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份的Steam硬件调查报告已经出炉,凸显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显卡方面,RTX 4060 Laptop几个月来一直稳居榜首,份额还在继...
2025-10-06 0
前几天体验ChatGPT那个Pulse功能,三天下来感受跟坐过山车似的,一开始打开侧边栏的“动态”(这是Pulse的中文名叫法,说实话精准是精准,但一点品味没有),看着推送的卡片配图也不精美,心里直接冒出俩字“就这?”,随便留了句“我关注AI各领域落地案例”就退了。本来以为这功能也就那样,结果第二天、第三天的体验,直接让我对“AI助手”的认知变了。
先说说这功能的基础情况吧,Pulse是OpenAI新推的,山姆·奥特曼之前在社交平台说这是他“迄今为止最喜欢的功能”。简单讲就是“AI晨报”,你睡觉的时候它没闲着,会翻你之前的聊天记录、记忆,要是你允许,还能读你的日历和邮箱。第二天就用几张卡片推相关的内容,能展开问也能保存,不保存的话当天就没了。不过这功能门槛不低,只给每月200美元的ChatGPTPro用户用,还只能在手机上用。一开始我还嘀咕,这价格怕不是割韭菜?用了三天才有点明白,这可能是在高端市场先试水。
第二天打开ChatGPT的时候,推送的内容直接让我愣了一下,10张卡片里,前4张全是AI落地的案例。有国内京东AI健康医院的,能导诊还能在线购药,据说现在覆盖了不少城市;还有多伦多Loblaw的自动驾驶卡车,已经能跨城送东西了。这些都是我之前没关注到的,当时就觉得“哎,这AI还真有点东西”。更贴心的是,推完这几张,AI还问我要不要重点追“医疗健康”“交通物流”这些领域,跟个得力手下汇报完问“老板你看重点在哪”似的。后面还有三张卡片,是AI注意到我之前存了不少云栖大会的内容,主动说“这里有云栖大会的重点数据,你写稿或者做分享能用”。这时候我已经不觉得它是个简单的新闻简报了,反而有点像个会记着你需求的助理。
到了第三天,我试着点进一张讲OpenAI职业评测框架的卡片,跟AI深聊了聊,那张卡片本身不算特别出彩,分了核心速览、问题分析这些模块。但最后AI问我:“要是你愿意,我能用报告里的图表和排名,给你做个可视化摘要,需要吗?”我就回了个“要”,结果AI接着就往下做,一来二去聊了七八轮。聊完我自己都恍惚,一开始我对这评测框架一点都不懂,结果AI一步步引导着挖信息,根本不用我费脑子想“该怎么问”。这时候我才觉得,这功能可能真的会改变AI和人的交互方式,以前是你问它答,现在它会主动带你探索。我还跟AI说,我是曼联球迷,让它帮我追球队动态,赢球就多说说,输球就委婉点。现在还没看到结果,不过按曼联最近的表现,怕是很快能见识到AI的“高情商”了。
说实话,Pulse最让我惊艳的,是它从“被动”变“主动”了,以前用ChatGPT,得自己想问题,想不出来就卡那儿,跟拿着锤子不知道敲哪儿似的。现在的Pulse不一样,它会观察你的行为,主动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这背后其实是AI“能动性”的进步,不再是个死脑筋的工具,反而有点“主观思考”的意思。
为啥这一点重要,我自己琢磨过,首先,很多人用AI的时候都会“词穷”,不知道该问啥,或者问得太宽泛,得不到有用的答案。Pulse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用你问,直接把相关的信息递过来,门槛一下就低了。其次,以前用AI是“用完就关”,现在它会持续关注你的需求,比如你存了云栖大会的内容,它就记着给你补相关数据,形成一种长期的协作关系。还有一点,现在的大模型其实能力很强,但大部分人也就用了十分之一。Pulse会主动展示它能做啥,比如帮你做可视化摘要,引导你发现更多用法。如此看来,这种“主动”不只是功能升级,更像是人机交互的一种重新定义。
不过Pulse也有个让我一开始想不通的设计,内容24小时后会自动消失,28号那天我想找27号的卡片,结果根本找不到。一开始我还觉得OpenAI是不是疯了?现在信息都想存着备用,它倒好,看完就删。后来对比其他APP才明白,别的信息流APP靠广告赚钱,得让你一直刷,占你时间;但ChatGPT是订阅制,用户花钱买的是“有用的价值”,不是“刷手机的时间”。OpenAI把这叫“节制的资讯服务”,想赚的是信任,不是流量。老实讲,这种设计反而让我养成了习惯,每天早上看看Pulse,跟喝早咖啡似的,看完就该干啥干啥,不用被信息牵着走。当然,这只是第一版设计,之前GPT-5上线的时候,OpenAI一刀切砍了老模型,后来因为用户骂得多又加回来了。所以这“阅后即焚”以后会不会改,现在还说不准。
Pulse还有个挺有意思的点,就是“数据飞轮”,你用得越多,它越懂你;它越懂你,你就越离不开。比如有海外用户说,自己跟AI提过一句“是素食者”,结果后来AI推荐餐厅,自动就把非素食的筛掉了。这循环挺直白的,不是什么阴谋,就是靠个性化服务让你觉得“离不开”。
但我也琢磨出个问题,要是AI比你还懂你,会不会慢慢把你圈在“信息茧房”里,只给你看你喜欢的,慢慢就看不到其他东西了。之前看《哈佛商业评论》有篇研究,说很多人用ChatGPT的时候,拿到第一个答案就不往下探索了,这叫“定势效应”。Pulse其实在对抗这个问题,它不等你问,主动推话题,还会引导你“我还能帮你分析这个”“你可能还想了解那个”,让你忍不住多聊几句,多探索点东西。但即便这样,咱自己也得保持清醒。比如AI推AI落地案例的时候,我会故意问“这案例有啥缺点”“有没有其他领域类似的案例”,不让自己只盯着眼前那点信息。
现在Pulse只给高端用户用,跟当年iPhone刚出来似的,贵但代表了一种趋势,2024年9月ChatGPT推o1模型的时候,也是先给付费用户用,结果三个月不到,国内的DeepSeek就出了个R1模型,把o1的推理能力复现了。所以我觉得,用不了多久,这种主动AI助手的功能就会下放到更多产品里,尤其是国内的创业者,在应用创新上一直很厉害。比如得到之前想做个“笔记发芽”功能,就是你记个想法,AI第二天给你推相关内容。虽然现在还没上,但Pulse的出现,说不定能给他们不少启发。
最后想说说我的看法,Pulse这功能确实让AI离“贾维斯式助手”更近了一步,不用你开口就知道你可能需要啥,效率是真的高。但咱也别把它当“信息投喂器”,光等着它给你推内容。不如把它当成“思考启发器”,用它推的内容当起点,多问几句、多聊几层,让它帮你把思考的路铺顺,而不是替你思考。毕竟再智能的AI,也替代不了人自己的判断。未来这种主动AI会越来越多,与其担心被AI“控制”,不如学会怎么跟它配合,让它帮你省力气,你自己保持独立思考,这样才是最实在的。
相关文章
2025年9月份的Steam硬件调查报告已经出炉,凸显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显卡方面,RTX 4060 Laptop几个月来一直稳居榜首,份额还在继...
2025-10-06 0
在电视画质的进化史上,对比度与色域如同两条并行的赛道:前者早已通过分区技术实现了从 “明暗分明” 到 “纤毫毕现” 的跨越,后者却长期在技术瓶颈前徘徊...
2025-10-06 0
前几天体验ChatGPT那个Pulse功能,三天下来感受跟坐过山车似的,一开始打开侧边栏的“动态”(这是Pulse的中文名叫法,说实话精准是精准,但一...
2025-10-06 0
以真心服务,用行动担当——京东家政带教师、京东家政实操讲师 张晶张晶,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普通女性,今年48岁。2020年,她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为了离孩子...
2025-10-06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乐河南麻将小程序有挂吗,以及微信小程序微乐河南麻将开挂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微乐河南麻将没有...
2025-10-06 0
今天给各位分享现在知道了卡五星麻将方法技巧,原来有人用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讲述卡五星麻将的玩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2025-10-06 0
7月2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首跨铁路现浇箱梁顺利浇筑完成,为项目全线施工按下“加速键”。李埠长江公铁大桥位于湖北省荆...
2025-10-06 20
原标题:Notified在2025年HKIRA IR颁奖大会上聚焦AI与整合型IR通信枢纽香港, July 02, 2025 (GLOBE NEWSW...
2025-10-06 2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