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机器人过于逼真,小鹏创始人解开人形机器人拉链,证明它不是人类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7日 22:49 1 aa
机器人过于逼真,小鹏创始人解开人形机器人拉链,证明它不是人类

当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不得不在镜头前拉开自家人形机器人的拉链来证明它不是真人时,这一幕既荒诞又深刻地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达到的惊人水平。这个名为Iron的人形机器人因其过于逼真的动作表现,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质疑,迫使公司高层亲自出面澄清,意外地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周四下午,何小鹏在微博上透露,机器人团队在新一代Iron发布后"兴奋得睡不着觉",不是因为技术突破的喜悦,而是因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声。用户们纷纷猜测这个能够流畅行走、自然转身的机器人实际上是穿着特制服装的真人演员。这种质疑声音如此强烈,以至于小鹏团队不得不紧急制作验证视频。

在这段澄清视频中,Iron机器人走了几步后,一位同事从背后拉开了其人造皮肤的拉链,露出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电子元件。何小鹏特意提到可以听到冷却系统的运转声和风扇的微弱噪音,这些细节成为证明机器真实性的关键证据。

技术突破与市场反应

机器人过于逼真,小鹏创始人解开人形机器人拉链,证明它不是人类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何小鹏推出了该公司的下一代Iron人形机器人。照片:法新社

这一事件迅速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数据显示,相关话题标签在抖音平台上占据热搜榜前两位,足见公众对这一技术成就的震惊程度。更有趣的是,资本市场也对此事件作出了敏感反应:小鹏汽车股价在机器人首次亮相后下跌2%,但在发布验证视频后的第二天反弹1.4%,显示投资者对技术真实性的关切。

Iron机器人的技术规格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这款由视觉-语言-行动2.0人工智能模型驱动的机器人,拥有82个自由度,能够执行跳舞、走秀等复杂的类人动作。其核心创新在于直接基于视觉数据进行环境解释和决策,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图像到语言转换过程中的信息损失,大幅提升了反应效率。

小鹏汽车在Iron的设计上投入了巨大心血,采用了人形脊柱、仿生肌肉和完全灵活的人造皮肤等先进技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机器人使用了业界最小的谐波关节来制造真人大小的铰接手,这一技术突破使其手部动作更加精细和自然。

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小鹏设计了两种体型版本:较宽的男性版本和围绕较小框架设计的纤薄女性版本。据小鹏机器人中心副总裁米良川介绍,由于空间限制更加严格,纤薄版本的设计难度更高,但这种多样化设计理念体现了公司对市场细分需求的深度理解。

商业化前景与产业布局

机器人过于逼真,小鹏创始人解开人形机器人拉链,证明它不是人类

人们在广州总部观看小鹏下一代铁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日期间的视频片段。照片:法新社

Iron机器人并非仅停留在技术展示层面,其商业化进程已经启动。小鹏汽车已确定了首个客户——中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宝山钢铁。宝钢董事长邹金新表示,这些机器人将部署在"检验等复杂工业领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入重工业应用场景。

这一合作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钢铁行业作为传统重工业的代表,对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要求极高。宝钢选择Iron机器人,不仅验证了其技术成熟度,也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

小鹏汽车计划在明年实现Iron的量产,这一时间表体现了公司对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的信心。从技术展示到商业量产,这个跨越往往是最困难的阶段,需要解决成本控制、质量稳定性、维护便利性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

Iron机器人事件发生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近期,总部位于深圳的优必选机器人与四川省一家数据采集工厂签署了价值1.59亿元人民币的协议,这是该公司一个月内的第三笔重大订单,显示市场需求的旺盛。

同样位于深圳的达闼科技宣布计划今年向苹果供应商蓝思科技交付1000台人形机器人,这一订单规模在行业内具有标杆意义。这些合作案例表明,中国人形机器人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场景,开始在制造业中发挥实际价值。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机器人行业收入增长近30%,这一增长率远超多数传统制造业。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和应用的重要引领者。

小鹏Iron机器人引发的"真人质疑"事件,虽然始于一场误会,却意外地成为了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水平的最佳证明。当机器人的表现足以让观众质疑其真实性时,这本身就是对技术成就的最高赞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