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平台半年封号1200万的背后:一场保护真实的战争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0日 01:43 1 admin

你一定在网络平台上见过这样的内容:

有人在分享日常,却突然冒出一句“什么黑咖啡被你回购了五次以上?”,评论区立刻有人热情推荐某个品牌。看似自然而然的互动,其实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植入”。

一名刚毕业的年轻小伙,在短视频中摇身一变成了“备孕专家”,头头是道地教人怎么怀孕、怎么养胎;几个年轻人自称医学生,穿上白大褂就开始推荐洗发水和保健品,其实他们对医学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百度百科。

还有人精心制造争议,把两款热门背包放在同一个帖子里发问“背A的人是不是比背B的人更精致?”评论区立刻炸开锅,热度一路上升,有人便顺势跳出来“支招”——推荐一个所谓的“正品货源”,把声量变现成了销量。

更有甚者,利用AI伪造企业家音视频,抹黑他们的形象,借助大数据定点投送不实信息,干扰企业正常合作,让许多民营企业家苦不堪言。

平台半年封号1200万的背后:一场保护真实的战争

网络截图

当虚假营销变成生意

这些营销团伙的赚钱方式是“以量取胜”,一边成千上万地注册账号,批量复制爆款笔记模板,在评论区自问自答、互相配合;一边低价招募普通用户,让人们用自己的账号大量发布同质营销内容,看起来像日常分享。

这种批量生产的“营销垃圾”,正在吞噬着网络空间的真实性。

一方面,它误导消费者,甚至带来健康、安全和财产的风险。有人因为轻信虚假测评买了毫无功效的保健品,有人因为追随“理财天才”而掉进诈骗陷阱。涉及健康、金融、教育的“假信息”,耽误的可能是消费者的人生大事。

另一方面,这类虚假营销会挤占正当经营商家的生存空间,劣币驱逐良币,甚至让正当经营商家为了活下去也去搞虚假营销,破坏商业秩序和生态。

国家出手,“清朗”亮剑

面对虚假营销乱象,国家层面正在重拳出击。2025年以来,中央网信办持续推出“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剑指虚假营销、恶意营销和“网络黑嘴”。

4月15日起,中央网信办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突出问题。

随后,中央网信办印发了“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色情低俗内容等问题。

5月22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黑嘴”伤企乱象。

7月24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上述一系列举措显示,网络环境治理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展,覆盖短视频、自媒体图文、AIGC、直播、评论区等各类信息载体,重点打击不实信息、假冒身份、蹭炒热点等行为,体现了“内容无处不在,监管如影随形”的治理思路。

另外,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了精准“定位”,如将短视频恶意营销细分为“虚假摆拍”、“虚假人设”、“违规引流”等,还列举了“苦情戏”、“成功人士爽剧”、“街头骚扰式搭讪”等具体场景。这表明,治理思路已从打击表面违规,深入到解构其背后的流量骗术和商业模式。

平台半年封号1200万的背后:一场保护真实的战争平台半年封号1200万的背后:一场保护真实的战争

在趋势上,“清朗”专项行动逐渐常态化、体系化、技术驱动,治理方式也由事后打击延伸到源头治理,例如强调训练语料、合成内容标识和资质认证机制的规范与安全,凸显前端预防。每一项行动都更强调“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同时,涉企“黑嘴”专项行动表明,网络治理已与经济治理挂钩,直接服务于优化营商环境。今年5月至7月底,北京市网信办清理违法信息近50万条、依法处置违规账号2万余个,并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彰显了监管部门为企业发展撑腰的决心。

平台半年封号1200万的背后:一场保护真实的战争

近日,一男子因大量发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知名食品企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合肥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平台跟进,主动出击

监管发力治理,平台自然也要相向而行。在所有平台里,小红书尤为“较真”。为了治理虚假营销内容,小红书今年3月成立“打击虚假营销战队”。截至9月,这支战队已封禁超1200万个虚假账号,处置1376万篇营销笔记,清理超3.6亿条虚假评论,让虚假内容曝光量整体下降60%。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正在成为反虚假营销的利器。“打击虚假营销战队”负责人在接受长安街知事采访时提到,小红书上线了20多个AI大模型,实现了从“周级响应”到“小时级响应/实时拦截”的飞跃。

比如,此前虚假营销机构会不断变化造假模版,对抗平台识别。平台需要收集较多的虚假营销内容,提炼出新的造假模版,让机器学习后进行打击。但随着超18万条信息的“黑种子库”的建设和AI大模型的能力提升,绝大多数新造假手法会被实时识破,瞬间处置。

不仅是小红书,抖音上线“虚假摆拍专项治理”,重点清理伪装探店、虚假体验的内容,对违规账号进行封禁、清退等处罚;知乎通过实名标注和专业认证机制,压缩“伪专家”的生存空间……

不同平台打法各异,但目标一致:把造假的“土壤”一点点根除,把真实的分享和创作还给用户。

这是一场保护真实的持久战

非法营销团伙靠利益驱动,总会想出新花样,因此有关部门、平台、用户的策略方法也必须不断升级迭代,才能保持优势。

这场博弈的意义,远不止清理几篇虚假笔记。马斯克预言,大约5年时间内,人工智能将比所有人类加起来都更聪明。在这种潮流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真实的力量。

算法不该成为撕裂社会的工具,流量不能以牺牲善意为代价。用户需要的不是制造焦虑的“情绪工厂”,也不是放大对立的“角斗场”,而是能安心分享、理性交流的公共空间。对商家来说,真正能长久的,是品牌和口碑,而不是虚假的繁荣与短暂的销量。诚信经营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