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超微半导体]高开低走后仍大涨23.71%,后市应该如何看待?

排行榜 2025年10月07日 11:23 0 admin

AMD股价呈现“高开低走后大涨”的剧烈波动,最终以23.71%的涨幅收盘,核心源于OpenAI合作事件释放的多重重磅利好与市场短期情绪博弈的共同作用:

[超微半导体]高开低走后仍大涨23.71%,后市应该如何看待?

一、核心利好:合作协议构建“业绩+战略”双重确定性

1. 数百亿美元订单打开业绩增长天花板

与OpenAI签署的芯片供应协议,本质是为AMD锁定了长期巨额收入来源。协议明确2026年下半年启动1吉瓦AMD Instinct MI450系列GPU部署,最终扩展至6吉瓦规模——这一体量约相当于240万至300万块高性能AI加速卡,按行业均价估算总价值可达700亿至1000亿美元。对AMD而言,这不仅直接验证了其AI GPU的商业化能力,更让市场看到其数据中心业务从“追赶者”向“核心玩家”跃迁的潜力,彻底打破此前对其业绩增长持续性的疑虑。

[超微半导体]高开低走后仍大涨23.71%,后市应该如何看待?

2. 股权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强化长期信心

1.6亿股普通股认股权证的设计,构建了AMD与OpenAI“供应商-客户-股东”的铁三角关系。一方面,行权条件与GPU部署进度挂钩,倒逼双方高效推进合作落地,保障订单执行确定性;另一方面,部分行权需股价达到600美元等目标,既彰显了AMD对自身价值的信心,也为投资者设定了清晰的价值锚点。这种深度绑定远超普通商业合作,向市场传递了“双方长期共赢”的强烈信号,显著降低了投资风险预期。

[超微半导体]高开低走后仍大涨23.71%,后市应该如何看待?

3. 打破垄断格局,确立行业核心地位

作为全球高性能计算系统领导者,AMD此次成为OpenAI多元化供应链的核心选择,标志着全球AI硬件市场“英伟达独大”的格局被打破。OpenAI作为AI领域的“灯塔客户”,其选择直接背书了AMD加速器与数据中心GPU的技术竞争力——尤其是MI450系列瞄准超越竞品的性能目标,更印证了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这一突破不仅能吸引更多云厂商和AI企业导入AMD方案,更能加速其ROCm软件生态成熟,进一步削弱行业竞争壁垒。

[超微半导体]高开低走后仍大涨23.71%,后市应该如何看待?

二、波动解析:短期情绪博弈与长期价值认知的平衡

1. “高开”:利好落地后的即时情绪宣泄

协议公布后股价高开,是市场对重磅利好的本能反应。在AI概念持续主导市场情绪的背景下,AMD与OpenAI的合作直接契合了“算力军备竞赛”的核心逻辑——毕竟OpenAI CEO曾明确计划在基础设施上投入“数万亿美元”,而AMD成为其核心供应商意味着深度分享这一增量市场。叠加当前美股处于“狂热”情绪周期,投资者的“错失恐惧”心理推动资金快速涌入,形成开盘后的脉冲式上涨。

2. “低走”:短期疑虑引发的获利回吐与观望

高开后的回调源于部分短期不确定性的发酵:一是协议落地存在时间差,首批算力部署需等到2026年下半年,短期无法转化为营收,部分短线资金选择落袋为安;二是市场对AI基础设施巨额投入的回报可持续性存在争议,担忧行业扩张速度可能超出需求承载能力;三是历史估值压力显现——AMD此前市销率已处于高位,部分投资者对短期涨幅与基本面匹配度存疑,引发阶段性抛售。

3. “大涨收盘”:长期价值共识主导最终走势

午后股价回升并大幅收涨,本质是市场对合作长期价值的重新认知占据上风。一方面,当前美股整体处于乐观周期,标普500指数持续刷新纪录,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更愿意为长期成长逻辑买单;另一方面,合作带来的战略价值远超短期业绩:6吉瓦订单将推动AMD AI业务向千亿收入规模冲刺,而OpenAI的背书将加速其供应链渗透,这些长期利好最终主导了资金流向,推动股价实现大幅反包。

综上,AMD股价的剧烈波动是短期情绪与长期价值的碰撞结果,而最终的大涨则印证了市场对其“打破行业垄断、开启增长新周期”的核心预期,这场合作不仅是AMD的里程碑,更标志着全球AI算力市场进入双寡头竞争的新阶段。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