青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芯片成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
英伟达凭借A100和H100系列芯片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它的CUDA平台和庞大的开发者生态,几乎垄断了AI领域的核心话语权。
但现在,华为的昇腾芯片崛起,挑战英伟达的霸主地位。
华为不仅在芯片性能上追赶上来了,还在生态建设上迎头赶上,尤其是百万卡集群的推出,彻底改变了AI产业的格局。
华为能否打破英伟达的垄断,实现逆袭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芯片已经成为支撑这一技术发展的基石。
早在2018年,华为便意识到人工智能革命即将到来,迅速启动了AI芯片的布局。
此时,华为的麒麟芯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威胁到了苹果等巨头的地位。
华为并没有止步于手机芯片的研发,而是将目光投向了AI芯片的制高点——昇腾系列。
2018年,华为发布了昇腾910芯片。
这款芯片不仅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还实现了计算密度的突破,成为全球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芯片之一。
昇腾910的横空出世,一度让业内外都对华为的技术创新能力刮目相看,许多人认为华为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成为全球的规则制定者。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了,随着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制裁不断升级,华为的AI芯片研发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美国政府不仅限制了华为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的合作,更通过制裁封锁了华为获取关键技术和高端制造工艺的通道,导致华为在芯片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遭遇了极大的瓶颈。
尽管如此,华为并未选择放弃,而是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逐步突破了这些瓶颈。
随着昇腾950芯片的发布,华为再次证明了其在AI芯片领域的雄心壮志。
昇腾950的推出不仅提升了华为芯片的性能,还在集群化计算和高速互联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昇腾950的问世并非华为在AI芯片领域的终极目标,反而是华为重塑全球AI生态的开端。
昇腾950芯片支持构建大规模的AI集群,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分布式计算的优势。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华为推出了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百万卡集群。
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华为可以通过成千上万颗昇腾芯片的协同工作,构建出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从而能够挑战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英伟达作为全球AI芯片领域的绝对领军者,其A100和H100系列芯片已经占据了约90%的全球高端AI训练市场。
英伟达的市场领导地位并非仅仅建立在芯片硬件的技术优势上,更重要的是其强大的生态系统,尤其是CUDA平台的普及。
CUDA是一种并行计算架构,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软件工具链、AI框架以及开发库,几乎所有主流的AI应用、深度学习框架、甚至高校的AI课程,都会依赖CUDA生态来进行研发和部署。
英伟达通过这种硬件与软件的高度融合,牢牢地将全球开发者、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客户绑在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内。
为了替代英伟达,华为不仅要在硬件层面与英伟达竞争,还必须挑战其生态系统的主导地位。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要打破英伟达的CUDA壁垒,华为不仅要研发出足够强大的芯片,还需要在软件层面提供一个完整且高效的开发工具链。
为此,华为在过去几年中积极布局AI软件平台,开发了与CUDA兼容的计算平台——MindSpore。
MindSpore不仅支持昇腾芯片的高效计算,还可以兼容其他芯片和硬件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更广泛的选择。
而为了更好地支持开发者,华为还推出了与MindSpore紧密结合的AI框架和模型库,这些举措标志着华为正在努力构建自己的AI生态系统,从而逐步摆脱对英伟达CUDA平台的依赖。
华为还积极推动AI芯片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落地,通过与科研机构、大模型厂商的深度合作,逐步扩大其AI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这些合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合作,更是生态建设中的一步步推进,逐渐为华为在全球AI领域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传统的AI计算中,单一的高性能芯片固然重要,但往往由于硬件性能的限制,单颗芯片无法满足超大规模AI训练的需求。
英伟达通过不断提升芯片单卡性能,确保其A100和H100芯片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然而,华为通过创新的集群计算模式,提出了“百万卡集群”的概念。
百万卡集群并不是指单一芯片的计算能力超越英伟达,而是通过成千上万颗昇腾芯片的协同工作,达到超越单一芯片的计算能力。
通过高速互联技术,华为能够将这些芯片通过网络互联,使得每颗芯片在计算中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种集群化计算不仅能够弥补单颗芯片性能的差距,更能够在大规模并行计算中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这使得华为的昇腾芯片在超大规模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中,具备了与英伟达A100、H100竞争的实力。
华为的百万卡集群并非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已经在多个科研机构和大模型厂商中得到应用。
这意味着华为不仅能够在技术上与英伟达一较高下,还能够在市场上逐步积累自己的竞争优势。
通过这种大规模集群的方式,华为不仅突破了单芯片性能的瓶颈,还通过量的积累,逐步在AI计算领域建立了与英伟达相抗衡的实力。
未来,华为能否真正取代英伟达,成为全球AI芯片市场的领跑者,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但毫无疑问,华为的崛起将对全球AI产业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
华为在AI芯片领域的崛起,尤其是昇腾芯片的突破和百万卡集群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AI技术竞争中的强势崛起。
虽然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占据了多年主导地位,但随着华为不断突破技术难题,重构全球AI生态,英伟达的霸权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这场竞争并非单纯的技术对决,更是一场全球AI产业格局的重塑。
中国的芯片企业和AI技术开发者正在加速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并努力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相关文章
2025年秋,厦门。天马微电子发布会的灯光渐暗,大屏幕上,“天工屏”三个字如星辰亮起。台下坐着中国科学院院士、产业链伙伴、媒体与行业观察者。这一刻,不...
2025-09-23 0
文 | 青茶前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芯片成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英伟达凭借A100和H100系列芯片占据了主导地位,特别是它的CUDA平台...
2025-09-23 0
来源:市场资讯(来源:研讯社)今天尾盘,半导体板块引领市场情绪大反弹。半导体在涨什么?第一,一个预期,自主可控,尤其是光刻机环节下半年大概率有新的进展...
2025-09-23 0
钛媒体App 9月23日消息,中国生物制药晚间公告,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创新药LM-2417「NaPi2b/4-1BB双特异性抗体」已完成在中国I...
2025-09-23 0
9月16日,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对外宣布完成超10亿美元C轮融资,企业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而一年前,它的估值还是26亿美元。一年之间翻...
2025-09-23 0
万众期待!2025南昌飞行大会暨航空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南昌瑶湖机场拉开帷幕。作为航空爱好者与产业从业者瞩目的年度盛会,本次大会...
2025-09-23 0
早高峰像打仗,赶地铁像冲锋。“谁懂被挤成‘薯片’后,直接在地铁站就能买到一口热包子的救赎感。”在北京,挤地铁是一种日常,也是一种“技术活”。尤其是早上...
2025-09-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