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动静特稿丨云上的人——机腹下的“钢铁医生”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0日 12:26 1 aa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贵阳龙洞堡机场的停机坪,是陈志海最熟悉的“诊室”。

作为多彩贵州航空维修工程部四车间主任,他带领的“足印班组”声名在外。“足印”二字藏着机务人的坚守——班组刚成立时,他就带着大家立了规矩:“每步踩实、每处到位,让脚印守好安全”。酷暑里机坪焦热,寒冬中机翼结冰,他们总能准时赶到,用脚步为飞机筑就安全防线。

他的工装口袋里,总揣着两样专属“诊具”:磨得发亮的手电筒,能照清机身缝隙里的细微隐患;皱巴巴的放行检查单,记着千万项不容差错的安全标准。

今年国庆,机场航班量激增,每架飞机的“短停问诊”时间被压到35分钟,效率与精度的考验扑面而来。正午,停机坪地表温度破60℃,陈志海弯腰钻进起落架舱——金属外壳烫得能烙手。他一手举手电锁定扭力臂,一手用塞尺量缝隙,额角汗水顺脸颊淌,目光却没从零件上移开分毫。

“虹瑾,拿游标卡尺!”舱内,他声音发闷却坚定,“防扭臂缝看着宽,必须量准。螺栓哪怕一点磨损,都可能让飞机起飞‘崴脚’。”00后徒弟杨虹瑾望着他汗湿的后背,佩服他“耐热”又细致。他只淡淡道:“扛住热,才能沉下心找毛病。”

从起落架舱爬出来,他工装裤膝盖满是油污,却先翻维修日志,用红笔在起落架检查栏郑重打勾。杨虹瑾递来一瓶矿泉水:“您盯着那颗螺栓看了十分钟,我还以为您跟它较上劲了呢!”

“修飞机就得这么细。”陈志海拧开瓶盖猛灌一口,想起旧事又补充,“上次有颗螺栓看着完好,我盯了五分钟,才发现螺纹里卡了细铁丝。这就像眼里进沙子,小问题不解决,早晚酿大错。”

动静特稿丨云上的人——机腹下的“钢铁医生”

陈志海在进行飞机测试

他的工作里,藏着四季不变的坚守。

去年春运,寒潮突袭,气温跌破零下5℃,停机坪成了“冰诊室”。他带班组查空客A320时,杨虹瑾突然惊呼:“海哥!机翼前缘结了层冰!”

“这霜绝不能留,会破坏气流影响升力!”陈志海快步跑过去,一边查一边解释,“就算有除冰车,也得先清缝隙里的冰,不然除冰液渗不进去,还是有隐患。”两人举着热风枪蹲在机翼下,寒风裹着冰粒打在脸上像针扎。杨虹瑾冻得跺脚:“能快点吗?”

他轻轻调低热风枪温度:“慢工出细活。温度太高会烤坏蒙皮保护层,得像暖手似的慢慢化。你看,缝里还藏着块冰,得斜着伸进去吹才彻底。”

深夜抢修,更是家常便饭。

上个月凌晨两点,陈志海刚躺下,电话急促响起:一架夜间航班落地后,航电系统出现故障警告,第二天一早还要飞早班机。他抓起外套往机场赶,到维修车间时,正撞见杨虹瑾对着故障灯犯难。

动静特稿丨云上的人——机腹下的“钢铁医生”

陈志海检查机轮

“别慌,从基础线路查起。”他拍了拍徒弟的肩,开机舱盖顺线束逐段查接头。十几分钟后,就在仪表盘后找到松脱的信号线。重插固定,故障灯瞬间熄灭。天蒙蒙亮时,看着飞机滑出停机位,杨虹瑾揉着红眼睛感慨:“咱这白夜倒班,总在半夜干活。”

“深夜是处理故障的黄金期。”陈志海拍他的肩,“多熬点夜,把问题拦在地面上,早班旅客就能准时出发,值了。”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他依旧没闲。带班组给飞机做“航后全面体检”,从发动机叶片细微裂纹到轮胎胎压,32项检查按检修标准一项没落。夜色渐深,杨虹瑾揉着酸腰,看着轮胎纹路打趣:“您看这轮胎的磨损纹路,多像手上的纹路啊,每一道都藏着自己的‘故事’。”

“可不是嘛。”陈志海指着工具箱上“安全第一”的标识笑,“把修飞机当乐趣,才能把每个细节做到位。”

这时,调度室的通知又传来:有架飞机液压油位偏低,要紧急排查渗漏点。他立刻抓起手电起身,刚到车间门口,同事王兴宁就扛着油桶和压力表从检修房出来:“海哥,地面管路压力正常,重点查机舱内接头,我跟你们一起去!”

“好!走,咱仨给它做回‘专科会诊’!”陈志海挥挥手,三人并肩朝待修的飞机快步走去。

晨光渐亮,停机坪泛起微光。陈志海的身影仍大半探在发动机舱里,工装后背的汗水混着晨露,手心的工具却没停。

很快,妥乐古银杏披金、梵净山挂雾凇,都是游客爱来的秋冬文旅地。载着满心期待的游客,航班会依旧在这片天空起落。而他和“足印班组”的脚印,会伴着飞机的轰鸣声,稳稳留在每一个春夏秋冬里,守着每一次文旅出行的平安起降。

记者 杨婧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