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国制药新变革:从仿制药大国到创新药强国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10日 21:04 0 admin

对中国企业研发的新药的抢购热潮,使得今年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股市值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十几家生物科技企业根据香港的特殊上市规则,在香港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行业共识认为,就如电动汽车行业一样,中国一旦建立起供应链,就能生产出同西方一样的产品,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病等各个方向。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正从廉价仿制药供应商转型为攻克癌症和罕见病等尖端产品的制造商。

中国制药新变革:从仿制药大国到创新药强国

大概两年前,中国还只是仿制药原料药的大国。2023年,中国控制着全球约80%的仿制药原料药(API)供应链。然而,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现在已经拥有全球23%的下一代治疗候选药物。

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崛起起源于2015年对药品审批法规的全面改革,以及将生物技术纳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产业规划。这些改革并为中国实现主导创新药生产的更大目标铺平了道路。

据《自然》杂志报道,全球排名前20的生物科学研究机构中有6家是中国高校。截至今年6月,中国生物科学研究水平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不仅如此,根据今年2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3年,中国创新药物临床研究的平均患者成本仅为跨国公司的30%至50%,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物的价格更低,加快了中国创新药的全球竞争力提升。

以奥雷巴替尼为例,这是一种由中国亚盛医药研发的、可以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药物。该疗法目前仍在等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批准,不过预计售价仅为美国研发的 Iclusig 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中国制药新变革:从仿制药大国到创新药强国

然而,就如电动汽车一样,美国意识到中国的药品正在崛起,便想法设法打压。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9月宣布,除非相关公司在美国建厂,否则将对进口品牌药品征收100%的关税。

然而,这却让美国陷入了一个相互矛盾的境地:他们既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又想降低药品价格。但关税并不可能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这一悖论恰恰凸显了中国创新药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

此外,关税壁垒也无法改变全球对高性价比创新药的刚性需求。现在,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正加速构建自主国际化能力,一方面通过“借船出海”与新兴市场合作,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在美国融资的可能性,以本土化生产规避贸易风险。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