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这样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22日 10:51 0 admin

【来源:长江日报】

近期,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申请“仅退款”,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曝光,也引发网友热议。

这样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AI伪造产品破损图申请“仅退款”

平台自动过审致商家损失

一般正常情况下,买家如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动起了歪脑筋——利用AI工具对产品照片进行“伪毁损”处理。

例如,将原本完好无损的袜子、杯子、玩具等图片,用AI处理成“碎裂”“破损”“有瑕疵”的样子,然后提交售后申请。这些图的商品与商家寄出的产品图几乎一致,只是加了裂痕或污渍滤镜,真假难辨。

这样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更让商家郁闷的是,即使识破了买家的AI假图,有的平台仍会自动审核通过退款申请。而一旦“仅退款”申请通过,商家不仅没收回商品,还损失了运费与货值。

此类行为是否涉嫌违法?

其实,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民事、行政以及刑事多个领域的违法。■ 民事领域

消费者虚构事实获取不正当利益,违背了民法典中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精神, 属于典型的民事欺诈 。

■ 行政领域

骗取商家货款的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3000元,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能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刑事领域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消费者的行为如多次或者单次占有的货款达到3000元,明显符合诈骗罪的构成。

平台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如电商平台 未严格遵循平台服务协议以及交易规则审查消费者的退款申请 ,便支持消费者的退款申请,则明显损害商家的权益,应承担赔偿责任。

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及商家

该如何应对?

监管部门可从三方面推进治理——

完善法律法规

当前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侧重保障消费者权益,缺乏明确保护商家的条款,导致部分消费者借AI伪造图片低成本套取不正当利益, 需在法律中明确恶意退款行为及对应后果。

落实AI生成内容标识规定

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要求AI生成的照片、视频添加可明显感知的标识 ,同时完善对删除、篡改标识用户的处罚措施。

建立跨平台用户消费信用机制

若用户在多平台实施伪造退款行为, 平台可关闭其账号,并将消费信用纳入个人征信,限制其线上消费 。

电商平台需从规则、审查、技术等维度强化管控——

  • 完善交易规则,对“仅退款”设置限制;

  • 增加人工审核投入;

  • 适当延长审查时间,既能充分核查消费者申请的合理性,也能给商家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提供证据;

  • 通过技术手段拦截伪造内容。

商家也可主动作为,降低风险——

  • 优化售后流程,明确退款规则,要求消费者提供清晰、完整的退款证据;

  • 若确认消费者提交的问题图片是隐藏标识的AI生成图,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节严重时可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转发提醒↓↓↓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法治日报

编辑| 姚昊

校对|王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