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近些年已经建立起了“品质、高端”的海外形象,可海外低价竞争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比如部分电商平台就凭极致低价策略在海外市场...
2025-08-08 0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的研发难度之大、投入之巨、周期之长,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顶尖挑战。
长期以来,西方少数强国垄断着核心技术,这使得每一个志在蓝天的国家都深知,没有自己的“航空之心”,空军的翅膀就永远不可能真正自由。
在寻求先进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不同的国家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境遇。
我国航空工业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摸爬滚打数十年,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今天的逐步腾飞,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与智慧。
而印度,似乎正享受着一份“好运气”,在外援的帮助下,看似轻松地获得了第四代涡扇发动机的关键技术。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是一个充满挑战,也满载希望的年代。我国的航空工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此前,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依然明显。
尤其令人扼腕的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多个飞机型号,例如“歼-9”、“歼-13”、“强-6”以及大型运输机项目,在那个阶段相继取消。
与这些飞机配套并行研发了将近二十年的“涡扇-6”系列发动机,也因为失去了装配对象而被迫下马,这无疑给刚刚起步的我国航空动力事业泼了一盆冷水。
当时,我国在航空动力技术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代差,已经拉大到二十年以上。
面对这样的困境,党和国家高瞻远瞩,在八十年代中期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这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外界更熟知其代号——“太行”。
“涡扇-10”项目的正式立项,是在1987年10月,最初的设想是为当时正在研制的“歼-10”战斗机提供核心动力。
在那个年代,要依靠我国自身的技术力量,独立研制出一款性能卓越、高推重比、大推力的先进涡扇发动机,其难度堪称前所未有。
彼时的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科研体系尚不健全,高端材料、精密制造工艺、复杂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科研人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唾手可得的技术援助,一切都只能从零开始,或者在极为有限的参考资料基础上进行艰苦的探索。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也就是我们熟知的606所,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先行者,承载着这份沉甸甸的使命。
它成立于1961年,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为我国飞机提供动力的重任。
几十年来,这里汇聚了一大批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顶尖人才,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有充满活力的年轻技术骨干。
在“涡扇-10”项目启动之初,整个研究所都投入到了核心机的改进工作中。
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它涉及对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核心部件的反复设计、试验与优化。
为了验证核心机的性能,科研人员们需要搭建高空台进行模拟测试。
高空台试验环境极其复杂,要模拟高空高速飞行中的温度、压力等极端条件,对试验设备和技术要求极高。
每一轮测试结果,都可能带来新的问题,需要科研人员们夜以继日地分析数据,寻找解决方案。
面对国外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我国的工程师们需要用数年甚至数十年去追赶。
这种追赶并非简单复制,而是要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掌握其设计制造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这其中充满了无数的失败、挫折和重新开始。
但正是这种“从无到有”的拓荒精神,这种“甘坐冷板凳”的奉献,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太行”发动机的研发之路,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曲折漫长。
从1987年10月项目正式启动,到最终的定型,整整耗费了近二十年的光阴。 这期间,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风险。
1989年,验证机进行了首次试车,这是项目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到1993年,验证机研制阶段基本完成。
随后的1992年10月,发动机开始在086号飞行台上进行试验,这是对其在实际飞行环境下的初步验证。
进入1997年,“太行”发动机的型号研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这意味着它将从技术验证走向实际装机。
当时的设想是将其作为我国主力战机“歼-11”和“歼-10”的动力来源。
为了进行飞行测试,我国甚至申请了一架苏-27战斗机作为试飞平台。
进入21世纪,研发进程加速。2000年10月,位于我国的624所高空台试验设施具备了大推力发动机的试验能力,这为“太行”的后续测试提供了关键保障。
紧接着,型号发动机开始进行高空台试验。装机首飞的里程碑时刻发生在2001年7月,一架苏-27试飞平台首次搭载单台“太行”发动机升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02年6月,这架安装单台“太行”发动机的苏-27试飞台再次成功首飞。
更为重要的突破是,2003年12月,两台“涡扇-10A”发动机成功装配到“歼-11A”战斗机上并完成首飞。
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涡扇-10A”也开始尝试装配到“歼-10”战斗机上进行测试。
持续的测试和改进是航空发动机研发的常态。
2005年5月11日,“太行”发动机开始了定型持久试车,这是对发动机长期可靠性和耐久性的严苛考验。
2005年11月10日,它成功通过了初始寿命试车。
最终,在2005年12月28日,“太行”发动机完成了定型审查考核,正式获得“准生证”。
经过二十年的艰苦研发,“涡扇-10A”的涡轮前温度从最初的1710K提升到了1747K,推重比也从约7.14提升到7.5左右,推力从122千牛增加到132千牛,性能达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
2022年,巴基斯坦采购我国“歼-10C”战斗机时,就明确选择了搭载“太行”发动机的版本。
这标志着“太行”发动机首次实现军贸出口,获得了国际用户的认可,也证明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成熟与可靠性。
在2022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我国首次展出了带二元矢量喷管型号的“太行”发动机,展示了我国在推力矢量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与我国航空发动机工业这种筚路蓝缕、久久为功的奋斗历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在获取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似乎总能获得一份“好运气”。
在最近举行的印度国庆阅兵式前后,一位印度高级官员对外宣称,法国赛峰集团已明确表示,准备向印度100%转让第四代喷气发动机技术,用于装备印度下一代隐形战斗机AMCA。
这一消息无疑在航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法国赛峰集团作为全球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巨头之一,拥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
其愿意“百分之百”转让技术,并强调与印度军事研究机构在设计开发、认证乃至生产等各个阶段进行全面合作,这无疑为印度打开了一条看似便捷的“技术直通车”。
印度驻法国大使更是明确表示,印度寻求的是全面的技术转让,而不仅仅是制造层面的技术输出,其目标是获取第四代涡扇发动机在设计、加工、材料等各个层面的核心技术。
不仅法国伸出橄榄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也同样向印度抛出了绣球。
在印度总理访问美国期间,通用电气航空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印度本土为印度空军生产F414发动机。
此前,通用电气已经向印度交付了大量F404发动机,用于“光辉”战斗机。
这意味着,印度的“光辉”和AMCA隐形战斗机将先后采用两种西方动力装置,先用F414过渡,再与法国合作生产更为先进的第四代中推,而与赛峰集团合作的成果,甚至有望被命名为“萨基”发动机。
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也曾表达过与印度在AMCA发动机项目上合作的意愿,甚至承诺转让知识产权。
从表面上看,印度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中推技术,多个西方航空强国竞相争夺合作机会。
然而,这种“好运气”背后,我国清醒地认识到,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并非简单地通过“转让”就能完全掌握。
法国虽然拥有成熟的第三代中推发动机,但在第四代中推领域,其自身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果法国自身都尚未完全“玩明白”的第四代中推,又如何能够真正教会印度人? 这种所谓的“100%技术转让”,很可能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人傻钱多”验证,最终印度能否真正掌握发动机的设计、研发、迭代能力,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因为真正的技术能力,是几十年来无数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的积累,是材料科学、气动热力学、控制系统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绝非一纸合同能够完全平移。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更是靠“送”也无法完全学会的。真正的强大,源于自身能力的建设。
参考资料:涡扇-15发动机有多牛?
相关文章
在中国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制造近些年已经建立起了“品质、高端”的海外形象,可海外低价竞争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比如部分电商平台就凭极致低价策略在海外市场...
2025-08-08 0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的研发难度之大、投入之巨、周期之长,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顶尖挑战。长期以来,西方少数强国垄断着核心技术,这使得每...
2025-08-08 0
对于喜欢拍照、刷剧、打游戏,又追求手机高颜值的我来说,最近入手的vivo S30系列简直就是夏天里的“梦中情机”。它不仅外观轻薄出彩,在影像与续航上的...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博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可测量布匹长度的松布机”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2...
2025-08-08 0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5日讯 晚上10点,西海岸新区香江路商圈依然灯火辉煌,饿了么外卖骑手丁旺送完最后一单,十几分钟后就回到了他的新家——“青暖红骑...
2025-08-08 0
8月8日上午,中芯国际就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举行业绩说明会。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在会上表示,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增长,主要因为在国内外政策变化影响下,...
2025-08-08 0
生成式AI服务器行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零部件供应、中游AI服务器制造以及下游应用市场三个环节。上游零部件主要包括CPU、GPU、存储芯片、固态硬盘(...
2025-08-08 0
继双足人形机器人新品Unitree R1后,宇树又发布了新款四足机器狗产品Unitree A2。 8月5日,宇树科技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产品Unitre...
2025-08-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