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0日 14:50 0 admin

最近刷到个超酷的机器人,加州理工学院和阿联酋的团队一起搞了个叫X1的系统,能走能飞还能在地上“开车”,专门用来应急救援。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以前看救援机器人,不是只能慢慢走路,就是飞一会儿就没电,要么遇到个小水沟就过不去,X1直接把这些毛病都解决了,说真的,这才是应急场景需要的“多面手”。

传统机器人的“短板”,全被X1补上了

以前应急用的机器人,总有点“偏科”。

步行机器人在废墟里走得慢不说,遇到个高墙或者水坑就卡住;飞行机器人倒是快,可续航短,飞不了多远就得回来充电;地面小车能跑,但只能在平地上晃,稍微有点障碍就歇菜。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加州理工的艾姆斯教授说得特别实在:“单个机器人本事再大,也有罩不住的地方,关键是怎么把它们的本事凑一块儿,缺点也能补补。”

X1就是这么干的,团队把两种机器人“拼”成了一个系统。

他们改了市面上的UnitreeG1人形机器人,让它能像背书包一样驮着自己研发的M4机器人。

这个M4也不简单,既能当无人机飞,落地了还能变形成小车在地上跑。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本来想,这么多功能堆一起,机器人肯定又笨又重,后来发现M4能折叠,翼展收起来才0.6米,装在G1腰上,一点不影响走路。

更厉害的是它的“脑子”自主控制算法。

整个过程不用人管,G1走到合适的地方会自己前倾身体,给M4当发射台;M4飞出去后,会自己判断该飞还是该跑,遇到障碍还能立马切换模式。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应急救援最忌讳“等人指挥”,比如地震现场信号不好,人要是没法远程操作,机器人就成了摆设,X1这种自己能拿主意的,真能省不少事。

校园演练见真章,12分钟搞定复杂救援

光说不练假把式,团队在加州理工校园搞了场模拟救援,场景还挺真实:假设校园里出了紧急情况,X1得从盖茨-托马斯实验室出发,穿过图书馆,越过一个海龟池,最后到大厅附近的“事故点”汇合。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整个过程看得人有点惊艳。

M4先从G1身上飞出去,飞到开阔地就落下来,变成小车在地上跑毕竟地上跑比飞省电。

可没跑多远就遇到了海龟池,这要是普通小车,只能绕远路,M4直接又切换成飞行模式,几秒钟就飞过去了。

全程下来一共切换了3次模式,每次都不到3秒,总共花了12分钟就完成任务。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对比一下传统机器人就知道多厉害。

以前用步行机器人走这段路,光绕开海龟池就得多花5分钟;用飞行机器人的话,中途得回来换电池,不然飞不完。

这次演练还证明了一点,X1能自己判断环境,不用人在后面喊“该飞了”“该跑了”,这在真的救援现场太重要了谁也没法提前知道现场会有什么障碍,机器人自己能应对,成功概率才高。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如此看来,X1不是花架子,是真能解决应急救援的痛点。

以后不管是地震后的废墟,还是火灾现场的小巷,有了它,救援人员不用再冒着危险冲进去,机器人先去探路、送物资,能帮不少忙。

而且它是国际团队一起搞的,加州理工懂算法,阿联酋那边擅长传感器,东北大学还帮着优化了变形结构,这种强强联手的模式,也能让技术进步更快。

跨障仅需2秒!X1机器人实战演练,完胜传统救援设备

你们觉得这种“会飞会走会开车”的机器人,以后还能用到哪些场景?比如山区救援,或者核电站巡检?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