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京东和宁德时代联手推出“国民好车”,“车电分离”的减值风险

AI科技 2025年10月22日 00:33 0 admin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京东和宁德时代联手推出“国民好车”,“车电分离”的减值风险

2024年,京东销售额接近1.6万亿元,成为中国营收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

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坏”在哪儿呢?

京东很可能逼近了行业天花板,很难再有高成长。星空君常年研究上市公司,一般头部企业走到这一步,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出海,二是多元化转型。

出海方面,因为电商的本质是物流仓储,高度依赖基建。京东早早开展了海外业务,受制于海外基建的影响,有些不温不火;多元化转型方面,刘强东强势回归后第一件事就是掀起了外卖大战,高调进入即时零售。

在美团被打掉了90%的利润一脸懵的时候,刘强东又宣布造车。

京东和宁德时代联手推出“国民好车”,“车电分离”的减值风险

刘强东对造车早就情有独钟,2017年,投资了蔚来。后来又投资了董明珠的格力钛能源,只是后者进展缓慢。

这一次刘强东亲自下场,联合广汽和宁德时代,做京东自己的汽车品牌。

和燃油车时代不同的是,一些动力电池厂商在新能源车时代格外的风光无限。比如,很多车企以使用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为荣,而宁德时代也投入了大量的营销资源进行推广。

是什么原因让“配件”厂商从幕后走到台前了呢?

京东和宁德时代联手推出“国民好车”,“车电分离”的减值风险

事实上,宁德时代从成立之初就充满野心,不甘心做传统的配件厂商。上市时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旗下有时代一汽、时代上汽、时代广汽等多家合资公司,通过合资公司(持股51%)和主机厂进行合作,实现建设生态的主动权。

一、车电分离、生态布局的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刚刚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

京东和宁德时代联手推出“国民好车”,“车电分离”的减值风险

数据来源:iFind

从业绩图可以看出,公司2024年出现了营收下滑但利润上升的阶段(同比下滑12.09%,净利润同比增长15.59%)。如果把时间尺度拉大一点,会发现公司2024年营收下滑的原因主要是2023年营收增幅太大了。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速回升至12.9%,但净利润增速大幅提升至41.21%,利润增速是营收增速的三倍多,显示出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结合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销售额下滑,但销量是增加的。销售额的下滑是技术更新带来的价格下降,而公司毛利率不断增高。

2024全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实现毛利率23.9%,同比增加5.8个百分点;储能电池系统实现毛利率26.8%,同比增加8.2个百分点。

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比较高,2024全年公司实现产量516GWh,同比增加32.7%,产能利用率实现76.3%。

京东和宁德时代联手推出“国民好车”,“车电分离”的减值风险

数据来源:iFind

2025年三季报毛利率略微下降,依然属于较高的层次。

用比较流行的说法,这叫“高质量发展”。

京东和宁德时代联手推出“国民好车”,“车电分离”的减值风险

二、出海的诱惑

尽管京东海外业务开展比较难,但宁德时代已经开启了海外扩张的大幕。

世界上有三个半汽车消费市场,中国、美国和欧洲算三个,以及东南亚算半个。其中美国市场准入壁垒极高,中国品牌很难进入。

欧洲和东南亚是中国汽车品牌的乐土。

随着欧盟《新电池法》的执行,中国汽车品牌想要进入欧洲,最佳方案就是从动力电池阶段,就在欧洲生产。

这方面宁德时代走在前头,海外销售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一(以半年报为例)。

京东和宁德时代联手推出“国民好车”,“车电分离”的减值风险

数据来源:iFind

德国工厂已于2024年实现投产并持续盈利;

匈牙利工厂一期项目首条产线设备已进场调试,预计2025年底完成安装;

西班牙工厂已完成前期审批手续,并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即将启动工厂筹建工作;

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产能规划15GWh,适用于动力及储能领域,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

宁德时代境外业务毛利率达29.02%,高于国内业务,成为重要增长极。

三、资产减值风险

作为一家重资产运营的企业,从财务视角来看,宁德时代最大的风险,是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投资者在2018年吃过商誉暴雷的亏,应该还会对资产减值准备有一丁点的认知。

2024年全年,宁德时代提取了高达93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中前三季度计提了76亿元;而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了44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季报、半年报未经审计,数据由公司财务人员说了算。到了2025年年报中,资产减值准备会增加到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在资产减值准备中,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有两大部分(另外,信用减值也值得关注,好在宁德时代回款尚可,现金流稳健,该风险不太大):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因三季报不披露详细数据,星空君以半年报数据为例,对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1、存货跌价准备

考虑到市场销售价格不断下降,为了确保库存商品的价值合理性,企业会对库存商品进行评估,如果出现了价值低于市场价的情况,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动力电池降价非常快,存货跌价准备也就是常态,甚至会出现成员超预期的情况。

宁德时代的存货跌价准备是常态化计提,2025年上半年计提了18亿元(含合同履约成本减值)。

简单的和营收进行对比,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相对合理的。但2025年和2024年的市场差异比较大,由于动力电池阶段性过剩,后续的降价浪潮可能会更加激烈(比如比亚迪已经向供应商提出了配件降价要求)。那么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标准可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了4.3亿。

动力电池生产线的损耗大致和产量相关,但公司的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营收并没有较大增加,因此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逐渐成为公司隐藏的风险。

整体而言,宁德时代的资产减值准备较2024年同期有了大幅的增长,而营收却规模增加不大,这是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