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美“芯片霸权”崩塌:一个战败国为何有底气实施“经济殖民”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6日 23:56 3 admin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随着美国芯片战争以其自身的惨败收场,美国已经没有能够卡中国脖子的“利器”,而中国仍有能够卡美国脖子的稀土。在跨太平洋博弈中,中国卧薪尝胆、自力更生好不容易换来对美国的战略性优势,会接受美国经济殖民?

美“芯片霸权”崩塌:一个战败国为何有底气实施“经济殖民”

贝森特接受彭博社财经频道专访

“他们能造出接近我们的AI芯片,所以必须用倾销让中国芯片卖不出去。”——美国财长贝森特对彭博社的发言,暴露了美国从“卡脖子”转向“芯片入侵”的战略溃退

美国政策突变:从封锁到倾销的失败逻辑

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悄然批准英伟达恢复对华出口H20芯片,同步放行AMD的MI308系列产品。这一动作看似松动管制,实则是美方在双重压力下的被迫调整:

商业反噬:英伟达因4月全面禁令损失25亿美元营收,计提45亿美元库存减值,市值蒸发1600亿美元;AMD等企业亦面临供应链断裂危机。

技术失效:中国国产芯片性能已超越H20,百度、腾讯等企业加速替代方案,英伟达在华份额从95%暴跌至50%。

贝森特宣称的“芯片倾销”,实为美国对“卡脖子战略”破产的掩饰——当封锁无法遏制中国技术自主,便试图用低价芯片冲垮本土产业,重夺市场控制权。

天秤倾斜:中国双轨战略打破美方幻想

美国转向倾销策略的根本原因,在于博弈优势已向中国转移:

国产替代加速:2024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达34%,预计2027年将跃升至82%。华为昇腾芯片实测效率超过英伟达H100,国产生态从“可用”迈向“好用”。

美“芯片霸权”崩塌:一个战败国为何有底气实施“经济殖民”

稀土反制生效:中国通过延迟稀土出口许可、管控关键技术人才,迫使美国车企停产、半导体供应链承压。美方不得不在EDA软件管制等问题上让步,以换取稀土解禁。

制度锚点建立:中国将芯片原产地标准定为“晶圆流片地”,切断美国通过第三国规避关税的路径。任何流片自美国的芯片,无论封装地何在,均需缴纳最高125%关税。

“芯片殖民主义”:AI控制权暗战

美国倾销H20芯片绝非善意妥协,而是新型殖民陷阱:

技术枷锁:H20性能仅为旗舰H100的15%,但通过CUDA生态绑定用户,延缓国产软硬件协同突破。

白名单操控:英伟达仅向“白名单”企业供货,且需美政府二次审批。此举分化中国AI企业:合规巨头获“特供”,中小厂商陷入算力断供风险。

AI主权危机:若中国重新依赖美芯,训练数据、算法架构将受制于人。正如黄仁勋警告:“中国AI已非常接近,但生态绑定能让他们慢下来”。

稀土筹码:不可退让的战略高地

贝森特声称“中美各有对方想要之物”,试图将芯片与稀土包装成等价筹码。然而二者本质迥异:

美方困境:美国需2-3年重建稀土供应链,而中国掌控全球60%精炼产能。福特工厂停工仅是制裁链第一张骨牌。

中方清醒:商务部一面依法审批稀土许可,一面推动流片国产化。中芯国际N+2工艺良率突破80%,为国产芯片提供“去美流片”通道。

若为短期算力补给放弃稀土杠杆,无异于“以主权换折扣”——这也正是贝森特急于8月初会谈的原因:美方需要稀土远甚于中方需要H20。

“禁令松绑是战术喘息,倾销口号是殖民余音。”

美国芯片霸权崩塌始于自我反噬:六年封锁催生中国国产替代浪潮,而倾销策略暴露其技术自信溃败。当前天平倾斜的本质,是中国以 “稀土威慑+国产替代”双轨制,迫使美国在 “损失市场”或“失去供应链”间做痛苦选择。若中国坚守“流片自主+稀土管控”,美方的“芯片殖民”将止于幻想——毕竟,能卡住脖子的从来不是芯片,而是独立于博弈之外的硬实力。

美“芯片霸权”崩塌:一个战败国为何有底气实施“经济殖民”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